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间断—均衡理论是由弗兰克·鲍姆加特纳和布赖恩·琼斯于1990年代提出,他们试图从议程设定理论出发,结合政策图景和政策场所的互动,同时解释政策过程中稳定和变迁问题。与其他政策过程理论相比,间断—均衡理论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在保持内核不变的同时,一直在演进和发展过程之中。这也使得间断—均衡理论的概念性框架没有达成共识,不利于合作研究和持续理论发展。本文试图对间断—均衡理论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提出一个整合的框架结构图。通过将认知、过程和制度进行有机结合,我们认为作为一个整合的间断—均衡理论,可以从行为模型、政治制度和政策图景、随机过程、正反馈和负反馈机制、核心命题、研究方法等六个方面进行阐述。间断—均衡理论的整合框架的提出,有利于该研究的传播、检验、交流、对话、发展和中国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环保政策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制度设计,落实到实践中却难以发挥其"牵引"作用,环保态势依然严峻。基于此,本文运用间断均衡理论,采用文本分析法,来探寻环保政策变迁轨迹、变迁规律与发展趋向。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辽宁省环保政策变迁历经初始萌芽(政策均衡期)—稳步推进(政策均衡期)—全面发力(政策间断期)三个阶段,呈现出"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的未来趋势,体现了长期稳定与偶然突变的间断均衡规律,为下一步环保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镜鉴,对促进我国环保治理能力与民生幸福指数的提升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倡议联盟分析框架、多源流以及间断—均衡理论作为主流的政策过程分析路径,从不同的视角对政策变迁的过程进行了解释,以焦点事件、观念变迁以及政策目标的调整为元素的关键点解释了政策变迁的动因;政策企业家的概念则进一步解释了政策变迁过程中的行为。三重路径对政策变迁过程的解释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政策变迁,但基于西方社会的制度背景,政策变迁的过程难以摆脱制度情境的影响,需要对三重路径分析中国问题的适用性做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4.
间断—均衡理论是继渐进主义之后分析政策过程的一个重要理论。基于该理论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养老保障政策的演进,发现农村养老保障政策存在三次间断期和四次均衡期;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一元决策体系还是当前的多元决策体系都存在政策的间断与均衡;历次养老保障政策间断中党中央和国务院是主要推动力,注意力分配和政策图景在政策变迁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政策的均衡期尤其在改革开放后,政策处于部门的垄断状态,以维持其平稳发展。间断与均衡是农村养老保障政策演变的突出特点,政策变迁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政党推动,但是,间断—均衡理论也存在与中国国情不相适应的地方,所以该理论的运用需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不能生搬硬套。  相似文献   

5.
政策变迁并非只是渐进的过程,重大的政策转变和政策中断也时常发生。以逻辑经验主义为基础的渐进主义模型只强调政策的渐进性变迁,而忽略政策的间断性变迁。建立在库恩科学范式基础上的政策研究不仅关注政策的渐进性变迁,而且也关注政策的间断性变迁。"间断-平衡模型"建立在有限理性决策和制度结构基础上,认为政府政策制定具有稳定性和间断性的特点。该模型有效解释了长期政策稳定过程中伴有偶尔急剧变迁的现象,为长期政策变迁提供了新的解释框架。本文介绍了"间断-平衡模型"的缘起、理论基础、核心观点、解释过程等几个方面,最后对模型进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建立的间断平衡框架因融合了渐进与变革两种政策变迁状态而被认为是对渐进主义理论的重大超越。该框架认为,注意力状态及其信息处理模式是政策选择和变化的基础,而政策变迁状态取决于问题界定与制度结构之间的互动。在政策变迁过程中,子系统政治的负反馈作用使得政策处于垄断状态,宏观政治的正反馈作用促使政策垄断崩溃。政策变迁存在长期渐进均衡和短期重大间断两种政策变迁状态。但在我国缺乏子系统政治与宏观政治这一制度基础的特定的政策环境中,利用政策议定场所的变化来界定间断与平衡存在很大不适用性。因此,借鉴霍尔的"政策范式"概念,本文认为政策变迁状态取决于政策总体性目标:政策总体性目标变化反映政策间断式变迁,政策工具及其水平设置变化反应政策均衡性变迁。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基于中国背景对间断平衡框架作出一定的修正和本土化说明。  相似文献   

7.
选调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我国选调生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与选调生政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联。多年来,选调生政策不断发展演变,其变迁历程经历了酝酿萌芽、适应探索、规范发展、全面建设四个时期。从渐进决策理论视角出发,选调生政策变迁的主要逻辑包括四个方面:基于既有经验的政策渐进调适、由量变到质变的政策目标导向、中央与地方协同推进政策动态均衡、决策主体非理性因素影响政策变迁效果。基于渐进决策理论展望未来,我国选调生政策亟须进一步推进多方共治,强化政策协同性与连续性;加强政策评估,提高政策执行力;完善选调生综合配套制度建设,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我国地方治理创新具有工具性与价值性双重意义。对十八大以来地方治理的解读需要在"多重逻辑下的制度变迁"分析框架下进行。基于"价值—过程—特性"的三维分析框架,对十八大以来的地方治理创新进行宏观审视与系统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地方治理创新实现了从"生产力政治"到"民生政治"的价值重构,实现了从"政策模仿"到"制度创新"的过程转换,实现了从"制度锁定"到"体制跃迁"的特性建构。未来的地方治理创新会继续沿着民主化、法治化与科学化轨迹前进。  相似文献   

9.
政策过程中的知识是政策科学探究的重点,政府注意力分配在长时间的稳定和剧烈变动之间交替,从而形成政策变迁过程是间断—均衡理论(PET)框架的关注议题。本文选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植树造林政策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案例,揭示中国国家治理过程中的政策变迁特性。在正/负反馈作用机制中,植树造林政策共经历了两个间断期和三个平衡期,不同历史时期林业政策的变迁保持了原有的政策惯性与制度黏性,政策间断与政策平衡并不遵循交替演变的路径;政治权威、焦点事件、关键个人、国家的宏观战略布局和执政党发展理念等因素通过改变政策场域和政策形象影响植树造林政策的稳定与变迁。在不成比例信息处理模型中,以内蒙古为个案,研究发现:在中央政府宏观政策规制下,地方政府注意力的投放力度与持续时间以及制度转型塑造了不同的政策样态,呈现出注意力转移—短期聚焦—断续—长期锁定四个阶段。基于全球普遍性知识语境和本土特殊性经验场景,PET框架的中国应用首先必须保证精准,而后才是比较、优化与创新,才能防范和避免西方理论被误用与滥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摩擦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正面临着全方位的国际经济摩擦。本文拟在对国际经济摩擦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分析国际经济摩擦形成的理论原因,从中国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两方面讨论国际经济摩擦形成的现实原因,并就中国如何应对不同形式的国际经济摩擦从国家、行业、企业三个层面给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由于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环境治理问题一直未得到我国政府足够的重视,环保支出长期不足,导致环境污染持续恶化。面对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压力,国家治理理应作出积极的回应,但是,环保支出不仅没有得到逐年的稳步增长,而是处于剧烈的波动状态,甚至经历了大幅度的削减。为什么环保支出会出现这样的变化?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本研究以支出变化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2000—2010年30个省的环保支出变化,发现其属于间断均衡模式。然后在间断均衡决策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决策者注意力-体制摩擦"的解释框架和两条研究假设,用我国环保面板数据对其进行了检验,发现预算决策由于受到决策者注意力和体制摩擦的共同影响,环保支出呈现出间断均衡的特点。当决策者注意力偏离环保事务和体制摩擦非常大的时候,环保支出很难得到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12.
城市邻避抗争作为当前集体行动的典型形态,往往会导致地方政府改变其原初的决策,这是一种"冲击—回应"模式下的"决策型回应"行为。从政策变迁过程来看,"决策型回应"的产生是抗议行为作为一种最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经由政策网络的作用而推动政策的非常规变迁、实现政府运行的间断均衡。从邻避设施建设的过程及其影响来看,公共政策遵循技术官僚治理的路径,项目决策过度依赖技术专家的作用,使得政府决策陷入了技术共和国困境,最终成为俘获性公共政策,引发了邻避运动。从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来看,消解邻避抗争,需兼顾社会治理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并积极构建协商型地方治理模式、搭建开放有序的共识型公共决策体制。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在公共语境领域发生了从阶级到阶层的话语转换,这种转换可以从社会分层理论的两个重要理论源头--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和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各自所蕴涵的语境逻辑和当代中国整体性社会诉求中得到解释.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是一种关涉政治革命的宏观历史理论,与试图保持价值中立的关涉合法性论证的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具有极为相殊的语境逻辑.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对革命时代阶级斗争理论的"路径依赖"以及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的语境误读,导致阶级和阶级斗争话语泛化.改革开放后公共话语发生的从阶级到阶层的转换是对中国社会整体性诉求的恰当回应,但这种转换并不表明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应当退出公共语境.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提出的"三严三实"的要求,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三严三实"包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具有鲜明的行为取向。"三严三实"重要论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它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体现了党对执政党建设的高度理论自觉,揭示了党加强自身建设的胸襟与视野和现实紧迫性,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应该按照怎样的历史逻辑奋然前行。  相似文献   

15.
自然权利理论作为洛克政治法律思想的逻辑推演起点在洛克的政治大厦中占据重要位置。通过厘清"自然状态—自然权利—法律权利—法治"这样一条脉络,可以清晰而逻辑地回答洛克自然权利理论对于当代中国法治实践的理论关怀。同时,洛克的财产权理论是洛克自然权利的第一要素。从自然状态到自然权利表征了人类社会权利理念的勃兴,而从自然权利尤其是财产权到法律权利的进化则为法治秩序弥散机制的生成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现代法治理论诠释洛克的自然权利概念并厘清洛克的自然权利言说,能够为国家法治治理开辟一条更坚实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全球治理的理论研究以宏观视角为主、微观研究较少。从微观视角来看,全球治理的主要行为体的观念决定着议题设定的演化方向,治理主体的行为则通过制度设计影响着治理的路径平衡。把这四类因素作为全球治理的核心变量,对于思考彼此间的内在逻辑和进一步思考国内层面的因变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全球治理的理论研究以宏观视角为主、微观研究较少。从微观视角来看,全球治理的主要行为体的观念决定着议题设定的演化方向,治理主体的行为则通过制度设计影响着治理的路径平衡。把这四类因素作为全球治理的核心变量,对于思考彼此间的内在逻辑和进一步思考国内层面的因变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内地)城市摊贩监管行动缘何稳定于"模糊性治理"?在理论层面,这个研究问题关乎政策行动或政府行为模式选择的机会、内容与新的选择机会三个紧密相关的问题。依据"新多源流模型",政策行动选择受到"议题流"、"行动流"和"规则流"等三种政策溪流(即"变量集装箱")的"流向"、"流量"和"水质"等变数的塑造和制约。政策溪流之间的离散或汇聚乃是一连串因果机制相互作用(即"机制串联")的结果。当政策溪流汇流之时,政策行动选择(或变迁)的机会之窗开启。特定政策行动或政府行为模式的选定及其稳定,需从政策语境、政策溪流、政策行动的属性(譬如模糊性治理的功能或政策效应)、决策者的意向性以及相关机制串联过程的交互作用中进行解释。换言之,为了深刻解释这种独特的政策选择现象与政策稳定现象,有必要综合运用机制性解释与功能性解释。前者着力于变量和因果机制的角度;后者则着力于政策行动或政府行为模式(即"模糊性治理")所具功能的角度。考虑到行文,本项研究重点进行机制性解释。  相似文献   

19.
政府行为规范化与公共政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政府行为规范化的内涵应从宏观、微观两个层次和空间、时间两个维度综合考虑。空间维度的行为规范化主要体现为政策与使命的一致性 ,政策与法律的一致性 ,政策之间内在逻辑的一致性 ,政策跨区域的一致性。从时间维度看 ,行为规范化则主要表现为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20.
理论建构遵循着一定的逻辑,其一是"从问题到理论"的经验理论逻辑,其二是"从价值到理论"的价值理论逻辑。而洛克政府理论的建构遵从的是后者。在《政府论》中,从自然状态到政府建立再到政府解体,这其中无不蕴含着洛克对自由价值的追求与关怀,洛克的政府理论以自由为起点,并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他的学说核心就是保护个人自由。因此,洛克政府理论的建构逻辑是价值理论的逻辑。与经验理论相比,价值理论有其合理性,当然也有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