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进入80年代后期,由于内外经济关系的急剧变迁以及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台商掀起了一股“大陆热”。台湾与大陆的投资、贸易合作关系迅猛发展,这种合作无论在规模还是在增长速度方面都已达到相当程度,对台湾、大陆乃至整个亚洲地区的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海峡两岸经济合作关系日渐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本文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一)两岸经济合作形式;(二) 两岸经济合作的内涵;(三) 两岸经济合作可能趋向。  相似文献   

2.
张玉龙 《台声》2005,(8):32-33
记者从“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展览”会上了解到,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与发展正在稳步推进。为推动两岸农业合作,发挥大陆不同地区农业资源优势与台商资金、技术与管理优势,1997年起,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农业部与外经贸部先后联合批准在福建省(福州市、漳州市)、海南省、山东省平度市、黑龙江省多个县市与陕西杨凌等建立了5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开创了两岸农业合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王扉 《两岸关系》2009,(9):36-37
8月10日,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与台湾联合信用卡处理中心在台北宣布,正式开通银联卡台湾受理业务,这是继“两岸三通”、“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之后,海峡两岸交流深化的又一重要成果,被业界视为两岸金融交流合作的“破冰”之举。  相似文献   

4.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取得突破的原因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月11日至14日,应海协会邀请,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率团访问大陆,中断9年的两会制度化协商正式恢复。13日,两会领导人签署《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及《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这标志着两岸就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正式达成协议。实现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顺应了两岸同胞加强交流合作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5.
王亮 《两岸关系》2012,(10):36-38
8月8日,以深化合作、共创双赢为主题的第四届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圆桌会议在台湾高雄举行。海峡两岸旅游业界代表共聚一堂,回顾两岸旅游交流成果,研讨两岸旅游合作事宜,  相似文献   

6.
赖钟雄 《政协天地》2010,(11):15-16
经济贸易合作在海峡两岸合作交流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而经贸合作始于海峡两岸的农业合作。因此,两岸的农业合作交流在海峡两岸合作交流、特别是海西建设中扮演着示范窗口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在促进大陆特别是海西农业产业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7.
两岸旅游合作发展对两岸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绍华 《两岸关系》2008,(10):35-36
两岸旅游合作现状 今年3月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出现了良好的势头。马英九在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兑现其在竞选期间的政治主张,上任后立即推动两岸“包机直航”、“陆客来台”两大政见,并于7月实现“假日直航包机”和大陆民众赴台旅游,使两岸关系朝向良好方向转变。旅游领域的合作作为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先导部分,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健康、快速发展,成为两岸各界关心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亮 《两岸关系》2013,(8):17-19
今年以来,两岸经济合作好戏连台,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签署力助两岸服务业合作,两岸企业家峰会搭建两岸企业家交流高端平台,大陆居民赴台游客大幅增加为台湾"闷"经济注入活水。同时,大陆各  相似文献   

9.
冯颖 《两岸关系》2011,(3):30-31
2月22日至3月1日,第14届海峡两岸旅行业联谊会在台湾举行。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会长邵琪伟、执行会长杜江、名誉副会长刘金平等率大陆旅游业代表团400余人参加。在岛期间,代表团一行参加了联谊会的各项重要活动,会见了台湾业界代表,考察了台湾旅游企业,进一步深化了海峡两岸旅游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0.
王琼 《两岸关系》2013,(3):31-33
2008年6月,两岸就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正式达成协议,掀开大陆居民赴台游的历史新篇章。2013年两会上,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介绍,过去五年两岸双向旅游交流发展迅猛,特别是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发展很快。这为两岸增进互信、经济互惠、社会互融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建民 《台声》2011,(2):38-39
2011年,受大陆“十二五”规划、台湾“黄金十年”规划及岛内选举因素的影响,海峡两岸经济关系与经济合作发展将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除了关注两岸贸易与台商对大陆投资发展变化外,还有6个方面颇为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的签署为海峡两岸的警务合作提供了新的法律基础。目前,虽然两岸警务合作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无论是从合作的范围、合作的途径来看,还是从合作的法律基础来看,还存在很多不足。为了更加有效的预防和打击海峡两岸的跨境犯罪,两岸警方应在现有警务合作的基础上构建更加合理和具体的警务合作新机制,并使之制度化。在建立两岸警务合作的新机制过程中,可借鉴大陆与香港、澳门之间的直接联络模式,先建立海峡两岸警察机构之间警务合作的直接联络模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两岸服务业合作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需尽快减少政策限制,释放两岸服务业合作的发展潜力。目前,台湾的政策限制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大陆企业投资台湾服务业的积极性。《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为加快实现两岸服务贸易正常化、促进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做出了重要的制度性安排,两岸服务业合作可在此基础上强化服务贸易、直接投资、策略联盟和共同参与等方式的合作。未来健全两岸服务业合作机制,应重点解决好利益分配、法律规范、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合作问题。  相似文献   

14.
易靖茗 《台声》2013,(4):32-33
3月5日下午,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北京听取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台湾省代表团对旅游的意见及建议后表示,过去五年,两岸双向旅游交流发展很快,特别是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发展很快。他说,过去五年,我们和台湾方面有关部门一起实实在在地办成了几件事。  相似文献   

15.
张意轩 《台声》2006,(7):22-24
两岸经贸论坛的成功举办,使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进入一个新阶段。大陆如何落实惠及台湾农民利益的一系列政策与具体措施?怎样加强两岸农业技术合作?台湾农产品能在大陆站住脚扎下根的关键在哪里?为此,记者走访了农业部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秘书长李永华。寿光模式直接、迅速、有效记者:刚刚闭幕的“寿光菜博会”非常成功。农业部在落实新推出的15项惠台政策,特别是7项惠及台湾农民利益的政策方面,打算采取什么举措?李永华:在“寿光菜博会”上设立台湾农产品展区,就是大陆积极跟进落实两岸经贸论坛有关共识和承诺的一项…  相似文献   

16.
赵辉 《台声》2007,(6):13-17
2006年4月,首届两岸经贸论坛达成7项“共同建议”,大陆方面会后发布多项惠台措施,包括开放11种台湾蔬菜零关税准入,公布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管理办法等;去年10月,以两岸农业合作为主题的第二届论坛,再次发表7项。共同建议”,包括促进农业交流与合作.保障台湾农产品销往大陆快速通道等.大陆方面还公布了20项扩大和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政策措施。台湾媒体形容,两次论坛给台湾送去了大大的礼包。  相似文献   

17.
《两岸关系》2006,(12):53-53
由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台湾观光协会共同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台北旅展”于2006年11月3日至6日在台北举行。首届“海峡两岸台北旅展”的举办,对开创两岸旅游合作新局面、缔造两岸旅游美好愿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97年7月,国台办、原外经贸部、农业部批准把福建省福州市、漳州市列为祖国大陆首家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时隔8年,2005年7月18日,在“建设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新闻发布会”上,国台办、商务部、农业部正式批复自2005年7月起,在福建省设立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批准福建将该试验区扩大至全省范围。在今年2月28日国台办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李维一介绍了关于大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建设发展情况。李维一指出,总体来看,包括试验区、创业园的台资农业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普遍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大陆的台资农业企业有90%以上获得了大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认证,有60%以上的企业成为省部级或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去年以来,海峡两岸的农业合作和农业交流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农业部副部长齐景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陆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完善法规制度,使得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形势越来越好。齐景发还表示海峡两岸下一步农业交流与合作的重点主要在农业技术、农产品贸易等方面。全国政协委员杨志富说,农民创业园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因为有祖国大陆的支持,农民创业园数量会越来越多,面积也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9.
王建民 《台声》2008,(3):19-20
近年来,“台商回流”已成台湾当局两岸经贸政策的重中之重,全力推动。春节过后,在岛内“大选”之前,台“经济部”再次增加200亿元新台币的工业区投资租税优惠额度,鼓励台商回流。然而,台商回流现象虽有所增加,成效却非常有限,与台商对外投资相比不成比例。特别是,台商回流不是台商从大陆撤资,而是台商在海峡两岸新的战略布局,是看好两岸直航与开放大陆民众赴台旅游后的新商机,是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与合作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20.
海峡两岸旅游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是以间接形式出现的劳务贸易,属消费服务范畴.它作为一种跨地区性的经济活动,是两岸经贸关系中的重要内容和方面.由于台湾与大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以及台湾方面的政策限制,目前海峡两岸旅游关系基本上表现为单向的,即台湾民众大量赴大陆旅游,而大陆民众赴台旅游数量有限,二者关系极不平衡.因此,两岸旅游服务活动主要发生在大陆,而服务对象主要是到大陆旅游的台湾民众,对大陆而言,可以说是一种间接的对台劳务输出.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是两岸旅游关系的主流,对促进两岸人员交流、加强两岸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从80年代初起,台胞就通过各种渠道私下到大陆旅游观光,但由于当时台湾当局政策的限制,到大陆旅游人数不多,且零星、分散,活动范围主要在沿海地区.这些台胞多不敢公开身份,除经第三地转机进入大陆外,还有相当部分是乘渔船秘密来的.随着海峡两岸形势日趋缓和,尤其是在1987年11月2日台湾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后,以探亲名义到大陆旅游的台胞人数迅速增长,并且逐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