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小康》2009,(8):6-6
60年,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从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诞生,到第一次修改后的《婚姻法》颁布,再到新千年的《婚姻法修正案》施行从父母包办婚姻,到婚姻自由,再到如今的婚姻失范,60年的变化称得上大开大合。不过,在这大开大合之中,有一种东西始终不曾变过,那就是对幸福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郑文 《台声》2014,(1):105-105
2013年11月2日,三门峡市已有了北方本有的冷噤,但黄河之畔的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报告厅里却是暖意融融,座无虚席。学校当天迎来了一位端庄的女士,为上千名师生讲述了她自己的“董氏传奇”。她是董氏全球金融公司(英国)董事长、  相似文献   

3.
德国民法上的请求权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可可 《求索》2007,(3):89-91
请求权作为涵盖德国民法典各编的重要概念,是由十九世纪潘德克顿法学家温德夏特提出来的。温德夏特一方面将请求权作为内在于一切权利的强制因素,另一方面也将之作为两种基本权利类型之一。这一概念得到了《德国民法典》以及此后的德国法学界的继受。请求权所指向的客体,是义务人的特定行为,而并非此种行为所指向的标的物。  相似文献   

4.
孙江涛,辽宁省本溪市保安服务公司驻商业城保安中队长.刚满21岁的他已经从事保安工作3年了,别看他年纪不大,如今却荣获"青年技术状元"称号,是新闻人物了.电视台采访,报纸上宣传,一时间家喻户晓.当问起他是如何走上保安之路,又是如何当上"状元"时,不善言辞的他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金以宏和他的废铁雕塑薛立胜我用小提琴讲述别人的故事,用废铁讲述我自己的故事”,金以宏如是说。金以宏,中央芭蕾舞团的专业小提琴手,50多岁的年纪,饱经沧桑的脸上印着自信和随和。和他交谈,你尽可随意聊来,聊生活、聊人生,丝毫不会有拘束感。约好和金以宏见面...  相似文献   

6.
《观察与思考》2008,(21):14-15
我曾拥有很多雄心壮志,我以前从来没有出过国,没学过汽车驾驶,但我现在可以尽情追求尚未实现的人生梦想了。——英国83岁老太朱恩·里吉威被人们称做“冒险祖母”,因为自从她年过60后,竟然爱上了各种冒险运动。朱恩如今几乎双目皆盲,但她日前在英国进行了生平第一次高空跳伞。  相似文献   

7.
陆乐 《小康》2008,(1):94-95
普拉姆决定打破沉默,出版自传《对抗性游戏:我的间谍生活,我被白宫出卖》,讲述她自己的故事。瓦莱里·普拉姆,表面上是一名周旋于外交场合的美国大使夫人,真正的身份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特工。如今,她的特工身份在美国人尽皆知,和其他特工被敌人发现的命运不一样,出卖她的是自己的"同胞"。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6,(15)
正@小康杂志社:【传奇教授温德:见证中国风云六十年】1923年温德来到中国,1987年在北大走完漫长的百岁一生。他是清华北大的传奇。与历史大事件共沉浮是他的命运。他没有另外一个世界,中国成了他唯一的家园。  相似文献   

9.
英国7岁男孩卢卡斯·默里出生时就双目失明,然而,在美国加州41岁盲人丹尼尔·基什的帮助下,卢卡斯学会了一种神奇的“回声定位法”,令他能够像蝙蝠或海豚一样靠回声来“视物”。如今,双眼皆盲的卢卡斯依靠弹舌头制造的回声,不仅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也能行走自如,甚至能打篮球、玩攀岩等高难度运动,而他也因此被人们称做是“蝙蝠男孩”。  相似文献   

10.
晁珊珊 《小康》2014,(5):52-55
从约翰·哈雷斯建筑事务所的职员到英国四大礼品代理商,如今,李雪琳在英国政界作为慈善家和公益事业家的声望甚至远超她“伦敦地产商”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孟祥才 《春秋》2014,(1):34-36
1950年,新中国颁布了第一部婚姻法,随之报刊、杂志、广播等各种新闻媒体也掀起宣传热潮。那年我刚10岁,听到大人议论最多的就是“反对父母包办,婚姻自主”。很快,婚姻法实施的社会效应显现: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离婚高潮席卷中国大地。这次离婚高潮的主力倒不是包办婚姻最严重的农村夫妇,而是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烽火锻炼的军队...  相似文献   

12.
黄金美,一个广西小女孩,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对于广西贫困地区的一个贫穷小孩,要想进行手术康复恐怕是天方夜潭,因为手术所需的费用是她的家庭所难以承受的。然而,这个出身贫寒的九岁女孩,在经历一系列奇遇后,奇迹般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本文讲述的是这个小女孩赴美国接受心脏手术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国纪平 《今日海南》2014,(10):10-13
正(一)"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1949年10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第四版刊登了驻香港记者关于新中国成立的报道。今天,生机勃勃的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65岁华诞,国际舆论以更加轻松的笔调讲述着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4.
1999年,19岁的宋扬高中毕业后赴英国留学。在到达伦敦的第三天,不熟悉路的他坐错了地铁,茫然地坐在长椅上,望着眼前人来人往,一个老人走了过来,坐在他身旁,微笑着与他攀谈。聊了一阵,老人热情地邀请他到家里做客。这位老人名叫汉斯,独身一人居住在一个40平方米的廉租房里,房子位于伦敦西区,泰晤士河畔,风景优美。老人疏于打理生活,总靠超市的冷食凑合着吃饭。经过交谈宋扬得知,汉斯1933年生于瑞士,40年前离开家乡,去过很多国家,做过汽车销售和电器修理工,后来定居英国,终身未婚。如今早已退休的他,一只耳朵失聪,腿脚也不是很灵便。但老人喜欢自由的生活,执意不去政府安排的养老机构,自己艰难而孤独地生活着。  相似文献   

15.
吕春 《就业与保障》2009,(12):20-21
城市人渴望“田园情结”29岁的程祖香出生在浙江省建德市。2005年,她在英国获得计算机硕士学位,回国应聘在杭州一家软件公司担任程序设计员,成为令人羡慕的白领一族。程祖香是位对工作兢兢业业的好姑娘,她要用自己的特长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16.
信息传真     
英国特工纷纷著书 讲述昔日间谍生涯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国著名间谍小说作家约翰·勒卡尔日前正式承认自己曾是英情报部门的特工,这一经历为其写作积累了大量第一手素材,使创作的小说显得更加真实可信。勒卡尔是英国著名的间谍小说作家,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代表作《从寒地来的间谍》在全球拥有广泛读者。 同时,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军情五处前处长达梅斯特拉·里明顿将被允许出版她当间谍头目时的回忆录《惊奇的一生》。自1987年英国军情五处副处长彼得.赖特出版《抓间谍的N》一书以来,英国已有6名前情报人员将自己从事间谍的经历写成书出版。尽管里明顿表示她的书没有任何敏感内容,但英国政府担心,开此先例后,其他情报人员可能在没有获得批准的情况下就起而效尤,从而有损英国的安全。 前克格勃间谍灌唱片 倾诉问谍生涯 日前,俄罗斯公开发行一张名为《这份名叫间谍的苦活》的CD。这张碟是由前克格勃间谍录制的,共收录了H首歌曲,歌名无不体现间谍职业特征。如《服从命令是我的天职》、《职业:特工》等。从歌词中可体会到创作者的职业自豪感:“天空、大地、海洋上都有我们旅行的身影,我们的工作是国家安全的保障”其中一首歌曲《瞬间》是我国中央电视台曾...  相似文献   

17.
交往的天敌:青春期社交恐惧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红是一个女孩子,16岁时生出了很多烦恼。她连续给我写来了好几封信,讲述自己“在自筑的壳里打转”的痛苦心情。  相似文献   

18.
55岁的河南矿工谢延信是方圆上千公里内的“大名人”——这个个头矮小,看起来一点都不起眼的“小老头”是河南省焦作煤业集团的职工,其头像曾被印成海报在中原大小城市张贴,以他命名的展览馆也已接待了很多参观者,甚至他还走进人民大会堂讲述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中国残疾人》2010,(3):20-20
英国萨里郡塔德沃斯市20岁男孩尼古拉斯·麦卡西天生没有右手,他出生时右臂就只有肘上短短一截。当尼古拉斯长大后表示想当一名钢琴家时,许多专家都建议他放弃这一“荒谬的雄心”,毕竟,许多双手健全的年轻音乐天才都没能在这条道上走向成功,更何况他天生只有一只左手。然而,尼古拉斯却拒绝向自己的命运屈服,凭借自己惊人的毅力得到了英国音乐界的认可,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个世纪以前,大部分欧洲国家的儿童人口是老人人口的十倍。如今,65岁以上人口与16岁以下人口数量相当。在英国,大约六分之一的人已经达到或超过65岁。这一比例在美国是八分之一,在日本是四分之一。促使这一变化的是20世纪上半叶出生婴儿死亡率的下降,以及最近几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