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分析左拉名著《萌芽》中人物的兽性化,以及导致人物兽性化的重要因素:环境与遗传影响。在作者笔下,两者犹如厄运,书中人物变成其牺牲品。同时,本文通过小说作者把人视为兽的描写,试图揭示作者对罢工者的看法,其创作手法的用意。  相似文献   

2.
傅荣 《法国研究》2003,(1):109-131
本文以法国原版教材<法律法语>为例,展示对外语教材进行描述性分析的一种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3.
丁伟祥 《德国研究》2004,19(2):62-66
本文着重介绍了新生代女作家英卡·帕莱及其处女作<女拳师>,小说讲述了女主角赫尔曲折的生活经历.作者在小说中用一种尖刻、明了、能抓住读者心理和生动的语言、以一种无奈的眼光描写了过去和今天都身受重负的大都市柏林,她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成功地借助语言写出了"痛苦的诗意".  相似文献   

4.
冀可平 《法国研究》2004,(2):167-177
<明室-摄影纵横谈>是罗兰·巴特的最后一部作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和挖掘贯穿全书的关键词"punctum",阐明此书不仅仅是作家对摄影本质和意义的探讨,更是他对挚爱的母亲的追思,是大师不折不扣的生命的最后注脚.  相似文献   

5.
黄崇君 《法国研究》2004,(1):233-236
本文是作者对波德莱尔的一首散文诗<港湾>所作的浅要分析.在文中我们解读文字后面所潜藏关于美的层次,以期由此感受诗人给予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刘珂 《法国研究》2001,(1):164-176
在翻译实践中,翻译者个人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译本读者的接受视角.本文拟以圣-琼·佩斯的长诗<阿纳巴斯>的第一章为实例,通过对三个中译本的分析比较,探究翻译者的主观诠释对读者可能造成的影响,并由此切入,表达一种更具本体论意义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7.
单飞 《法国研究》2004,(2):1-12
在巴尔扎克的<无名杰作>中,描写和绘画相互借用,互为补充叙述者力图使描写具有绘画特征,而老画家弗朗奥费尔则试图借助诗的语言使画中人物摆脱画框.真实绘画作品在推动情节发展的同时,通过画中女性暗示出女主人公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195 8年 ,克洛德&#183;莫里亚克出版了一部重要的“反文学”( alitt rature)理论著作《当代反文学》。他创造的“反文学”这个术语概括了“新小说”、荒诞派戏剧以及所有摒弃传统写作风格的文学创作。这部论著在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反响。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作者自 1 938年起陆续发表的其他文学理论作品 ,如《地狱玄学之介绍》、《安德烈&#183;布勒东》、《与安德烈&#183;纪德的谈话》、《今日的人与思想》、《爱巴尔扎克》以及《年轻的电影文学》等。 1 96 9年 ,《当代反文学》得到修订和再版 ,它与作者的另一部重要论著《从文学到反文学》构成姊妹作 ,使得“反文学”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今天文学批评家们在使用“反文学”这个词的时候 ,几乎没有人再对它的意义和起源作任何解释了。克洛德&#183;莫里亚克不仅是一位举世闻名的“反文学”理论家 ,而且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反文学”实践家。除了发表四卷本“反文学”小说《内心对白》和多卷本回忆录小说《静止的时间》,他还写过“反文学”戏剧《对话》和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反文学”电影剧本《遗忘》等等。在《当代反文学》( 1 96 9年版 )这部论著里 ,克洛德&#183;莫里亚克对卡夫卡、贝克特、亨利&#183;米肖、巴塔耶、罗...  相似文献   

9.
法国作家阿妮.艾尔诺的代表作<地位>和<一个女人>根据作家自己的身世为蓝本,以简明深刻、明快隽永、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诺曼底风格写成.本文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分析,旨在说明艾尔诺作品的体裁既具有自传的性质,又包含诸多小说因素,是一种作者独创的介乎于文学、历史、社会学、传记乃至圣徒传之间的新型文学体裁.  相似文献   

10.
宋健飞 《德国研究》2005,20(3):19-23
德国提前大选已初步揭晓,总理候选人之一、反对党基民盟主席安格拉·默克尔女士得票略高于现任总理、社民党候选人施罗德.本文试通过对默克尔成长经历的介绍,来阐释这位从政资历较浅、党内根基不深的女政治家在德国政坛迅速走红的奇特现象.  相似文献   

11.
黄克琴 《德国研究》2001,16(4):69-71
2001年新书<被责难的爱>以翔实的素材披露了德国大诗人歌德与其情人,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克里斯典娜的感情经历,在本书中,作者对歌德夫人作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在了解一个真实的歌德夫人的同时,也使过去对克里斯典娜的一切不公平的评价不攻自破.作品还从另一个侧面加深了读者对歌德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庄国土教授在其新著<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中,分别对1949年以后中国政府与台湾当局的侨务政策分阶段进行了评析,总结其经验教训,是非得失,为我国今后的侨务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本文为此书这部分内容的书评.  相似文献   

13.
赵蕾莲 《德国研究》2003,18(1):60-67
对纳粹时期的意识形态及其后果进行反思是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君特·格拉斯许多叙事作品的主题.本文试图概括性地介绍并评论作家最新中篇小说<蟹行>的主要内容和叙事特点.格拉斯通过描述一个德国中学生开枪打死一个假称犹太人的网友这一事件的前前后后折射出德国当今社会内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即德国人面对耻辱的二战历史采取的冷漠或者狂热态度都是德国新生代中极端右翼分子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此文是对20世纪上半叶法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过程的总体回顾.作者结合现代中国的特殊历史背景,着重论述了五四运动和<新青年>杂志、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法大学等历史事件和相关人物对传播法国文化所起的作用,并介绍了这个时期法国思想和文学在中国的译介情况.  相似文献   

15.
Dans Les Maitres Sonneurs de George Sand, les personnages id&#233;alis&#233;s, leur engouement pour la musique populaire, la vie idyllique des paysans et les beaux paysages champētres de Nohant, tout, &#224; travers l‘intrigue compliqu&#233;e mais &#233;mouvante, concourt &#224; l‘&#233;mergence de l‘id&#233;e esth&#233;tique de la romanci&#232;re id&#233;alistedu si&#232;cle dernier.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在对当代著名作家朱利安·格拉克的名作《西尔特的沙岸》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之后认为,格拉克通过一个在旧日总督统治下的古老的城市中发生的离奇的故事,使读者看到了一幅无论是历史事件和地理环境都完全变了形的古威尼斯和那里发生过的历史故事;在这面“镜子”(小说)里,读者没有看到任何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反映”,而是一幅严重变形的,梦幻一般的景象。然而,小说家通过超现实主义式的隐喻手法,使这变了形的景象与历史上确曾发生过的景象之间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同一性”于是,残酷的历史变成了艺术,变成了诗;但这诗中蕴含着真实,一种诗意化了的真实。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问题":索尔仁尼琴"政论三部曲"中的新斯拉夫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尔仁尼琴是俄罗斯当代著名的作家和思想家,他的"新斯拉夫主义"在当今的俄罗斯很有影响,而他在20世纪末相继写作并出版的"政论三部曲"<我们如何安置俄罗斯>、<20世纪末的"俄罗斯问题">和<倾塌的俄罗斯>,则是其思想观点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对"三部曲"的解读,试图对索尔仁尼琴的政治和社会理念进行一番梳理和介绍.  相似文献   

18.
刘波 《法国研究》2002,(2):22-38
<恶之花>不是一本普通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一部构架严整的作品.本文通过描述和分析其中<巴黎图画>一章"白昼"和"黑夜"两个系列间的回旋特征,探索作品内在的"隐秘结构",揭示波德莱尔对待诗歌创作的独特态度,并阐释其作品整体在谋篇布局上的美学根据.  相似文献   

19.
黄克琴 《德国研究》2004,19(2):42-45
罗伯特·舒曼是德国著名音乐家之一,他的气质及作品具有显著的浪漫主义特征.但传统的界定并未把他归于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典型代表.本文试图通过对舒曼其人及作品的分析,来说明他与浪漫主义思潮的紧密联系,从而证明他理所当然应属于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20.
清代的张德彝曾多次出使欧美,特别是在同治年间出使巴黎,亲眼目睹了巴黎公社起义的全过程,并在<三述奇>一书中做了详细的记录.本文是对此书的介绍和评论,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中外文化交流中更具普遍性的问题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