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莉 《传承》2008,(12):104-10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的重大战略,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在当代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弱势群体问题的日益凸显成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不和谐的因素。因此,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就成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构建中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农民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缺失,合法权益受损,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应以和谐社会理念为指导,认真研究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维护社会公平和公正,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弱势群体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而且表现在政治、文化、社会方面.全面把握弱势群体的特征,选择正确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路径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成员结构处于不断分化、整合的过程。"弱势群体"现象成为转型期十分重大的社会问题。尤其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必须关注弱势群体。因此,从理论上研究弱势群体问题,无疑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收入分配问题已成为直接影响深化改革与和谐社会构建的严重问题。解决社会分层背景下分配领域的突出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该文着重探析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的对策及路径选择:以合理控制贫富差距拉大趋势为切入点,通过关注弱势群体、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完善分配制度、实现利益整合,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肖孟 《传承》2006,(6):108-1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需要全面考虑,综合平衡。其中,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所谓弱势群体,指的是社会上的部分人由于先天或后天条件的制约,缺乏较强的竞争力,不能或只能很少地占有社会资源,因此只能获得甚至不能获得较好的社会职业,使其收入分配较少或很少,只能过着水平  相似文献   

7.
论弱势群体权利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玲 《人权》2005,(4):25-2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根据中国发展的现实,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关注弱势群体,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差别的社会,但一定是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尊严可以得到维护的公平社会。关注公平,首先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把加强对弱势群体权利保障提到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保障弱势群体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一、我国弱势群体权利保障面临的主要问题社会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学术界对其有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关注高校弱势群体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晓漪 《理论月刊》2006,(1):142-144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了解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解决他们当中存在的问题,是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的责任。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对于高校的稳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关注弱势群体 构建和谐大连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政治与统战理论教研部 高丽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的和谐应该是最基本、最重 要的因素。而讲人的和谐,不能不包括社会弱势群体,他们 是社会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部分人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 素,处于社会生活中的弱势地位,对于他们的切身利益问题, 处理得好,就能使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解决得不好, 就可能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消极因素,甚至成为阻力。 目前,从我市来看,弱势群体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人群: 城乡贫困人口、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失业下岗人员、进城 的农民工、残疾人、老龄和高龄人口、 "新失业群体"--待 业青年等,这部分人群已占我市总人口的相当比例,其数量  相似文献   

10.
教育福利:弱势群体解困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如何解决弱势群体问题迫在眉睫。目前我国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政策略显不足,那么,教育福利是弱势群体脱贫的根本途径。主要从保障弱者平等受教育权、消除身份歧视,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遏制贫困传递,以及关注弱势学生、改善综合能力不足等教育福利方面使弱势群体摆脱困境。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生气勃勃的不断推进的创造性过程.它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都有要解决的特定历史任务.新世纪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重大战略任务就是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如何提高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问题,系统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努力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律性认识,力求取得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扶助弱势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正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作者从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深入探讨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体系构建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弱势群体的存在,不仅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价值追求是相悖的,而且会危及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充分关注和重视。目前我国社会弱势群体形成和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利益关系的失衡,社会公正的缺失,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必须通过政府的力量,构建利益均衡机制,实现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翠生 《桂海论丛》2008,24(1):15-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深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必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解决好发展成果的合理共享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弱势群体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彬 《桂海论丛》2006,22(1):10-12
关注弱势群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弱势群体的构成主要包括下岗失业人员、“体制外”的人、进城农民工、收入较低的贫困农民等八类人。弱势群体有四个基本特征:低职化或无职化;贫困化;脆弱化;边缘化。要正确认识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弱势群体的存在,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弱势群体给予保护和扶持。  相似文献   

16.
唐庆贤 《桂海论丛》2005,(Z1):39-40
2005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特别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认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不断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那么,什么是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呢?"三农"问题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社会弱势群体的显现并逐步扩大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特殊对象,其特殊性给当代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一些特殊课题。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应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同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并结合其特殊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全面的规划和部署.  相似文献   

19.
刘月平 《前沿》2009,(6):113-116
弱势群体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完善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求。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社会公正,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当前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存在利益表达意识缺乏、利益表达渠道不健全、利益表达方式不合理等诸多缺陷,弱势群体的利益难以得到很好的表达。对此,应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要求,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拓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渠道,加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提高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组织化程度,同时注重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知识精英的利益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20.
侯莎莎 《前沿》2011,(4):93-95
随着我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协商民主作为一种崭新的民主理论,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天然的亲和性,对完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通过保障协商民主权利、疏通利益表达渠道、提高协商民主意识、增强利益表达能力、营造全社会协商民主的良好氛围等途径,来进一步完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体制机制,营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