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佚名 《法制与经济》2010,(11):52-52
自古以来古玩市场都是鱼目混珠的多,古玩市场所卖之物并非全是古玩,要想买到真品,关键是要看买者的眼力。古玩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即使是行家、专家也难免有走眼的时候。在古玩市场上,形形色色的误假为真和误真为假的事例不计其数,层出不穷。记者走访了文物店、拍卖行以及资深藏家,帮助收藏爱好者们尽量多淘宝。  相似文献   

2.
吴万军 《政法论丛》2012,(5):123-129
古玩交易方兴未艾,纠纷颇多,其行规与法律规定多有不合之处。古玩交易的主体、标的、目的与普通交易相比均具特殊性,具有专业性、非消费性、投机性的特点。有鉴于此,应将古玩交易的具体、特殊情形适用于抽象的法律,在意思表示错误中应考虑到交易主体的过失,有选择的适用欺诈规则,以此达到行规与法律的协调,实现公平,为古玩交易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元喊 《检察风云》2011,(1):92-93
逛“鬼市”是说,星期六早上去古玩地摊“淘宝”。搞收藏时间长了,一般都知道,每周六早上古玩市场摆有地摊,是设临时摊位的那种。上海是在方浜中路藏宝楼的周围,凌晨两三点钟就散在马路上。  相似文献   

4.
廖敏 《法制与经济》2010,(11):50-51
古玩艺术品本身真伪难定且没有统一的参照标准。于是“李鬼”盛行市场,这让普通藏友防不胜防。对于普通藏友来说,在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如何识破陷阱、防止上当?记者为此采访多住经验老道的资深藏家,看看他们在古玩艺术品的挑选、验货、交割等环节中有什么可借鉴的心得。  相似文献   

5.
吕红楼 《检察风云》2014,(13):92-93
有幸作为鉴定讲学专家应邀出席“金华婺州民俗文化博物馆”开馆.在休息之余和几位老师一起走访了当地的古玩市场.说是古玩市场,其实就是一些地摊的集市,集市不大,但文玩古董,书画、瓷器、玉器、翡翠、竹木牙雕、青铜器一应俱全。  相似文献   

6.
元號  曹参 《检察风云》2010,(2):78-79
古玩地摊是我和我的几个朋友休息日经常的去处。上海的古玩地摊设在老城隍庙附近方浜中路457号的藏宝楼四楼,场地不大,约有250个固定摊位,一个摊位一年租金5040元。星期六、日两天开市,其它时间不交易的。长期以来,上海是不允许在露天场所设摊的,但违章设摊—直都有。  相似文献   

7.
声金增  王芳 《检察风云》2014,(12):46-47
俗话说,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时下.古玩收藏与交易已成为继股票和房地产后,最为热门和时髦的投资方式之一。越来越多的民间收藏爱好者,将其作为闲暇时的一种“雅嗜”大加追捧。殊不知,在诡谲而神秘的古玩行当中,时时上演着鱼目混珠的欺诈诡计。特别是一些“眼力”不高却出手阔绰的新入门玩家。很容易成为骗子攻击的目标。在山东淄博,精明的广东籍商人李应平,就是这样一步步陷进了骗子精心编制的“连环套”中。  相似文献   

8.
魏荩津 《检察风云》2013,(22):86-87
“捡漏”,就是以很便宜的价钱买到很值钱的古玩,而且卖家往往是不知情的。捡漏,是一句古玩界的行话,形象地体现在“捡”上,因为古玩界普遍认为捡漏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行为。故而,北方的方言,用一个“捡”来寓意它的难得,是极诙谐的表达,也是汉文化中调侃刘艺的形象化体现。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国门打开,赴境外考察贸易、留学、旅游、探亲访友的逐年增多,流散海外的回流文物亦多起来。笔者自退休以后,每年都会趁去英国探亲的机会到大英博物馆参观。到了周末假期,再前去各拍卖行、古董店、古玩市场看看。了解中国古玩的市场行情,领略中国文物的光彩。通过五六年的观察了解,伦敦艺术品的交易市场,以笔者个人所见大致可分为三类,供读者参考。 拍卖公司  相似文献   

10.
收藏瓷器我是一见钟情。初涉古玩市场,清代瓷器十分多样,且瓷壶彩绘题材也相当广泛,我便格外有兴趣。加之千瓷百态的瓷之形,既生动,又实用。于是,我收的第一把瓷壶是清代的。多年下来,现已有一批清代多个时期的瓷壶。心得颇深,感悟尤多,在此与《鉴赏家》栏目的读者朋友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1.
李郁 《政府法制》2008,(15):44-46
有人说中国现在是全民收藏热,文物古玩收藏成了仅次于炒股的又一大“群众运动”。这话或许不假。在这“运动”中自然会有大起大落,也有小打小闹;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有喜庆,也会有懊恼.总之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其中.但又是“阁外”人所不能体会的。前些年有句流行语叫“玩儿的就是心跳”,这也许能反映文玩收藏的真谛。  相似文献   

12.
正鱼龙混杂的古玩市场上,玩家大多靠"捡漏"发财。在北京古玩市场上,有一位另类玩家,他发财靠的不是"捡漏"古玩,而是物色自己的"猎物"——对古玩市场涉足不深的有钱人。他靠此玩法快速致了富,玩到最后把自己玩进了监狱,留下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奇案故事。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冬,一个偶然机会,我在上海老街古玩市场早市,从外地来沪客商手中选出四件较完整的铜璜.……  相似文献   

14.
1993年寒冬,我在福佑路古玩市场觅到一面古铜镜.镜圆形,无钮,素宽缘,缘中部内凹,两边上卷.  相似文献   

15.
失窃的邮票     
《江淮法治》2010,(18):34-35
某地住着3个兄弟,这3个兄弟都有收藏东西的爱好。老大喜欢收藏书籍,老二喜欢收藏邮票,老三喜欢收藏古玩。他们3个有一个大玻璃柜,大家都把珍品放在柜中互相欣赏。这个柜子的钥匙放在一个很精致的小钱箱中。有一天,老二带了一个老同学回家,准备让他欣赏自己最新收藏的一张稀有的邮票。  相似文献   

16.
沈嘉禄 《检察风云》2013,(20):92-94
上海的古玩界有位收藏鉴定家,名日沈胜利,精通瓷器与玉器,这得益于他的两位师傅,一位指教他鉴定瓷器,一位教他签定玉器。沈老阅历丰富,博取众长,机缘的巧合,对仿制古玩有了研究,促使他精于鉴定,这无疑给真真假假的收藏市场带来了一缕正气,也成了一位当代救国宝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17.
商机 会展     
《法人》2006,(11):77-77
中国培训市场商机巨大,高尔夫相关产业可淘金,内地机场与香港机场合作有前景,老年人手机市场蕴含商机,古玩业投资潜力大。  相似文献   

18.
洗垢显风采     
古玩收藏的"藏"很重要,"藏"不仅仅是为了妥善保管物品,做好了,还能够提升藏品的观赏价值.下面,我向读者介绍一下我"藏"瓷的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钱军  吴广华 《法庭内外》2013,(12):19-20
不少快递公司给客户的格式合同中都规定,不论何种邮寄服务,客户小加钱保价的,出现毁损时,最多只赔偿邮资费的几倍。然而,此行规却因一起官司受到挑战。江苏省海安县法院审结一起古玩快递引发的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在否定所谓行规的同时,判决被告苏州某快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快递公司)赔偿原告毛某2660元。  相似文献   

20.
一般第一个双休日的上午,我照例要去古玩市场转转,那天上午9时,设在藏宅楼窜内的古董地摊鳞次栉比,上面的古董在透过窗棂射进来的阳光下闪着迷人的光彩,淘宝者在迷离的阳光下和人声喧哗中选择着自己的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