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友》2014,(10)
正一名从事外贸生意的黑龙江商人,近日指责当地警方在他向相关部门递交材料后将他拘留,他认为自己遭到了报复。这名商人称在当地的一次招商中被骗,损失巨额财产,他因此实名举报了此事,认为其中可能存在"保护伞"。黑龙江庆安县警方表示,该商人王喜春被处以行政拘留十日,是因为他向县市领导发威胁、恐吓短信,干扰了他人的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2.
《时代风采》2011,(19):12-12
洛阳男子任乐亮买东西索要发票被拒,冒着高温往返10多次举报给税务局。举报成功之后,洛阳市西工区国税局在奖励他的通知书里写到,  相似文献   

3.
官员恨他,农民恨他,房地产开发商恨他。采矿者恨他,挖石取土者恨他,渣土车司机恨他。搞汽车修理的人恨他,开饭馆的人恨他,土杂商店经营者恨他……在与滇池有关的利益链上。他的“敌人”几乎举目皆是。这个被众人仇惯的63岁老农。入选“2005年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2007年被授予“昆明好人”的称号。成为“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今年初。他被选入在美国播出的国家形象片,成了中国的“国家形象代言人”。  相似文献   

4.
红孩 《农村青年》2006,(8):10-13
焦平坤是一个农民,却有近10年时间没顾上好好种地。 因为土地纠纷,他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耗资近20万元。 他连年上访,9年当中“到县城1500多次,省城38次,北京2次;给有关领导打电话600多次,向有关政府部门、新闻媒体投诉200多次”。不仅如此,他还说,他通过正常的民主蕖道维权,却“遭遇司法腐败”,并且被一些干部“厚颜无耻地索要”,使“积攒多年的血汗钱被榨尽”。 尽管这样,他仍然信誓旦旦要“不屈不挠地抗争到底”。  相似文献   

5.
李加富为什么上访?他说就是想弄明白镇干部拿没拿他的赔偿款.想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抓、被关,三次被送进精神病院……从1998年10月开始,李加富先后到市、地区、省直至北京上访.“去市里每周两次,地区每周一次,省里每两月一次,北京每年三四次……”2010年春节过后。李加富出门寻找战友。他1983年退伍后和战友天各一方,这次“寻找”是为了让战友证明他不是“精神病”……  相似文献   

6.
湖北农民杨友德自制土炮,建起“炮楼”,两次打退“强拆队”,勇敢捍卫自己土地权益的举动,一经报道,立即引起一片激赏,被许多人誉为当代的“农民英雄”。不过也有人质疑:用这种办法能打退一次、两次强拆,要是他三次、四次再来怎么办?杨友德究竟能坚持多久?  相似文献   

7.
浓情 《农村青年》2008,(10):10-12
他叫黄伟木,今年24岁。广西贵港农家子弟,2002年到广东打工。2008年。经半年“卧底”收集证据,他大胆举报自己所在的制衣厂违反劳动法。并向厂方索赔差额工资等55334元。他“以身卫法”,上演了“一个普通农民工和一个坐拥千万资产的家族之间的巅峰较量”。成为轰动网络、震撼社会的新闻人物。 黄伟木是怎样“爆发”的?他为什么要“爆发”?  相似文献   

8.
《农村青年》2009,(9):60-61
继河南“王帅案”、内蒙古“吴保全案”之后,山东青年段磊因上网发帖举报镇领导,被山东菏泽曹县人民检察院以诽谤罪提起公诉。一时间,曹县成为国内舆论关注的焦点,质疑随之而来。原本定于8月初再次开庭的“曹县帖案”,突然峰回路转。7月24日。公安机关以“证据不足”为由撤案,曹县公检法部门主要负责人也向段磊家人公开赔礼道歉。  相似文献   

9.
《工友》2006,(8):23-23
安徽省宣城市原副市长杨某,同时拥有7个情妇,因相互之间经常争风吃醋,很让他头痛。后来,他细细盘点了几个情妇的优缺点,运用所学过的MBA理论及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制订了周详的管理方案,以人尽其用,如有的主攻上级领导圈子,有的经营公司,共享利益……最终,失宠的“首席情妇”邹某反戈一击,举报杨某所作所为,杨某被依法逮捕。  相似文献   

10.
《工友》2011,(1):26-26
日前,网友“郭寒韵”发帖称,其父因举报当地官员被关精神病院长达14年,谁能救出其父,“姿色尚可,至今守身如玉”的她愿以身相许。该帖被超过10万多网友点击,引起关注。1月4日,被关精神病院14年的湖北十堰市竹溪县建设局干部郭元荣终于被放出来。后经发帖者证实,  相似文献   

11.
鞠九江 《农村青年》2013,(12):39-41
一位剪纸艺人,被中央、省、市电视台拍摄过多部电视纪录片,蜚声大江南北;他的剪纸作品在国内外频频获奖,享有“中国神剪”美誉;他以剪纸为载体传播友谊,使祖国的艺术瑰宝走向世界;他成功地将手工艺术推向市场,在大都市经营剪纸艺术品,使一部分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荣获“十佳创业明星”荣誉称号;他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努力回报社会,被评为南京市“好市民”、南京市“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可谁能想到,他竟是一位三次高考的落榜生、拄着双拐的残疾人。  相似文献   

12.
沭阳地处苏北欠发达地区,曾被称为宿迁市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近年来,沭阳的城市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厂房错落、高楼林立,繁荣程度今非昔比;但与此同时。强迫征地拆迁、压低或拒绝补偿、对上访群众实行非法拘禁等现象也屡遭诟病。不久前,又有人举报,当地政府让农民购买开发商建设的高价楼房。  相似文献   

13.
2012年5月下旬,程璐被安徽亳州市谯城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她感到很“委屈”:明明自己是举报风流贪官的“功臣”,怎么反而沦落为阶下囚?她更想不到,十三年前的一桩普通民事官司,会改变她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14.
罚款包月     
《工友》2010,(7):41-41
货车司机举报:陕西米脂县交警在交通管制中,对车辆实行“包月”罚款。而且,过往车辆缴纳“包月”罚款后,该县交警大队也不出具任何票据,只是将已缴纳过“包月”罚款的车辆牌号记录在册,在“包月”期间不再追罚。  相似文献   

15.
老槐 《农村青年》2010,(12):51-53
3年前,他向警方举报了一起抢劫案。警方根据线索将此案告破。 不料.所举报的案犯竟然从警方眼皮下逃脱,随后疯狂报复举报人,乃至做出令人发指的行为——残忍剁下举报人的双手。后来,罪犯被执行死刑。但举报人失去了劳动和自理能力,他认为警方涉嫌渎职。要讨一个说法。2010年7月,河南省政法委组织力量调查此事。此案背后,凸显我国举报人保护制度的诸多缺陷。业内人士惊呼:举报人的双手被剁,能否催生一部保护法……  相似文献   

16.
高红日  黄鸣 《工友》2008,(4):10-13
提示:因遭公司违法辞退,烟台外资企业澳利威公司的刘美珍等57名女工向当地劳动部门举报。重回公司上班的刘美珍此后便开始有意识地发起成立工会,有组织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全国总工会的支持下,工会终于成立,刘美珍却被公司第三次开除。此后,在资方的重压下,工会主席和副主席先后辞职;递补的工会副主席姜仟秋也被公司开除。虽然刘美珍、姜仟秋遭开除被当地法院和劳动部门认定为违法,是“打击报复”,但她们除了拿到一些胜诉的文字材料,并没能真正享受到胜利的果实。至今,她们仍然待业在家。刘美珍等人的遭遇折射出当下代表其利益的基层工会组织的尴尬境地和维权之痛。  相似文献   

17.
孟维东 《时代风采》2008,(15):29-30
开远市特需用品供应有限公司(下称特需公司)原是国有企业,在改制后成为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怀疑公司资产被“贱卖”,到有关部门举报,要求有关部门及公司进行工会换届选举,以此达到保护公司财产的目的。后来.  相似文献   

18.
他生产一种在欧美流行的绿色环保材料,但因“观念太超前”,建筑商们不敢采用。创业失败,他被迫到北京打工偿还欠下的200万元外债。8年后,已成为富翁的他回到村里,准备过隐居山野的休闲生活,可是看到家乡的极度贫困,他的心被深深刺痛。于是,他从欧洲引进特色经济作物,带领农民修蓄水塘坝、构筑梯田,硬是将万亩光秃秃的荒山打造成了瓜果飘香的绿色林海,如今仅薄皮核桃每年就能带来5000多万元的利润。而且这座大山中的“桃花源”,还成了革命圣地西柏坡的一个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19.
《工友》2013,(3):7-7
近日有网帖称现任深圳宝安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局长,在去年刚花费50万元装修其百余平方米的局长办公室后,因听信风水师“火烧旺地”的建议,将办公室烧掉重新装修。当事局长回应称,被举报问题根本不存在,称办公室确实曾因电线短路失火,目前只是“简单维修”。  相似文献   

20.
曹旭峰 《工友》2007,(9):8-11
近几年,本刊曾多次报道职工伤残后被老板赶出厂,或是老板用威胁、欺骗手段签订“霸王条款”,使伤残职工权益受到严重侵害的案件。这些伤残职工为了追讨自己的“工伤”待遇,经历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心酸历程。本文主人公张克明就是其中之一,他在一次工作中受伤致残后,用人单位在其伤未痊愈时,就将其“一踢了之”,致使他一家人生活陷入绝境。在辗转追讨“工伤”待遇无果的情况下,他悲怆的喊出了“请锯掉我的左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