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2003,(8)
我们说,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  相似文献   

2.
<正>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问题,是群众感受社会制度优劣、判断社会公平与否的基本标准,与国家兴亡、政权巩固密不可分。"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大改善。但伴随长期快速的发展,一些深层次矛盾也逐渐显现,由此带来了一系列民生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  相似文献   

3.
《精神文明导刊》2022,(11):56-57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之江新语·为民办实事成于务实》等文中引用解读世界上没有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从诞生开始就把“人民”镌刻在自己已的旗帜上,并且90多年栉风沐雨、岁月峰嵘,一以贯之、持之以恒。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习近平同志引用这句话是要强调,鱼水之情从来都是相互的,党员干部如果能够倾心为民,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群众同样会以德报德,这样就能赢得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实现党群关系的良性互动,在新时期重叙鱼水情谊。  相似文献   

4.
5期《公民导刊》刊载的《人大两问医疗保险》一文,报道了重庆市人大常委会4中旬对全市医疗保险工作进行大规模的调研,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人大如此给力,老百姓拍手叫好!"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关注民生是人大制度的本质要求,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标准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要做到"权为民所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今年“七一”讲话中,在讲到“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的根本因素”时,引用了一段古文:“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此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期间与中外记者见面时,引用了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七律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的两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温总理  相似文献   

6.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其实说的就是人心应是相通的,且这里的“通达”是双向互动的,不论职位如何之不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应是“民忧者”,通过他们向“忧民者”反映的就应是民众的心声,他们在“两会”上的议案提案、讨论发言,就是民众传递心声的好通道。  相似文献   

7.
名言录     
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 ——《白居易集·策林》 人是要有帮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毛泽东  相似文献   

8.
常怀为民之心,常思为民之事,常兴为民之举,重庆市南岸区人大常委会以满腔的公仆情怀,急民所需,忧民所忧,解民所困,竭心尽力为人民办实事、谋福祉,躬身谱写为民曲,践行着人民公仆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五莲县人大常委会想民所想,忧民所忧,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作为监督工作的头等大事,先后围绕社会保险费征缴、住房制度改革、城区交通管理等深入开展监督活动,及时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意见,并  相似文献   

10.
"乐(le)"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之一。《论语》首章首篇就开篇言"乐",《论语》全书亦反复出现诸如"喜"、"说(悦)"等"乐"的语言家族。孔子之"乐"的独特性在于"我"与"所乐之事"之间"爱"的关系,其具体表现为爱人的快乐、爱自然山水的快乐以及爱道的快乐。值得注意的是,"乐"作为一种情感体验,应当受到"中庸"之道的规约,即"乐"当适度;同时,对"乐"应当有所区分,不仅要区分"益乐"与"损乐",还应处理好"乐"与其对立面"忧"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才有可能正确把握孔子的快乐观。  相似文献   

11.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吐露心声,其民生情怀一览无遗。在今年由他所作的长达40页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及民生的内容占了近1/4,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代表们评价说,这是一份以"民生为本"的好报告。  相似文献   

12.
统战部长的忧与乐永城县统战部长定廷民同志的脾气有点“古怪”:别人以为他会忧的事,他却乐;别人以为他会乐的事,他却忧。1993年下半年,寇廷民同志从热热闹闹的组织部,调到冷冷清清的统战部。别人以为他会“忧”。但是,县委调动的会刚散,他就主动到统战部走马...  相似文献   

13.
成语故事     
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壤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壤?”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相似文献   

14.
"人大工作者,应当做到牢记宗旨消除失落感,淡泊名利消除寂寞感,认清使命消除空虚感。应当务实尽责,清白坦荡。只有这样,人大工作者才能真正做到先群众之忧而忧,后群众之乐而乐,不辱历史使命,不负人民的信任与重托。"在重庆市永川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主任会议上,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友鹏的即席发言,既是感慨,更是对主任会议组成人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每当读到范仲淹这些千古不朽的诗文,多少仁人志士、莘莘学子无不慷慨激昂,拍案而起,无不为报国拯民而悲歌前往。你知道吗?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是在山东邹平成长起来的伟人,邹平的泉水和米粥养育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这个理论的形成,展示中国共产党理论创造精神的第二次飞跃。同时也展示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形成的思维过程。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其中饱含一个“忧”字,忧国、忧民、忧军、忧党、天下之事无不忧心;充满着一个“思”字,思国、思民、思军、思党,思考之全形成特色。邓小平同志是以“忧”而求“思”,“忧”之切而“思”之深。正因为他“先天下之忧而忧”,“沉于思考”,时刻关注国家命运,人民利益,军队发展,党的建设,才敏锐地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善于继承前人,又敢于突破陈规,创立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次制度创新,这是一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9月18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和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协的领导一起,率15个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来到浦江县下访。省委书记主动走到老百姓中间,倾听群众呼声,了解民生疾苦,忧民之忧,解民之难,充分体现了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  相似文献   

18.
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就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就是要问民之忧、解民之难、纾民之困,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民有所呼,政有所应。"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把"人民"一词贯穿始终,彰显了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当前,对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要求,我区法治社会建设任务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9.
正文学的生成和发展,离不开区域范围内的地理环境与传统人文精神的培育。荆楚文学也概莫能外。《礼记》云:"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刘勰说:"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屈平所以能洞鉴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刘师培说:"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间,多尚虚无。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荆楚文学生成于先秦时代的  相似文献   

20.
古人说:“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说对了事情的一半,实际上,还应有“仕而优则学”。学优则仕,自古至今,不乏其人,仕优则学,当今之世,则虑无数人。唐之享先生的《求实集》(上下册)就是仕优则学的产物,她体现了先生的仕者气概,学者风范。作为仕者,上忧社稷,下忧黎民,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也,作为学者,为天地立心,为圣人立言,此其使命也。故知先生者,在《求实集》,罪先生者,亦在《求实集》。然知罪之间,并无绝对之隔,不知不能罪,欲罪必先知。知就是罪,罪就是知,人生如梦,何必斤斤于是知还是罪苟问心无愧,于国于民有益,知罪于我何有哉《求实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