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淑萍  王茜 《河北法学》2002,20(2):116-119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层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高度集权的宪政秩序和权力结构特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不相融 ,因此 ,重新界定行政权范围 ,设计出能够保障行政权规范有效运行的权力结构 ,优化宪政秩序是当前政府机构改革的实质所在。行政权的正确定位需要来自立法权、司法权、公民权以及其他社会权利的支持与配合 ,所以应把政府机构改革纳入整个权力结构调整的大系统之中。在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的过程中要从宪政角度出发 ,加强三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迫切要求政府进行机构改革。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掀开了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序幕。时至今日,中央政府机构改革已初战告捷,如何稳步地推进地方机构改革,避免再次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是当前社会各界所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拟就此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难点分析 此前,我国先后进行过六次大的机构改革,特别是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实质上只是机构规模和人员数量的增减,均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政治体制中存在的诸如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以及干部人事制度中所…  相似文献   

3.
邱惠 《法制与社会》2011,(24):141-142
建国以来,我国的政府机构相继经历了七次比较大的改革,但始终走不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循环怪圈。在简单回顾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历程的基础上,以“帕金森定律”为视角论述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大规模的行政机构改革已经进行了多次。回顾改革历程,往往是"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机构改革陷入了无效的怪圈。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阻碍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政府职能转变较慢、行政体制与经济体制不协调、法制不健全为其主要原因。行政机构天然的膨胀性导致改革必将影响部分机构及公务员的利益,人员的分流也是改革的难题之一。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全球化要求有效的机构改革势在必行,这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我们进行过多次政府机构改革,但始终未能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缺乏法制化的强制性约束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1998年开始的机构改革要跳出怪圈,要走出一条新路,就必须使政府机构改革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论行政权限结构与国家所有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体重合是我国行政权与国家所有权关系现状的最显著特征,两权都集中于政府一体行使,一体结合的行政权与国家所有权,使得国家所有权的运转往往借助行政权力结构运行系统,引发出多重对抗关系,为权力进入市场,权力对抗竞争提供了媒介与载体。产权改革不应寻求和强化这种一体化的模式,而应当探索行政权与国家所有权分离的道路。行政权与国家所有权的分离应当采取主体分离的方式,通过国家所有权主体形态的重新塑造实现行政权与所有权从权能结构到组织形式、法律资格的完全分离。主体分离后的行政权与国家所有权也需从作用原则、作用特征、作用理论等方面进行合理构建,以适应产权改革和建立科学的宏观经济调控法律体系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政府机构改革的行政法治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在建国后的50年中,政府机构的整编、精简和改革虽有多次,但始终没有走出“精简与膨胀”这一往复循环的怪圈。导致这种循环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没有将机构改革纳入到法治的轨道上来。早在1982年,邓小平同志就精辟地指出过:“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要保证这场革命获得成功,我们就必须认真吸取历次机构改革的经验教训,强化制度建设,学会用法律的手段约束政府机构的无序设立。职权的交叉重叠和人员的任意膨胀,使“精简与膨胀”的循环现象不再重复。本文中,笔者拟就政府机构改革的行政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历的数次机构改革始终在“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中徘徊。作者在总结“怪圈”形成的原因和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本身具有不可逆转性;改革实践由于各种利益严重冲突、各类矛盾相互交织而具有了艰巨性;改革的过程由于缺乏法制规范而具有了随意性和不彻底性。据此,作者得出结论,走出政府机构改革的“怪圈”,必须依靠法制的强制力和规范的程序,将政治体制改革纳入到法制的轨道上来,实行依法改革。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曾进行了三次机构改革,但收效甚微,始终没有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循环怪圈,这虽然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改革的不配套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因此,新一轮行政机构改革,必须站在整体高度,搞好各项配套改革,从而使这次机构改革走向成功.与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精兵简政的关键.在行政管理体制中,行政职能是机构  相似文献   

10.
"三权分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确立政权组织形式的指导原则之一,对于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本文介绍了"三权分立"理论的历史沿革,由孟德斯鸠的观点引出对于司法权与行政权各自特点及相互联系的分析,明确"三权分立"理论中两者的关系,并且针对我国司法体制的特点进一步阐明了"三权分立"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1941年我党在解放区实行精兵简政起,到1998年以国务院机构改革为先导的新一轮机构改革之间,我国已经进行过了数次机构改革。1954年、1954年、1982年、1988年、1992年的这几次机构改革,虽然不同程度地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都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行政机关机构庞杂,人员众多,行政效率低的状况,而且一次又一次地陷入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恶性循环。以往的几次机构改革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缺少法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行政组织法严重滞后、不…  相似文献   

12.
诚信: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使的基本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现代行政必不可少且最容易膨胀失控滑向自由无度,因而也是最需要防范又最难以控制的一种权能力量。本文从诚信的道德和法律要义、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权的来源和特性以及廉洁诚信政府建设之角度,阐述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使的诚信要求。  相似文献   

13.
行政机关编制法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我国行政机关编制管理的现状与问题精兵简政,是一个已经提了50多年的话题,从1941年提出,建国以后,几乎是几年一次。虽然有几次精兵简政曾取得很好成绩,但不久又再度膨胀。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总的趋势是机构日益增加,人数越来越多,成为我国国家管理和社会生活方面的顽症。近十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机构改革的任务更显迫切,几次改革也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取得了成效,但邓小平同志1980年时指出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状况,时至今日,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4.
李晓春 《行政与法》2007,(11):68-69
权力的品格缺陷与目的性悖离,决定了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行政权极易"膨胀"的个性化特征,决定了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与制约;我国行政权的设定和运行的特殊性,决定了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与制约是依法行政的核心、重点、难点甚至是终点。只有建立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才能避免行政权的滥用。  相似文献   

15.
国家调节权:第四种权力形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云良 《现代法学》2007,29(6):15-22
中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下一轮改革的关键是改政府。长期以来,我们的改革一直致力于"政企分开",即国家行政管理权与国家所有权分开,却将国家调节权长期混同在行政权之中。国家调节权与行政权有明显的区别,是一种独立于传统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外的第四种权力形态。实现"十一五规划"政府职责的科学化目标,将改革深入下去,必须进一步分权,将国家调节权从行政权中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16.
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明确指出:“反腐败正在逐步从侧重遏制,走上标本兼治、加大治本力度的轨道,平稳、健康地向纵深发展。”“加大治本力度”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改革现行的行政体制、行政机制和行政管理。第一、要精简政府机构,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从行政体制上解决问题公共行政管理是有成本的,这一成本与行政人员的数量、公共权力设置的数量成正比。当前,我们要在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拆“庙”送“神”的基础上,切实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大力精简行政审批项目。就目前而言,政府…  相似文献   

17.
《北方法学》2022,(4):115-124
整体政府改革下出现的新型行政权主体与行政职权再配置活动难以符合职权法定原则所提出的权力行使主体法定和权力行使范围法定两大子原则的要求,职权法定原则与整体政府改革直接发生冲突。冲突的成因是宪法意义的行政主体与行政法意义的行政主体适用情境错置所造成的职权法定原则变异。四层次行政主体说将权力行使主体法定原则的适用范围限制在政府层面,通过完善行政组织权理论,将权力行使范围法定原则转化为行政授权合法说,职权法定原则得以更新,整体政府改革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从理论上可以得到化解。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侦查权的性质——驳“行政权本质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阶段,在法制逐步完善与公众法律意识不断强化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原有的侦查程序体制已显出诸多弊病与不足,保障人权与提高效率成为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研讨的共同主题,我国侦查程序的各个方面,都将面临重大的改革与调整。其中首先需要明确并统一认识的问题就是侦查权自身的性质,即侦查权究竟是属于行政权还是司法权。在这一点上,有学者从西方英美法系法学与权力理论中的行政、司法权的特点出发,主张我国的侦查权属于行政权,这种过于简单的归类不仅会造成理论体系上的混乱,而且其在改革中的实际应用更可能导致我国侦查体制乃至整个刑事诉讼改革步伐的倒退。辩明侦查权的性质,是合理规划整个侦查体制改革的起点。  相似文献   

19.
政府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进行了多次的政府体制改革 ,但是却陷入了一个“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究其原因 ,改革当中缺乏完善的法制保障为其重要的原因。笔者认为 ,要使政府体制改革得以顺利进行 ,就必须运用法律规范政府的职能、调整改革的运行以及健全相应的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机构同步改革势之必然,然而国家机构的原有运行机制和滞后的体制,如政企不分、党政不分,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效率低下等行政方面的问题,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工作作风方面的问题,以权谋私,滥用权力,腐败现象等权力运用方面的问题,导致每次国家机构改革都进入“精减——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循环怪圈,而且无法钻出机构精减这个锁链。那么,本次机构改革,要摆脱怪圈,就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