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医认为,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使人口干舌燥、少气乏力。另外,暑多夹湿,易让人头晕目眩、口不清爽、咽喉肿痛。夏天消暑应"以热制热",才能益气生津、清心养神。穿衣不要太裸露当外界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时,皮肤会从外界吸收热量。夏季宜穿着质地轻薄、通气性好、宽松的衣服,身体暴露面积不宜超过人体总表面积的25%。喝热茶食冷饮过多,会使肠胃不规律收缩,诱发腹痛、腹泻等。喝热茶可刺激毛细血管舒张,降低体温。研究证实,喝一杯热茶9分钟  相似文献   

2.
时值酷夏,和那此坐在空调房中的“白领”相比,我们公安民警多付出的岂止是汗水。这里我们摘录了一组夏季防病和夏季行车“四防”的文章,请战斗在第一线的战友们多多保重。中暑中暑是夏季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生原因主要是天气炎热,人体不能适应所致。就人体对外界气温的反应而言,30℃左右是人体最佳感觉温度。当气温达到33℃时,机体的散热就开始了。严格讲,此温度乃防暑的开始。36℃时,人体开始“自我冷却”,每天排出大约5升汗液,以保持正常体温。38℃时,多脏器共同参与降温,肺部急促喘气,以呼出热量,心脏加快速度,输出比…  相似文献   

3.
金磊 《中国减灾》1996,6(3):60-61
学生暑期平安科学知识金磊(北京减灾协会)又一个暑期到来了,中小学生暑期如何过的开心,并求得平安呢?这是少年朋友及其父母们关切的问题。1居家平安1·1高温危害人体正常体温是37’=C左右,当气温超过38℃时,就容易虚脱。人的皮肤温度约32℃,当气温高于...  相似文献   

4.
随着“冬至”节气的降临,气候步入真正意义上的数九寒天。寒冷和防寒将是我国绝大多数地区人们关注的话题。冬季里,人体对气象环境尤其敏感。例如光照强烈时,人体会感到温暖舒适,而室外迎面的寒风,给人的感受则是刺骨般的寒冷。当然,人们在冬季最关注气温高低是没错的,但更要关注居住温度及其变化。居住温度包括居室环境温度与睡眠环境温度。冬季居室气温是否适宜,与各地气候有关,与当时的室外气温有关,与人的穿衣多少也有关系。人体正常体温为36℃至37℃。当室内温度为20℃左右时,穿一件衬衣,衣服表面温度约为32℃;如再加一件背心和外套,衣…  相似文献   

5.
新知     
《小康》2009,(8):12-12
新发现 多晒太阳可倒时差 世界各地到处飞的人存在需要倒时差的问题。因为人体有生物钟,当外界的昼夜不符合一个人的生物规律时,人会觉得疲劳、易怒。国外一项研究发现,当人们到达一个目的地后,可以多晒太阳。光线对人体生物节律的影响最为重要,特别是户外的自然光线,有助于旅行者建立新的节律。因此,当你进入时区不一样的国家和地区时,要在户外自然光下多活动。同时及时补充水分也能减轻身体不适。  相似文献   

6.
动运与出汗     
“出汗”是由于外界气温或体内温度升高,引起汗腺分泌的一种肌体反射性功能。每当人们进入运动状态时,便会使肌体产生的热量急剧增加,这是肌体借助排汗来调节体内温度平衡的正常生理现象。透过汗液的蒸发,不但可以带走部分体热,还可以同时排出身体中的一些废物。影响人们在运动中排汗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外界气温、热辐射强度、气压、湿度,以及单位时间的运动量。除此以外,也与运动者所习惯的饮食中含盐量、血液浓度,以及衣着薄厚等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在37.7摄氏度、相对湿度为80-100%的环境下进行70分钟的跑步锻炼,人体出现的正常排汗量…  相似文献   

7.
越来越先进     
天气影视作品中,往往坏人一出场,就常伴有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其实,这不是艺术家们故弄玄虚制造气氛。研究表明,天气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犯罪的发生。一般人都有这样的经验:阳光明媚,人的心情就舒畅;阴雨连绵,人的情绪就低落,打不起精神。近年来,美、德的执法机关在对大量案件的调查分析后认为:暴力犯罪与气温有关——气温每升高一摄氏度,犯罪率就上升15%。美国联邦调查局通过对全美每月每季的犯罪率与同期的气温、降雨量、湿度、日照长度等诸多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大量案件多发生在夏季。这是因为夏季人们…  相似文献   

8.
今年夏天,经常出入中央国家机关办事的人们会发现,往日开得让人感觉穿长袖衬衫都有点冷的空调,如今的温度凉爽适宜。“夏季办公区域的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中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下发的通知里,出现了这样的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9.
正炎炎夏日,多变的气候、湿热的空气为病菌滋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人体的消耗增加使抵抗力减弱,季节性疾病也随之上身。因此,在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同时,更应注意夏季多发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热感冒天热流汗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加上夏季一般人的胃口都比较差,如果没有足够的营养及时补充,人体的抵抗力就会随之下降,很容易感冒。另外,一些人为贪图凉爽,在热得满头大汗时喜欢用冷水  相似文献   

10.
《山东人大工作》2008,(10):64-64
据英国广播公司等媒体报道,在竞赛场上,运动员为了创造更高的记录,挑战着自身的极限。那么,人体究竟有多少极限呢?国外相关机构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和研究,试图发现人体的不同极限。体温极限:0摄氏度,一旦体温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秋冬季节主收藏”,在养生上可以理解为以敛阴护阳为主旨。秋冬季节天气寒冷,随着气温的下降,空气中的湿度也会下降,人体表面黏膜缺水的情况会更加明显,因此需要注意补水保湿,另外,人体在寒冷天气中为保持体温也需要更多的热量,这就是“敛阴护阳”中的科学道理。  相似文献   

12.
一是把握方向的艺术。主要是当政治、斗争形势比较复杂时,要注意防止迷失方向;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部队建设的指导原则和重大任务发生变化时.要注意防止偏离方向:当各种错误观点和错误思潮袭来时.要注意防止模糊方向;当困难比较突出,外界干扰较大.环境条件比较严峻时,要注意防止动摇方向:当形势比较平稳顺利时,要注意防止忽略方向,  相似文献   

13.
<正>每年11月份是心肌梗死发病率最高的一个月。因为在这个月份,气温骤降,而心血管功能对温度的变化最为敏感,当气温骤降时,人体耗氧量剧增,心脏为维持正常的体温,需要改变心率和增加血压。心肌需氧指数也相应增高,心肌缺氧现象就要加重。因此,中老年患者在冬初日常生活中要做好心梗发作的预防。  相似文献   

14.
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新陈代谢,在衰老、死亡、生成过程中,在外界电离辐射、化学物质污染、不良饮食和体内环境改变等许多致癌因素的伤害下,一个人一生中不出现一个癌细胞几乎是不可能的。癌细胞是正常人体正在发育中的已成熟的细胞,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细胞内酶及细胞核发生异常变化(所谓基因突变)而形成的。癌细胞不按正常细胞新陈代谢规律,而呈无限制地迅速生长,破坏正常人体组织和功能。但正常细胞形成癌细胞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等感到不适,往往为时已晚。在致癌元素的作用下,首先形成核异质细胞,呈不典型增生,人体通过调节自身…  相似文献   

15.
新型热气流原理安全检查门一种外型酷似金属探测门的新装置,能在乘客进入机场时探测出其所暗藏的炸药和其他违禁品。这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气体动力学实验室主任、机械工程学教授加里·塞特尔斯的最新研究成果。这套奇特的门型装置的工作原理是:这种门能采集“人体上升柱形热气流”,它是一层包围在人体全身四周的上升热空气。柱状热气流中的空气在人体周围自然上升,形成从头部和肩部不断向上流动的界面层。这股热气流携带着人体皮肤的细微碎屑和其他粒子,夹带着人与之接触过的微量物质。因为人体皮肤所有表面都有物质进入柱状热气…  相似文献   

16.
《中国保安》2005,(14):38
有的人进入夏天就开始头痛头晕,日常生活都受到影响。实际上,夏季头痛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出汗过多造成的。因炎夏气温高,暑气逼人,人体为了散热降温,汗腺因通过汗液的蒸发而丢失大量的水分,如果这时不及时补充水分,则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大脑因此而供血不足,故而产生头痛。人体出汗时体表血管扩张,血液内外分流,血液的再分配会使血压偏低的人血压更加降低,也产生头痛,此类头痛人们称之为低颅压或低血压性头疼。2、苦夏。人们夏天容易产生“苦夏”,苦夏者常睡眠不好、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也会引起头痛,该类头痛的原因是由营养…  相似文献   

17.
文惠 《协商论坛》2011,(5):62-62
随着气温的升高,患抑郁症、焦虑症、烦躁症等心理疾患的人逐渐增加。据专家介绍,引起心理中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由于人体受高温和外界强烈的光线侵袭所致。再加上天气炎热,使许多人出现食欲减退现象,而饮食的减少和出汗的增多会导致人体内电解质紊乱,从而影响人的大脑神经活动,让人感到烦躁不安。  相似文献   

18.
绿色走廊     
《新疆人大》2011,(7):47-48
夏日吃什么有助于避暑盛夏时节,气温过高,空气湿度大,人体内热量不易散发,热量积存过多,这样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控而发生中暑,因此,防暑除了注意物理降温之外,还要注意在饮食方面的调理。喝汤:当人出汗比较多,体液损耗比较大的时候,多喝汤既能  相似文献   

19.
人类祖先直立行走又一说从四肢爬行到直立行走,是从古猿转变到人所迈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步。人类祖先究竟为什么采用直立行走?英国利物浦工业大学生物地球学系系主任彼得·惠勒认为:因为当初人类祖先发现,直立行走方式更为凉快。在大约400万年前的非洲大草原上,人类祖先发现了直立行走时直接暴露给太阳照射的皮肤少,从而使较凉爽的空气更自由地在整个身上循环。以往的学者认为,人类向两足状态进化,是因为可使人类便于在高深的草丛中搜索东西,或者使双手自由地携抱孩子和挥动工具。而惠勒的观点则集中在当时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德国位于欧洲大陆的中心,国土面积35.7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8250万,城市化率达到86%。德国气候较为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为9摄氏度,温和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德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