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中外法学》1991,(5):74-75
<正> 在泰王国宪法第七章中专门规定了法院.第169条规定:司法审判权由法院依照法律并以国王的名义行使.第173条规定:法官依照法律的规定独立进行审判.第175条规定:国王任免法官.第176条规定:法官的任命、提升、调动、处分和免职,必须先由法官委员会(又译为司法委员会)依照司法公务员条例批准,然后再呈报国王.宪法的上述规定以及泰国法院组织法和审判服务法(又称法官法,于1978年颂布)的有关规定,成为泰国法官制度的  相似文献   

2.
孙建 《中国司法》2010,(8):104-105
一、加拿大宪法的相关规定 要弄清楚加拿大的法院体系,首先要追溯到“加拿大1867年宪法”。因为加拿大现行法院体系的基本框架是由1867年宪法确立的。但是这个宪法其实是英国议会的法律,是1867年确认加拿大脱离英国组成联邦政府的法律,  相似文献   

3.
法官助理无论在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国家已是一项比较成熟的司法制度。我国虽在1999年已将其摆上改革议程,但截至目前尚未真正建立。因此,我国应加快构建法官助理制度,并由此推动司法权运行机制和法官职业化的全方位改革。  相似文献   

4.
略论英美法官文化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军 《法治研究》2008,(7):30-34
基于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英关法系国家司法制度中,对法官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甚至对充任法官者的年龄、资历、性格,以及法庭仪式、法官装束等都达成了诸多共识,形成独具一格的法官文化。这对于保证法官独立、司法公正、公众对司法判决的服从乃至法律信仰都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保障法官独立为核心推进司法改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一、现代司法制度以保障法官独立为核心法官是行使司法权①的主体,凡是采取司法独立原则的国家,莫不把保障法官的独立地位作为其制度的核心和基石。法官独立作为司法独立的本质要求,为许多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所确认。例如,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第97条规定:“法官具...  相似文献   

6.
司法制度,是近现代国家宪政政制架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自近代以来的成文宪法一般都有司法制度方面的规范条款,我国百年宪政历程中所制定、颁布的诸多宪法亦不例外。司法制度的核心是司法权问题,而司法权问题之核心在于司法如何独立。立宪主义意义上的规范宪法是怎样规范司法权和司法独立,而我国现行宪法对此等问题又是怎样规定的,此乃本文论述之重点。同时,  相似文献   

7.
郭延军 《法学评论》2021,39(6):16-26
在追责语境下,裁判错误就是裁判违法.新修订的《法官法》缩小了对法官裁判错误的追责范围,这主要体现在将"重大过失"增加为追究过失裁判错误之法律责任的条件,但责任形式仍然包括宪法相关法责任和刑事责任.按照审判独立和审判监督平衡的原理,我国应进一步限缩法官裁判责任:一是对法官过失裁判错误的追责应以宪法相关法责任为限,不宜追究刑事责任;二是随着法官职业素质的提高和法官审判职业内外的活动得到有效监督,对法官过失裁判错误追究宪法相关法责任宜采取谦抑态度.  相似文献   

8.
蒲菊花 《中国律师》2003,(12):57-58
法官行为的初步保障:法官的资格与遴选(一)法官的任职资格什么样的人才具有任职法官的资格呢?著名学者孙晓楼教授对此作了精辟的总结:(1)要有法律学问;(2)要有社会常识;(3)要有法律道德。对法官的素质要求,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而这些素质实质上也就是法官形象的内在反映。1.专业造诣作为“法律的宣示者”,法官的首要素质是精通法律,不仅应该熟知法律规范,而且应深谙法律的精神与宗旨。在英国法制史上曾有一段为人津津乐道的司法权抗拒王权的故事,该故事引人瞩目之处不仅在于树立了司法权独立的里程碑,还在于柯克大法官用以劝阻国王詹姆斯…  相似文献   

9.
司法制度改革背景下法官素质与法官教育之透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由人来完成的 ,忽视人的因素 ,再完美的制度设计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本文从我国法官队伍的现状及结构性缺陷入手 ,分析了造成目前法官队伍庞大 ,素质不高的原因及其对司法制度改革的影响 ,提出从法院的设置、法院内部管理体制和法官的来源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的可行性 ,并对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 ,搞好法官的继续教育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台湾地区于2003年6月5日公布了《民事诉讼合意选定法官审判暂行条例》,这在世界范围内是一项创新性制度,该制度反映出了对当事人程序主体地位的保障,充分尊重了当事人对程序的选择权。我国的司法审判方式改革已经进行了十余年,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改之际,通过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的司法制度改革,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应提升公众对司法的信赖度、对裁判的信服度和接纳度,充分体现对人权的保障,在司法改革中坚持合宪性要求。  相似文献   

11.
印度在本世纪初就开始了依法进行行政裁判,但是到1950年,根据当时的宪法规定,变行政裁决为法院解决.经过司法实践,发现由于法院全包下来,致使行政案件审期长、积案多.为减轻法院压力,他们又逐步改由行政裁判来分担一部分解决纠纷的职能.特别是1976年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了建立行政裁判所,使上述问题得到一定的缓解.1985年印度议会又正式通过了《行政裁判所条例》,使行政裁判所得以依法设立和实施行政裁决.印度的行政裁判制度明显地受独立后印度政府的地位和沿袭英国法制的双重影响.各类行政裁判所的职能是负责处理:部分民事纠纷:  相似文献   

12.
游伟 《公民与法治》2014,(12):34-34
独立、客观、公正,是民众对司法的基本期待,也是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要求。中央曾多次要求司法机关要抵制住各种形式的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排除权力、金钱等法外因素的不当干扰,确保审判权、检察权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  相似文献   

13.
在一个正在变化的社会中,大西洋两岸的法官及司法制度,都面临着法官的职能及法官个人社会作用的问题.英美两国都必须妥善处理法官的品行、教育、社会交往以及对政治气候和社会舆论的反应等问题了.英国法官由于保守和不接近社会,经常受到批评.同样,由于对法律改革表示不支持的  相似文献   

14.
法官引领下的印度公益诉讼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官主导是印度公益诉讼的最显著特征。印度法官在建立公益诉讼的过程中,突破了起诉资格的限制,确立了令状申请书、书信管辖权等制度,组织律师、学者、社会团体等各种社会力量加入到维护公众特别是社会贫弱者的运动中来,让司法的独立与公正性触及到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贫弱者,同时在世界公益诉讼制度发展史上写下了独特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欧洲生成并发展出颇具特色的宪法法院制度,宪法法官作为宪法法院的决策主体承担了保障宪政生活中的合宪性这一重要使命。它们普遍建立了精英型宪法法官体系,通过任命机制控制宪法法官构成,使之具有合理性;同时,它们极力保障宪法法官的独立性,为其提供充分的权利保障及物质支持,并通过严格规范职业行为来保障宪法法官有效履行职责。  相似文献   

16.
王仲云 《河北法学》2003,21(3):157-160
法官独立审判原则的确立与保障是当前司法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应当考在立法上明 确法官独立,包括身份、职权和责任的独立,以及保障法官的权利。其次,要提高法官素质,改革 现行法官等级制。包括严格法官任职条件,确立遴选制度;切实实行法官淘汰制;改革、完善现有 的法官培训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由于采用脑波扫描测谎定罪,使得印度成为全球第一个使用该技术断案的国家,但是这起以脑部扫描结果为判决凭据的案子却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18.
司法制度是一国法律的基本内容与核心。而无论是西方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法院在司法体制中充当维护法律权威和施行法律的重要作用。如果把法院比作机器,法官无疑为这个机器正常运行的燃料。"从法律上说,被授权在法院里对某些案件或问题做出判决者是法官。"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法官制度的不断革新促进了宪政的完善和司法制度的发展不断完善。因此,一批富有法律素养的高质量法官是支撑着一国司法运转的重要部分。本文主要通过对中美两国不同的法官制度相比较,来追寻着两个国家法官制度的规律性内容以及发展的方向,对重构法官制度、深化司法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韩大元 《中外法学》1997,(3):111-117
<正> 一、宪法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在韩国,近代宪法思想与宪法理论是从西方移植的。随着国际法思想的传播,宪法作为一种思潮开始影响社会近代化进程。自1883年以来,在韩国的大众新闻如《汉城旬报》、《独立新闻》、《皇城新闻》等报纸上开始刊登了宣传西方立宪主义和权利思想的文章。当时,主要介绍了英国立宪君主制理论,一些知识分子们试图将朝鲜的绝对君主制改为英国式立宪君主制。1910  相似文献   

20.
1947年印度独立以来,世俗主义被确立为印度建国的三大原则之一,但是由于印度宗教历史根深蒂固,种类繁多,因此印度世俗之路并不平坦。独立60多年来,印度世俗主义与印度教教派主义一直都是一种博弈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