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反腐肃贪力度逐年加大,腐败却呈现"越反越多"的态势。而香港则成功脱胎换骨成为亚洲"廉洁之都",廉政公署功不可没。本文旨在了解香港廉政公署在反腐肃贪中的诉讼地位,以了解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中的一些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正> 加强和完善廉政建设,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全国上下的一致共识。目前,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和努力下,以肃贪治腐为核心的廉政建设已初见成效。但是,要促使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其中,如何使公职人员廉政行为规范化,就是廉政建设深层环节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巩固和发展廉政建设的现有成果,就必须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使公职人员的廉政行为规范化。这里所说的公职人员,是指所有在国家机关(权力机关、行政  相似文献   

3.
以史为鉴,肃贪兴廉孙玉荣当前,国家的主要任务除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以外,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强廉政建设,消除腐败现象,为此党和国家同腐败现象和各种不正之风正进行着方兴未艾的斗争。为了配合当前的反腐败斗争,本文试对我国古代肃贪兴廉制...  相似文献   

4.
瞬息十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多么微不足道,然而,当我们编完120期,迎来《法学》复刊十周年之际,既为作者、编者辛勤劳动所取得的成绩所欣慰,同时又深感办刊之不易。也许有人会说,当今“反思”这个词太时髦,实有泛滥之嫌。但只要我们面对那一本本刊物,就会不由自主地回预《法学》十年办刊的轨迹和得失,反思也就顺理成章:当我国法制建设初期面临着拨乱反正、正本清源,重构法制建设宏图时,《法学》及时展开了“社会主义法学体系”的讨论;当改革和建设的浪潮推向纵深,现代化经济建设呼唤法制时,《法学》适时发起了“经济、法制协调发展”的讨论;当反腐肃贪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能否将廉政建设纳入法制轨道,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时,《法学》组织了“廉政建设法律思  相似文献   

5.
惩贪肃贿法制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经济大潮中也涌动着一股浑浊的污水,那就是贪污腐败问题日趋突出和严重,并成为社会安定和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巨大障碍。 腐败包括各种情况,但比较主要的是管理阶层的贪贿问题。贪污受贿是官僚社会的伴生物。个别官员的腐败本来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问题在于如何及时有效地遏制权力的贪欲,防止整个官僚阶层贪贿成风,这不能不成为自有阶级社会以来统治阶级认真对待的一桩大事。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官僚机器很早就已趋发达,因此历代留下的有关反腐肃贪的法制也就特别地多。可以说这方面的内容构成中国古代法制的一个重要特色。虽然君主专  相似文献   

6.
本刊第5期刊登《胡长清向谁行了贿?》一文后,许多读者来信、来电询问:“谁向胡长清行了贿?”“这些人怎样判决了?”这篇文章可解答读者的部分疑问,有关情况本刊将进一步跟踪报道。  相似文献   

7.
《刑法修正案(九)》对贪污贿赂犯罪作出了重大修改和完善,加大了惩处腐败犯罪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反腐败的立法规定,严密了腐败犯罪的制度之笼.贪贿犯罪由单纯的“数额”标准修改为“数额或者情节”标准;修改贪贿犯罪量刑幅度;废除贪贿犯罪的交叉刑;废除贪贿犯罪中绝对确定的法定刑;进一步扩大贪贿犯罪坦白从宽的适用范围;修改行贿罪处罚标准,加大对行贿犯罪的惩治力度;增设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严密行贿犯罪法网;增设财产刑,加大对贪贿犯罪的处罚力度;对贪贿犯罪增设死缓期满后适用终身监禁;删除贪贿犯罪中行政处分内容.  相似文献   

8.
肃贪惩腐是从严治党、强国兴军的决定性一招,攸关党和军队生死存亡,攸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纵观历史洽乱、政权兴替,从来只有因腐败不除丧失人心的,而没有因反腐反散人心的. 关于反腐,当下有两种议论值得注意:一种是“再反下去会不会反散人心”,另一种是“还能不能反得下去”.  相似文献   

9.
贪贿资金追缴是截断贪贿犯罪利益输送,增大犯罪成本的防控途径之一.国际社会和中国刑法皆以洗钱犯罪作为贪贿犯罪的下游犯罪加以严控,力求用此刑法规范约束犯罪行为.国内从刑法修正案(六)到刑法修正案(九)历经修订,都彰显了以洗钱犯罪控制贪贿犯罪,恢复社会公平正义的立法宗旨.国际社会的《联合国反腐败条约》对涉贪贿洗钱控制也给予了详尽规定.但是司法实践适用不足也是不争的事实,从案例实证剖析到司法解释阐述运用,呈现出现实需求紧迫和追缴收益失衡,追缴网络严密和追缴难度日增的矛盾.究其原因,理论研究、立法、执法、司法和国际合作皆有可提升完善空间.如能强化理论研究,拓展探讨空间;完善反腐和反洗钱立法,加强涉贪贿洗钱犯罪司法适用;结合国际要求和本土实践,拓展国际司法合作,树立互利互惠理念,构建合作双赢的常态机制,或许能对贪贿犯罪资金追缴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当前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引起了人们对几年来廉政建设的反思:为什么一方面党和国家大力推进廉政建设,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廉政建设的法规、禁令,而另一方面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却没有得到有效地扼制,且这些法令、禁止在弄权舞弊者面前常常失去应有的权威,甚至被任意践踏?这种现象,促使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我国当前廉政建设的薄弱环节何在?解决问题的出路何在?我国廉政建设的缺陷可以说是多方面的,而其最薄弱的环节当属廉政的法制建  相似文献   

11.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廉政建设,要求党和国家的工作人员为政清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此,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和法规,在实践中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反对腐败,惩治贪污贿赂犯罪,加强廉政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反贪肃贿斗争取得了重大成果,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进行了  相似文献   

12.
当前查办贪贿犯罪的司法活动面临着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讨。 一、管辖方面的设想 一是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应纳入检察机关立案管辖。当前,贪贿犯罪与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互相交织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共同的商业贿赂犯罪体系。  相似文献   

13.
所谓再生证据,相对于原生证据而言,是指犯罪嫌疑人及其利益关系人为使犯罪嫌疑人逃避法律追究,而进行的掩盖犯罪事实、隐藏、包庇犯罪嫌疑人等反侦查活动中形成的,新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事实。笔者认为,可以用以下方法收集贪贿案件的再生证据: 1 开展心理攻势,运用各种侦查谋略获取再生证据。对于犯罪嫌疑人已经进行了串供、伪证等活动,使侦查工作难以入手的案件,可以“瞒天过海”。受案后不急于强行突破,而是隐形藏真,进行细致深入的侦查,寻找当事人防备中的薄弱环节,查获串供的痕迹;对于犯罪嫌疑人正在进行串供、伪证的案件,可以“欲  相似文献   

14.
雷振刚 《检察风云》2006,(13):10-11
“贿托”一词出现在媒体上不过是近几年的事,而“商业贿托”是随着治理商业贿赂的力度不断加大才逐渐为人所知。要想使“商业贿托”没有用武之地,必须严厉打击商业贿赂,去除“商业贿托”的生存空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部署下,一场打击商业贿赂的行动已经开始。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以及资源开发和经销等六大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已被确定为重点治理的对象。由中央纪委牵头成立的“反商业贿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都已积极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15.
反贪贿工作中证据的收集应注意三方面问题: 一、对于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无罪、罪重、罪轻的证据都要予以收集。 二、收集证据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 三、切忌以刑讯逼供或者其它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  相似文献   

16.
有人问:反腐肃贪,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喊了几年,现在究竟反得如何,肃得怎样了? 回答是:不能说我们已毕全功于一役,丑恶的贪污腐败现象都已全部肃清;但事实至少是这样的:不管哪里出现腐败,也不管他是谁,只要他贪污了,或者受贿  相似文献   

17.
贪贿案件有罪判决率低或处理偏轻是惩处此类犯罪存在的突出问题。据笔者调查,某区检察院1998年共立案侦查贪贿案件13件,法院作有罪判决的仅2件。贪贿案件诉不出、判不了、判无罪严重影响了办案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是办案质量不高的体现。本文拟结合工作实践,就贪贿案件有罪判决率低的主要原因及如何提高有罪判决率谈些粗浅看法。一、贪贿案件有罪判决率低的主要原因(-)收集、固定、运用证据方面存在不少问题1.收集证据不合法、不全面、不及时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收集贪贿案件证据,要求合法、全面、及时、准确。否则…  相似文献   

18.
一、贪贿犯罪嫌疑人认罪障碍 (一)嫌疑八本身的心理障碍。 1.惧怕受罚。贪贿犯罪嫌疑人大都在重要部门,重要岗位工作,如果承认罪行,不但要丢乌纱,甚至连饭碗都保不住,往日的荣誉与尊严一去不复返。因此,他们总是想办法回避实质问题,或者避重就轻,或者反说自己如何有功、如何廉洁。而另一部分犯罪嫌疑人自认为自己犯罪数额大、作案次数多、群众意见大、法律不会轻饶  相似文献   

19.
在商业交往中,行贿与受贿之间,不可能明目张胆、堂而皇之进行,其肮脏的本质注定了它的形式必然是私下交易。一种活跃在腐败市场里的新兴行当——“商业贿托”便应运而生了。而“商业贿托”在其中所扮演的,正是穿针引线、拉纤做媒的角色。这三者也都会在权钱交易中各得其所,各取所需!问题在于,谁有资格去充当“商业贿托”?仔细分析一下,有资格能去充当“商业贿托”角色的,不外乎“三种人”。  相似文献   

20.
最高人民检察院、是高人民法院《关于贪污、贿赂、投机倒把等犯罪分子必须在限期内自首坦白的通告》发布之后,在二个半月的限期内,全国共有三万六千一百多名贪污、贿赂等违法犯罪分子到检察机关投案自首,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全国上下也由此而大开倡廉肃贪、加强廉政建设之风气。形势令人鼓舞,民心亦为之而大振。然而,成绩之下也隐藏着几个不平衡:投案自首者中,基层干部、经理、业务员多,党政机关干部少,中、小案件多,大案少,经督促后自首的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