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健 《前沿》2010,(15):83-86
建国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本文在梳理和总结我国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中所表现出的特征基础上,依据增长理论,运用方差分解方法探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呈现出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特征,导致我国地区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生产率的长期差异。贸易活动通过干中学效应、竞争效应、传染效应以及演示和培训效应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能力,优化产业结构,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胡霞  胡伟 《岭南学刊》2008,(5):92-9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增长,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在逐渐扩大。引起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产业结构演变特别是服务业发展差异的角度进行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业的产出增长对GDP增长的影响远远大于第一产业或第二产业的影响,且服务业增长速度对GDP增长速度的影响也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服务业成为地区发展差异最大的产业;服务业的发展规模、速度对经济增长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各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这必然导致经济的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3.
2009年我国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连续第3年超过东部,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首次超过各省区平均水平,地区之间的差距继续向趋缓方向发展。区域增长速度继续呈“远西部、大中部、新东部”的排序格局,速度差距继续有所缩小;区域经济总量继续呈“东部大、中西部小”格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继续呈“新东部和远西部高、大中部低”的格局。2010年,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将继续启稳回升,各地区增长速度将超过上年;区域差距将继续保持“相对差距略有缩小、绝对差距扩速放缓”态势。针对201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出现的基本趋势,本文为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良好势头特提出了3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区域发展差距在中国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区域发展差距过大会威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统一。经济全球化既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加大了我国国内地区发展的差距。由于国际环境中存在分裂势力,经济全球化也给我国的政治稳定和国家统一带来威胁。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缩小其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同时强化中央对边远民族地区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广东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构建了广东区域经济发展新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均方差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果显示,2008年广东21个地级以上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显著,这主要是由对外经济、创新能力、经济增长速度等差距造成的,其次是经济规模和增长成果分享方面差距的影响。相对而言,各地级以上市在经济结构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差距较小。珠三角在对外经济、创新能力、经济规模、增长成果分享、经济结构等方面优于粤东、粤西和粤北。特别是在对外经济、创新能力和经济规模方面优势显著。粤东、粤西和粤北在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增长速度、增长成果分享、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相差不大,但在对外经济和创新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  相似文献   

6.
中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心在东南沿海地区,随着改革开放和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水资源条件的改善,经济重心向北转移的趋势有可能成为现实,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将构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格局。东北地区的地缘政治关系与经济战略地位突出,各类资源丰富,经济基础雄厚,发展潜力巨大,所以从历史上逐渐形成了全国重化工业、装备工业和农牧业生产基地,在全国战略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要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又一极,就需要东北三省的整体联动,共同构筑东北区域经济圈。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经济增长方式也由原来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场新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已经在我们周围开始了。那么,云南民族地区在立足于现实的同时如何顺利通过这一特殊的转轨时期?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云南民族地区现状1各民族间发展极不平衡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由于历史上各民族的发展差距比较大,生产力十分低下。新中国诞生后,经过党和国家的大力帮助,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具体反映在经济、文…  相似文献   

8.
我国区域经济具有经济中心空间漂移,消费重心变化,投资与进出口重心变化等特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区域空间格局又发生了很大变化:产业转移使工业空间分布出现从聚集到扩散的新变化;转型发展使服务业向东部沿海地区的集中趋势明显;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并未随区域经济变化而发生根本性改变等。区域格局变化对建设"战略支点"有深远的影响。战略支点建设作为广西的发展定位,应当考虑三个原则:地区优势,包括资源、产业、人文、政治、区位等;宏观要求,国家对广西区域发展的总体安排;战略模式,未来一个时期内广西区域发展的总体构想与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9.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解决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而消除地方市场分割、建立完善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边疆地区作为推进我国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不仅有利于推动边疆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实现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还有利于缩小边疆地区与沿海及内陆地区之间的差距,扭转我国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新三大地带和省区为单位,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总量和水平的格局与差距。研究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态势是继续缓慢地走向协调:增长速度继续呈“西东部快、中部慢”格局,速度差距继续有所缩小;经济总量继续呈“东部大、中西部小”格局,总量比重结构差距呈“地带缩小、省区拉大”态势;人均水平继续呈“东西部高、中部低”格局,差距继续呈“绝对差扩大、相对差缩小”态势。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区域经济继续加速增长,区域经济增长格局与过去基本相同。区域经济将继续保持“绝对差扩速放缓、相对差距略有缩小”的态势。  相似文献   

11.
我国区域经济具有经济中心空间漂移,消费重心变化,投资与进出口重心变化等特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区域空间格局又发生了很大变化:产业转移使工业空间分布出现从聚集到扩散的新变化;转型发展使服务业向东部沿海地区的集中趋势明显;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并未随区域经济变化而发生根本性改变等。区域格局变化对建设“战略支点”有深远的影响。战略支点建设作为广西的发展定位,应当考虑三个原则:地区优势,包括资源、产业、人文、政治、区位等;宏观要求,国家对广西区域发展的总体安排;战略模式,未来一个时期内广西区域发展的总体构想与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2.
韦丽华 《传承》2008,(8):46-47
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体系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目标、途径、措施和发展方针等方面。邓小平的区域发展思想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迅速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利于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赵儒煜  邵昱晔 《求索》2011,(2):69-71
区域经济增长与劳动、资本、技术等要素的投入是密不可分的。为促进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经济增长各要素需要在各区域间自由流动,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反过来将引起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化。要素流动对区域差距的作用方向根本上取决于要素边际收益的递减或递增,内生集聚力的存在引发区域不均衡增长,最终形成"中心—外围"的经济格局。因此,为缩小我国区域经济梯度差距,应着力于促进要素合理自由流动,发挥先进区域扩散效应和落后区域的内生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体系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目标、途径、措施和发展方针等方面.邓小平的区域发展思想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迅速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利于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差距研究的理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文忠  邓菲  鄢琼伟 《理论月刊》2005,(11):137-142
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本文从区域经济差距的理论基础入手,综述了区域经济理论、新增长理论、后发优势理论对区域经济差距研究的理论贡献及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为区域经济差距研究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撑点。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及90年代上半期,即过去的“六五”至“八五”三个五年计划的15年,由于政策上实施向沿海地区倾斜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同时客观上沿海地区也拥有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所以湖北省和武汉市原来相对在全国经济中的领先位次日渐后移,与沿海省市的差距相对拉大了。但90年代以来,以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上马为标志,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心开始向长江流域转移,去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又作出了加快中西部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距呈现出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本文通过对我国总量GDP的Theil指数进行分解后指出,我国的地区差距在各地区之间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三大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一直在扩大。三大地区内部各省份的经济发展差距在逐渐缩小,而且,东部地区内差距在对我国经济整体差距的影响中所占比重较大,但影响趋势逐渐减弱;相反,三大地区间差距在对整体差距的影响中所占比重较小,但影响趋势正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8.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罗锐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决议》提出的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一条重要方针。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和体制转轨的时期。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时期是地区差距扩大最快的...  相似文献   

19.
唐奇芳 《半月谈》2022,(3):85-86
2021年,世界经济和国际权力的重心继续向亚太地区倾斜。展望2022年,亚太地区将继续发挥世界经济增长领头羊和发动机作用,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大势所趋。命运共同体在抗疫中加强。由于新冠变异病毒肆虐等因素,不少亚太国家疫情出现反复,严重打乱社会生活秩序和经济复苏步伐。亚太国家守望相助,积极开展抗疫合作。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国出现了新一轮重工业化趋势。新的重工业化既促进了经济的高增长,也带来了能源、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染。讨论的焦点是:新一轮重工业化及其带动的经济增长,是否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一些人认为:一、进入工业化中期后,重工业增长加快是国际上的规律性现象。二、我国目前的重工业化是以“重加工”为重心的,这和以往以原材料为重心的重工业化,不可相提并论。三、加工度由轻型化向重型化转变,是工业结构升级的表现,而不是倒退。四、能源和原材料出现紧张,与我国粗放型管理方式及技术水平不高等深层次问题有关,与重工业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