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最近,从报刊上了解到,在韶山毛泽东纪念馆珍藏着一批毛主席在解放后的生活帐目,包括日常杂费开支表、生活费收支表、粮食食品帐及购货券和购物证。在日常杂费开支表中可以看到,不管是购买大宗物品,还是购买针线纸笔、肥皂头油,也不管是请客看戏,还是修理收音机,换洗窗帘桌布,事无巨细,都有明确记载。如1964年5月,毛主席的皮凉鞋换底,用去手工费2元等。  相似文献   

2.
《民主与法制》2008,(13):58-58
魏某将手表赠送给自己的恋人肖某,肖某在一次去电影院时将该手表放在包内,结果包被朱某所盗,手表也一起被偷了。朱某盗得表后,将此手表以1200元的价格卖给了董某,董某当时认为此表物美价廉,便买下了,并不知是朱某偷来的。后来朱某被公安机关抓获,供认出了上述事实。肖某得知后,认为此表对自己有特殊的意义,要求董某返还。但董某认为手表是自己花钱买来的,并且事先也不知手表并非朱某所有,因此拒绝返还。肖某为此诉至法院。请问,肖某是否有权要求董某返还手表?  相似文献   

3.
《传承》2006,(Z1)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28岁短暂的生命在朝鲜画上了句号。牺牲时他的尸体已经无法辨认,人们只能从一只烧剩的苏联手表表壳认出他的忠骨——这只表是他出国前夕岳母送给他的纪念物。毛岸英来朝鲜时刚刚结婚不久,临行时妻子刘松林正在住院,谁知道这竟成了他们的永别。黄昏时分,志愿军总部全体同志将毛岸英安葬在大榆洞山坡上。彭总哽咽着说“:28岁正是人生和事业的开始,现在他牺牲了,我该怎样向主席交待!”当叶子龙拿着毛岸英遇难的电报走进毛泽东的办公室时,毛泽东正在沙发上看报纸。简短的电报让毛泽东看了足足有三四分钟,他把头埋得很深。…  相似文献   

4.
王金声是新乡市糖酒公司退休干部,今年六十八岁。他收藏毛泽东风采像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他把自己经历的风霜和今天的甘甜凝成一种怀念收藏。如今他收藏的毛泽东风采像已有三、四百幅,像章、语录、塑像等藏品近千件。 走进王金声家,便看到一幅毛泽东风采像中堂挂在不大的客厅正中,客厅四周全是毛泽东的风采像,不到60平方米的老式单元房硬是被他专门腾出一间来存放藏品,在这个房间里眼所能及的全部是各种毛泽东风采像,有装裱的、有镶框的;靠窗的桌子上放着满满十几箱大的、小的、厚的、薄的毛主席语录;在一个专门放藏品的柜子上…  相似文献   

5.
《中国保安》2012,(18):63-63
朋友在自己的工作领域里可谓精英,年纪轻轻就是主管,月薪好几万,却心有旁骛,觉得领域之外的事情才是真正感兴趣的,比如修理东西,家里两把沙滩椅,他修了三四次,换钢管、换螺丝、换椅面,不亦乐乎。女儿玩具坏了,他也会立即扑救,尽管做这些事情的时间成本早已超过了再买一件的支出。但他认为这样做“值得”,  相似文献   

6.
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毛泽东和他的战友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人离开崇山峻岭的西柏坡,前往繁华的古都北京筹备建国大业时,曾意味深长地比喻为“进京赶考”。在这之前,毛泽东还举了另一个“进京赶考”的例子,那就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一六四四年,他轰轰烈烈带着自己的义军弟兄进入北京,仅仅潇洒快活了一个月,便凄凄惨惨地败走西安,交了一份白卷。  相似文献   

7.
1998年12月18日,对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分行原行长孙茂本来说,是一个耻辱日:他被押上了审判台。面对公诉人慷慨激昂的公诉和列举的一桩桩贪赃枉法、恣意收受巨额贿赂的“铁证”,这位昔日曾经辉煌一时的贪官,此刻已风光不在,终于低下其懊丧的头。经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日前,已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孙茂本犯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5万元。犯罪所得女式“欧米茄”手表一只予以追回上缴国库;其犯罪所得的赃款计人民币479950元、美元23000元及港币500…  相似文献   

8.
坐落在天津的王朝葡萄酿酒公司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大多数企业还沉睡在计划经济之中的80年代初,王朝人便以超人的胆识,与法国雷米·马丁远东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经营的合同。最初的企业注册资本只有195万元人民币,投资和分成比例,中方为62%,法方为38%。从1980年5月由国家正式批准成立到当年8月建成投产,一年之后,王朝牌半干白葡萄酒便打进了国际市场;5年之后,企业年人均利润由0:17万元增长到万元以上,产品外汇总收入达120万美元,为国家净换外汇60万美元;10年之后,产品产量由1980年的10万瓶…  相似文献   

9.
2011年3月底,黑龙江省大庆市居民李某到该市让胡路区巴黎影楼询价。经过讨价还价,他最终看中了一款价格为480元的套系,拍摄时可选择8套服装,24张精美照片入册,还赠送水晶摆台、精美钥匙链等物品。李某觉得实惠,便和影楼签订了  相似文献   

10.
还是穿旧的好走过杨家岭毛泽东的旧居,就会看到墙壁上悬挂着的毛泽东身穿打了大块补丁的棉衣棉裤,给抗大学员讲课的照片。见了这幅照片,有的人也许很难理解,身为一党领袖的毛泽东,连一件象样的衣服都没有吗?穿得如此朴素是不是太寒酸?其实,要穿得好一点并非不可能,但是毛泽东自觉实践他亲自倡导的艰苦奋斗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我党领导的革命不断取得胜利。毛泽东在延安时,仅有三件衬衣,穿破了,他舍不得丢,缝了又缝,补了又补,直到破得实在穿不上身了,他让人把三件补成两件,继续穿。警卫员见此情形,曾多次提出给他换一件…  相似文献   

11.
许宁 《现代人事》2003,(4):39-40
一块价值5元的生铁,铸成马蹄铁后可值10.5元;如果制成工业上磁针之类可值3000多元;如果制成手表发条,价值就是25万元,人们都应该对自己抱最大的希望,发现自己的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12.
曾启强 《传承》2003,(3):38
开国领袖毛泽东终生保持着节俭的生活习惯。“一支钢笔不舍得丢掉,一块手表不舍得换新的,一双袜子补了又补,一件睡衣打了73个补丁”,在饮食上长期坚持党的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毫无半点奢侈浪费之气。百姓的饮食习性毛泽东历来对饮食要求不高,也不讲究,以“吃饱为原则”。他年轻时,故意吃冷饭、剩饭、馊饭,磨炼自己的肠胃,以适应艰苦斗争的环境。建国后,他日理万机,工作起来经常是废寝忘食。可是他饿起来却狼吞虎咽,说自己是“农民生活习惯”。他不大吃鸡和鸡蛋,却喜欢喝鸡汤。他爱吃酱肘子、腊肉和霉豆腐。因此,炊事员每年都要腌制一些。他在…  相似文献   

13.
何仁勇 《同舟共进》2014,(11):50-54
时隔多年以后,叶子龙还总能清晰地回想起第一次见毛泽东的情形。那是1935年11月的一天,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甘泉县下寺湾村,19岁的中央军委机要股译电员叶子龙一溜小跑来到毛泽东的窑洞送一份电报。门是闭着的,叶子龙便以他那特有的大嗓门喊了一声“报告”——就是这一声洪亮的、带着浓烈湖南口音的“报告”,使得叶子龙来到毛泽东身边,做起了他的机要秘书。从1935年到1962年,叶子龙做了27年毛泽东的机要秘书,在时间长度上仅次于政治秘书陈伯达。  相似文献   

14.
前段时间,有位先生打电话到杭州某知名报社“诉苦”,说他正念大三的儿子在国庆期间居然消费了2万余元。其中向父母要了5000元,说是要换一台液晶电脑及办考证;孰料,转眼他又用相似的理由向六个亲戚借了1.3万元。事发后经追问得知,儿子用这些借来的钱,给女朋友买了1800元的手机、2000元的化妆品,还有价值2000元的首饰。  相似文献   

15.
散木 《同舟共进》2010,(11):47-50
从毛泽东的一段话说起话说毛泽东1965年11月视察各地,到了江苏南京,忽然想起什么,便问起:"你们这里有个南京大学的党委书记,1957年大鸣大放时吓昏了,  相似文献   

16.
陈立旭 《同舟共进》2014,(5):44-45,46-52
毛泽东生前十分信任汪东兴,将他调到自己身边工作长达30年;汪东兴终生敬佩毛泽东,在毛身边兢兢业业工作。二人结下了深厚友谊。转战陕北前,毛泽东选中汪东兴 汪东兴是1947年调到中共中央机关工作的。当时国民党大批军队已进逼延安,毛泽东和中央机关正准备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相似文献   

17.
《协商论坛》2012,(10):63
9月7日晚上,南京市民丁先生存款时被ATM机吞去1万元,他当即联系银行工作人员后被告之要等两个工作日才能处理。随后,丁先生换电话致电客服,假称机器多吐3000元,5分钟后客服便赶到。银行解释称,吞了客户的钱,这钱在机器里还是安全的,但机器多吐了钱,就会影  相似文献   

18.
卢毅 《当代广西》2011,(18):28-29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毛泽东18岁,正就读于湘乡驻省中学。10月下旬,湖南起而响应武昌起义,积极拥护革命的毛泽东随之参加湖南新军。他后来曾回忆:“我本人也曾经参加了这次民主革命,当了一名战士,吃七块二。”后来,“南京政府解散了。我以为革命已经结束,便退出军队,决定回到我的书本子上去。我一共当了半年兵:、”此后,毛泽东对早年亲历的这场革命作过多次评价,甚至还准备写一部自辛亥革命到蒋介石登台的大事记,其中就要写到孙中山当临时总统、蔡锷反袁世凯的事迹。  相似文献   

19.
“阿瘦皮鞋” 自50年代起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已是台湾鞋业的翘楚,在全省拥有20余家连锁店.“阿瘦皮鞋” 在台湾几乎家喻户晓,而其创始人罗水木的传奇故事,则鲜为人知.典当手表开始擦鞋生涯面对“阿瘦皮鞋” 现今的宏大规模,谁能想象得到罗水木40年前竟是个身无分文的擦鞋匠.当年,他典当了身上唯一值钱的东西手表,换得24O元,以此为本钱开始了擦鞋生涯.由于他身材削瘦,体重不足5O公斤,顾客习惯称呼他“阿瘦’”.阿瘦虽然经营一个毫不起眼的擦鞋摊,但他做事认真殷勤,很得顾客们的信赖和赞誉.平时他还不断充实自己对鞋类及经营方面的知识,所以不到两年的时间,他的工作项目从纯粹的擦鞋、修鞋及补鞋,扩大到制鞋、订鞋和销售.一向坚持纯手工制鞋,且强调真材实料,加之价格公道,阿瘦制作的皮鞋也就受到普遍欢迎,订单越来越多.70年代,已小有积蓄和家业的阿瘦,以3万元在台北延平北路  相似文献   

20.
喻春梅 《求索》2008,(2):208-211
毛泽东与长沙《大公报》曾保持了三年多的良好合作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参与《大公报》中新娘赵五贞自杀事件的讨论;二、参与《大公报》中湖南自治问题的讨论;三、参与《大公报》中湖南演讲会的报道。后来,随着毛泽东转变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他的《大公报》撰述员的身份就此结束。毛泽东在《大公报》留下的文字材料,反映了这段时期他的心路历程。这段时期毛泽东的思想正处在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转变的状态。研究毛泽东与《大公报》的关系,对于我们研究毛泽东的早期思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