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开发商采取了"零首付"的促销方式,北京亦庄的某楼盘也出现了"全盘无首付"促销活动,成为了北京首个"零首付"楼盘。而对于这种不同寻常的销售模式,购房者多心有余悸地采取观望态度。"零首付"是否真的有那么便宜?是否会存在相应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2.
陈真诚 《法人》2009,(6):6-7
即将开展的大规模督察清查行动,或许能够防止土地市场再次出现过热经济危机的深度影响延至到了2009年的年中。据5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房地产市场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290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7.2%。中国房地产市场目前依然踟蹰而行,大多数楼盘销售问津者并未增加,人为的热销炒作疲态尽显。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和普通的商品有很大的区别,那么其营销策略虽然脱离不了营销学中传统的4P理论,但必然和一般商品的营销策略不同,而房地产营销是房地产经营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保证楼盘顺利销售,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有必要探讨一下营销策略在房地产中的应用,以帮助房地产企业在发展中更好的应用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4.
楼盘名称具有商业标识和地理名称的双重含义。当房地产开发者使用的楼盘名称足以标示房地产项目的来源时,该楼盘名称即构成商标标识,如果该标识与他人在同一种类或类似服务项目上经核准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近似,则构成对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害。当注册商标被作为楼盘名称时,其除具有标示服务来源的功能外,还具有了表明地理位置的功能和含义,同行业经营者为介绍、指示附近楼盘地理位置而使用楼盘名称的行为,属于正当使用。  相似文献   

5.
谈楼盘名称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小桃 《知识产权》2003,13(2):55-57
楼盘名称,简单的说就是房地产开发商给其开发建造的物业所起的名字。计划经济时期没有房地产产品概念,住房由国家分配,所建楼盘命名都很简单,如,“××厂(所)家属院”、“××小区”、“××大厦”等等,这时的楼盘名称除了标明住处别无其  相似文献   

6.
法苑     
正经历多年高速发展的房地产行业日臻成熟,与之水涨船高的是市场对楼盘品质的要求。楼盘名称除了表明地理名称的作用以外,更多的承载着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其产品的信誉和口碑,从而构成其无形资产。本期法苑推出《楼盘名称商标侵权行为与正当使用的司法认定》一文,以具体案例为背景,解析了对于楼盘名称构成商标标识保护的认定以及正当使用的界限。在精品案例中,讨论了律师见证书在知识产权案件中的证明力的相关问题,此外,本期法苑还关注了网络电台、电视台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网络游戏侵权判定问题,并收录了相关文章,希望引起业界关注。  相似文献   

7.
王威 《刑警与科技》2007,(1):142-143
目前,智能化小区建设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开展起来,利用现代科技,为小区居民住户提供保安、生活、消费、信息等多种服务,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已经被众多房地产开发商所认识。在激烈的房地产市场中,加大小区住宅的科技含量,建设适用的“智能化”小区,满足新形势下市场要求,已经成为房地产建设中亮丽的风景线,成为房地产销售中新的卖点。集品质尊贵、扩容升级方便、应用丰富等特点为一体的对讲系统成为楼盘的必要配套和有效的竞争手段。在此背景之下,深圳市兴天下科技有限公司的数字可视对讲系统——XP860数  相似文献   

8.
目前房地产市场博弈进入关键时期,绝大多数楼盘开始降价吸引消费者,这是当前拐点论的重要依据,从蓝皮书预计国家宏观环境来看,目前房价的低迷"不是从长期上涨到长期下跌的拐点,更不是从大涨到大跌的拐点,而是从快速上涨到理性调整的拐点"。本文通过对武汉房地产市场的分析,阐述了武汉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投资取向。  相似文献   

9.
韦波 《刑警与科技》2007,(11B):131-132
数字社区已经成为房地产企业提升楼盘科技含量,吸引购房者的重要配套建设和卖点。目前的高档楼盘对智能化系统投入较大,家居智能终端的配置已经是必需,传统的总线型对讲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日趋成熟的市场需求,以太网的系统智能终端在对讲、门禁控制、安防等方面功能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出基于社区宽带的增值服务功能,以网络为纽带满足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为物业管理和网络运营商提供全新的管理、运营平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在浙江温州瑞安市,一个房地产项目供地闲置9年,价格暴涨20倍还多,容积率多次更改,从0.48变成了1.5,一个天价楼盘就此诞生。  相似文献   

11.
马晓琴 《法庭内外》2010,(11):52-52
2010年9月3日上午,在阵阵鞭炮声和锣鼓声中,北京市华强奇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强奇苑公司)重新开业,一度成为"烂尾楼"的"良乡综合楼"更名为"华亨国际中心"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影。开业庆典上重整投资方在对法院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表示感谢的同时,郑重承诺,一定会在法院和管理人的监管下,认真执行重整计划的各项内容,尽快启动楼盘销售工作,实现资金回笼,实现债权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回暖,作为经济复苏重要晴雨表的房地产交易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活跃的态势,“楼市”开始走出低迷逐渐复苏升温。当前,由于我国房地产法制的El臻完善和购房者的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开发商在建设预售商品房本身的过程中出现明显违约的“硬伤”逐渐减少,然而,在预售楼盘的相关物业环境方面开始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业主人住时才发现与预售楼盘时广告宣传的物业环境标准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企业的法律风险存在于房地产开发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但主要的法律风险表现在房地产企业内部法律风险,签订和履行合同中的法律风险,行政上的法律风险,商品房销售中的法律风险等。防范这些法律风险需要加强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自觉守法、诚信经营,强化房地产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重视合同的签订与管理,避免房地产企业合同纠纷,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房地产企业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房地产业正如火如荼地发展,但开发商违规、违法经营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拟对房地产开发商在经营中将属于业主共有的车库、车位进行违规“销售”的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作出探讨。一、案例情况由于当今私人购买车辆的不断增加,在购买商品房的同时购买车位或车库,成为业主们购房同时的重要选择。如:开发商(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卖方)与业主(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买方)在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之后,通过补充协议的方式约定:楼盘内的某个车位“销售”给业主,业主交纳一定数额的款项后,该业主拥有此车位的“永久使用权”,但…  相似文献   

15.
《行政法制》2004,(3):55-55
北京望京小区有一个楼盘,开发商在销售的时候,承诺绿地面积多少多少。但等楼盘售罄之后,这个开发商要在原来规划的绿地上再建一座高楼,遭到业主强烈抵制,双方为此发生激烈冲突。  相似文献   

16.
谢斌 《政府法制》2006,(14):49-50
在房价不断上涨、地产销售虚火旺盛的背后,是地产商在囤积房源,哄抬房价。钟大地(化名)最近比较郁闷。钟是北京某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其公司开发的楼盘5月中旬经某媒体记者暗访后被指“囤房”,就在报道全国通发的第二天,钟大地接到了北京市建委有关领导的警示电话。此前,北京市建委明确规定:6月1日起,如果开发商有发布不实价格和销售进度信息、恶意哄抬房价、诱骗消费者争购等违规行为,且未按期整改,将面临不低于1个月的“销售禁闭”。这个规定背后的指向,正是目前被媒体炒得火热的地产商“囤房”行为。为什么不卖“对不起,我们三期的尾房从…  相似文献   

17.
商品房销售广告作为商品销售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被房地产发展商广泛采用。但在目前,房地产发展商虚假的销售广告引发了大量的纠纷。在一年一度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之际,本刊特约本文作者从商品房销售广告的现状出发,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其法律性质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商品房销售广告不实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作者特别指出,应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使发布违法商品房销售广告的发展商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8.
一手交钱一手交不了货打赢官司巨款无法执行   事情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高女士和丈夫魏先生来到上海浦东,看到房地产发展方兴未艾,投资购买楼盘者甚为踊跃,再加上亲友不断的鼓动,便决心投资.经过精心挑选,选中了一家地产公司开发的"长江别墅"群.该别墅群地理位置绝佳,效果图也美轮美奂.听了销售人员的热情介绍,二人更加确信这些别墅以后肯定能赚大钱.于是,夫妇俩与房产公司在1993年签订购房合同,并支付了房款.两人一口气花了近600万元买下十几套别墅后,开心地返回家中,只等对方交房.……  相似文献   

19.
案情简介被告北京富河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富河公司)系“天赐良园”楼盘的开发商,委托被告北京德高房地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德高公司)销售“天赐良园”的房屋。2002年5月16日,原告吕某在德高公司人员带领下,参观了天赐良园房屋,并初步决定购买19号楼的132室。次日吕某到德高公司交纳定金1万元,并在房屋认购单上签字。房屋认购单上注有“答订本认购单后应携相关证件按时至指定地点办理签约,否则视为放弃认购权,客户所支付定金不予退还”及“定金不退”字样。5月23日,吕某在与德高公司洽谈房屋买卖合同中,因吕某所欲购房…  相似文献   

20.
我国房地产市场在90年代初期驶入了蓬勃发展的快车道,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商品房买卖纠纷也呈现出了复杂多样的特点,但由于房地产的立法不健全,房地产市场机制也不够完善,导致商品房买卖纠纷成为社会投诉热点和关注焦点。本文从法院审理的一起商品房买卖纠纷案件切入,由此引出我国房地产销售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房地产销售法律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