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6 毫秒
1.
《求实》2013,(8)
根据土地等资源占有情况,将农民划分为利益取向、关系重心、价值观念和政治态度各异的不同阶层,不同阶层对农村政治社会事务的影响不同。在农村各阶层中,只有中间阶层因其独特的禀赋和价值,能够起到润滑阶层结构、协调阶层利益、整合阶层关系的作用,能够承担起作为农村政治社会稳定、党和国家政权在农村的阶层基础的使命。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政策,应该以中间阶层的价值观及其行为准则作为调整农村利益结构的基点,只有这样,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才有预留和调整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管传林 《世纪桥》2010,(17):118-120
阶层分化带来贫富分化过大、政治不稳定因素增多、政治认同和民族认同同步降低等问题,削弱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深入分析这些问题,从发展、政治稳定机制、民主政治建设、执政党整合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和策略,化解阶层分化给民族凝聚力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强和提升民族凝聚力,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3.
广州作为沿海地区的特大城市,其社会阶层分化所面临的社会结构变迁在全国具有典型性.由沿海地区阶层分化折射出来的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基本格局及其演进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执政党的执政环境和执政基础.通过对广州阶层分化的实证分析,阶层间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矛盾显形化、政治诉求多样化、社会参与差异化、价值取向世俗化、党员成分多元化,迫切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上证明执政党及其执政的先进性.应对阶层分化对党的先进性提出的挑战,必须根据执政党的角色定位,从党的执政理念、执政过程、政党治理三个视角来积极寻找党的先进性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李俊  赵毅 《学习论坛》2012,(9):66-68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政治权力下移,农村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阶层及其阶层利益的分化,导致了阶层利益冲突,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主要因素之一。合理调整农村阶层利益格局,淡化阶层边界,遏制阶层贫富分化,健全农村各阶层利益表达机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农村阶层和谐发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伴随着快速城镇化的步伐,农民阶层不断地进行着各种分化,由此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如何在城镇化背景下科学、合理、有效地分析农民阶层不断分化的事实,并能有效整合农民的价值认同、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这不仅关系到农民阶层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能否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创设一个稳定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6.
社会分化是社会转型的一种基本现象。如何正确认识社会分化以及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怎样协调不同阶层和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充分发挥执政党的利益整合功能,统筹兼顾不同阶层的利益,使不同阶层成员之间和谐相处,互利共存,共同发展,已成为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项既紧迫又困难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金华宝 《探索》2007,(5):97-101
农民阶层的分化给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问题,诸如在思想价值观念多样化的背景下如何引导农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主导价值、正确认识当前存在的贫富差距等.解决这些问题,重要的是针对农民分化的实际情况,实施分层分类教育,做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实行,我国的利益分化、阶层分化现象日益严重,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伴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不同的利益集团表现出不同的利益诉求,社会利益分化是协商民主的动力,和谐社会构建是协商民主的目的,它回答了为什么要健全协商民主的问题,而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则回答了怎样协商的问题;规范化、制度化、实效性则是回答怎样更好地协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有12亿人口,九亿在农村。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障亿万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是关系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江泽民同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着眼于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全局,就如何发展和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地阐述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意义、基本内容、工作重点以及如何保证健康发展等重大问题。江泽民同志这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重要论述,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思想观点,是当前及今后我们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指导思想。(一…  相似文献   

10.
随着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一些地方的农民利益维护问题凸现出来。面对这一情况,地方党委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将农民的利益维护及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放在一个紧迫的、突出的位置加以思考和处理,从而推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对农村基层带有普遍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诉求问题的解决,需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描述了当前农民阶层分化的现状和特征,分析了农民阶层分化对我国法律运行的影响,进而就如何促进农民阶层结构的合理分化,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若于设想:(一)加快城镇化的发展步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剩余人口;(二)完善税制,调高保低,给低收入阶层农民以法律救济;(三)构建新的《户籍管理法》,给进城农民以自由迁徙权,实现农民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政治保证。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途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政治保证.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途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阶层已经发生并继续发生着巨大的分化和重构,它对执政党建设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我们要从丰富发展党的建设的思想理论、改革探索组织建设新形式、突出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的提高、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和调整好阶层利益以增强政治整合能力等几个方面予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中出现了阶层利益分化加快、阶层固化和阶层矛盾凸显的问题。这是由于制度安排不健全、权力和资本的约束不够以及利益表达机制的欠缺造成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国家治理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国家治理要在协调阶层利益、破除阶层固化及预防和化解阶层矛盾中实现制度规范、机会公平和政府、社会、公民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在拥有九亿农民的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着手.充分认识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正确处理乡镇政权与村民自治的关系,努力推进村民自治的法制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扎实有效地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利益格局和农民群众利益的实现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群众对民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新的形势,如何满足农民群众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对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考验。近年来,房山区以“两日”即“民主日”、“民主议政日”活动为载体,努力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和发展。房山区的“民主日”、…  相似文献   

18.
试论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力,是关系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大现实问题。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逐步启动的。   经过 2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对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是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群众的政治热情,充分调动起他们建…  相似文献   

19.
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障农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是关系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大现实问题。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已在全国农村普遍推开,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群众的政治热情,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但从全国来看,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还不平衡,各地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村民委员会直选后,村党支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12.3亿的人口中,有9记在农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因此,农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在农村基层实行村民自治,是我们党为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而相配套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农村基层社会主义直接民主的重要形式之一。《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o.为了更好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