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是走私类罪中与人们日常生活关联性最大,也是最受人们关注的一种犯罪。海外代购行为是否会引发刑法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为此应完善相关法律概定,改类型化立法为示例法立法,明确定罪量刑标准,对税率计算方式进行调整,加大对单位走私中具体负责人员的处罚力度,通过立法规范海外代购活动。  相似文献   

2.
海外代购行为涉嫌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刑事犯罪,应准确把握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犯罪对象、定罪标准、量刑尺度等问题,厘清罪与非罪的界限,并完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3.
只要国家实施对外贸易管理,只要存在国内外市场差价,就必然会有走私现象的发生。关税水平越高,走私的规模就会越大。我国当前走私犯罪形势严峻,具体表现在犯罪质、量齐升。当前,走私犯罪的特点表现为,发案地相对集中;走私犯罪逐步向集团化、组织化方向发展;走私毒品犯罪居高不下,走私武器弹药犯罪大幅上升;资源性产品走私犯罪发展趋势值得警惕。走私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犯罪的数量、规模和能量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呈波浪式上升趋势;单位走私犯罪案件会进一步增多;犯罪隐蔽性程度进一步提高;走私对象多样化。为此,要不断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为打击走私犯罪提供锐利法律武器,始终保持对走私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把走私犯罪对我国经济的损害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4.
理论与司法实践对代购毒品行为的定性存在三点错误倾向:行为考察的片面性、罪名认定的主观性、罪名要素的混淆性。代购毒品行为由两部分行为组成,一是购买并转交毒品的行为,二是购买后的运送毒品行为,应分别、综合对上述两个层次的行为进行定性。贩卖毒品罪的危害在于组成、拓展了毒品的流通渠道,托购人主导的代购与贩卖毒品不具有相当性,代购者主导的代购与贩卖毒品具有相当性。贩卖毒品罪的成立不以牟利目的,而以有偿性为要件,对于代购毒品行为应以有偿目的进行定性。司法解释在事实上对运输毒品罪的主体进行了区分,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放宽处理,一是数量方面,二是时空方面。运输毒品行为的危害性在于对毒品流通的促进作用,运输毒品与动态持有毒品有区别。代购者实现了毒品在毒贩与吸毒者之间的转移、流通,因此与毒品运输行为具有等价性。非主导型代购者应以运输毒品罪定罪处罚;对无偿的主导型代购者定运输毒品罪,不重复评价持有行为;对有偿的主导型代购者定贩卖、运输毒品罪,不实行并罚。  相似文献   

5.
为弥补《全国法院毒品犯罪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2015)对代购毒品含义的认定模糊及出罪功能宽泛而导致的打击漏洞,浙江省级公检法机关联合出具会议纪要对代购毒品的含义及出罪功能予以限制,但此举却落入了毒品犯罪打击面过大的窠臼。问题的根源为:牟利是否为贩卖毒品罪的构成要件,以及牟利的含义如何把握。将贩卖毒品行为解释为以牟利为目的,实施毒品与货币交换,或为了实施上述行为而购买毒品,同时将牟利限制为牟取金钱、财物等物质性利益,据此,代购"扣心"、以蹭吸为目的而代购毒品的行为均应定性为贩卖毒品罪,对未牟利的代购少量毒品行为作无罪处理,同时将未牟利的证明责任置于代购人承担。  相似文献   

6.
倒卖车票、船票罪中倒卖行为的实质是具有投机性。火车票实名制度的出台有效限制了传统倒卖行为中对火车票的囤积,实名制下有偿代购火车票的行为不具有投机性,其本质应属于一般违法经营活动。从罪刑法定原则出发。其行为表现与侵害的法益不同于传统倒卖行为,不应认定为倒卖车票、船票罪;在利益衡量的角度,有偿代购火车票的行为也不宜认定为犯罪行为。为秩序与便利的平衡,应当对有偿代购行为进行合理规制。  相似文献   

7.
刑法和司法解释缺乏对代购毒品行为的明确规定,代购毒品的基本行为类型没有纳入刑法规制,导致当前从严打击毒品犯罪的刑事政策不够全面。为了遏制毒品问题的发展,有效地控制毒品形势,控制滥用毒品人群的增涨,减小毒品市场的需求量,减少毒品犯罪的发生,应当全面地执行毒品犯罪从严的刑事政策,在《刑法》第355条下增设非法交付毒品罪,从严从细地对毒品流通环节进行管控。  相似文献   

8.
倒卖车票、船票罪中倒卖行为的实质是具有投机性。火车票实名制度的出台有效限制了传统倒卖行为中对火车票的囤积,实名制下有偿代购火车票的行为不具有投机性,其本质应属于一般违法经营活动。从罪刑法定原则出发,其行为表现与侵害的法益不同于传统倒卖行为,不应认定为倒卖车票、船票罪;从利益衡量的角度来看,有偿代购火车票的行为也不宜认定为犯罪行为。为秩序与便利的平衡,应当对有偿代购行为进行合理规制。  相似文献   

9.
2012年3月26日,海关总署出台了关于个人进境物品的《海关总署2012年第15号公告》并同时正式实施,其中涉及了不少物品的完税价格和税率的调整.随后的3月28日,海关总署又发布了《对于海关第15号公告等政策的说明》:根据《万国邮联公约》规定,进境邮递物品是指外国(地区)邮政企业使用万国邮政联盟规定单式并交由中国邮政在我大陆地区投递的物品.这是继2010年7月2日《海关总署公告2010年第43号(关于调整进出境个人邮递物品管理措施相关事宜)》以来,海关总署又一次实质上针对海外代购出台的规范性文件.然而海关部门的这些规范性文件并未也并不能从根本上抑制海外代购.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国内外的不法分子趁我们对外开放之机,疯狂地进行走私犯罪活动,其中,海上走私是一条重要的渠道。广东海上走私活动前两年比较猖獗,最近虽有所减少,但并没有停息。海上走私损害了正当的对外贸易,扰乱了海、边防的正常秩序,破坏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探讨海上走私的特点,寻找其原因,研究应采取的对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广东面临南海,海岸线长,与香港、澳门、台湾的海域相连,历史上就与海外交往密切。实行对外开放以来,与海外经济科技联系频繁,来往港、澳的船只日益增多,海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法对于走私犯罪的立罪模式采“截短型”结构,以形式的法律属性作为行为立罪的原则,由此使得走私犯罪在大多数情况下成为“必然的”数罪类型。囿于司法适用中对这一立罪原则的认识不足,导致走私行为与后续销售行为在罪数处置判断上混乱。我国刑法未采用大陆法系国家对部分罪数类型与处断原则法定化的方式,而仅在分则中对同种罪数类型设定出不同的处断原则,现实地造成了理论与立法关系的错位。“先私后售”行为的罪数判断,必须建构明确的理论解决方案,区分确定性目的走私与非确定性目的走私,将罪数理论基本原理引入走私行为的分析之中,确定行为本质的差异,明确罪数判定一般原则,通过立法完善之路径,将走私犯罪罪数认定原则法定化。  相似文献   

12.
李伟 《工会论坛》2007,13(1):119-120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与国外的反倾销纠纷也随之而来。目前我国的反倾销法律在实体和程序上都层次不高,难以与国际接轨。为维护国家对外贸易的利益,完善反倾销立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毒品给人类社会制造了巨大的危害,容易诱发各类严重的犯罪。本文从代购毒品与居间介绍毒品买卖的区别出发,从两个大的方面重点对托购人、代购人持有毒品的状态、性质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论证,并对托购人、代购人各自罪名的确认等问题提出积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走私废物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新增设的一个罪名,其犯罪对象和法定刑有一定的变化.司法实践中走私废物罪罪与非罪的界限应从走私行为、对象、情节来把握;从犯罪构成来区分本罪与其他罪的界限;正确处理本罪的预备犯罪的形态与其他犯罪的既遂犯的竞合问题以及本罪的共同犯罪形态等,从而把握罪刑标准,做到正确量刑.  相似文献   

15.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既遂和未遂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第 347条规定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是指违反国家毒品管理法律、法规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行为。从这四种行为的外观形式看 ,它们在时间上都有一定的延续过程 ,存在有很多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阶段。因此 ,这四种行为均须以实行为达到一定程度才构成既遂 ,到底这些行为发展到何种程度才构成既遂 ,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出口产品竞争力趋强 ,海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将我国的出口产品作为反倾销的主要目标。为此 ,认真学习和理解WTO反倾销协议 ,强化规则意识 ,避免贸易纠纷的伤害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宗教信仰在历史上经历过从禁锢到自由,然后发生自由异化,再到相对自由(限制)的变迁过程。鉴于目前我国宗教领域的规范状况,宗教信仰自由的具体限制规定存在合法性问题。纵观世界各国宪法文本,通常以国家法律、公序良俗、公共利益、政治因素等原则性事项确定宗教信仰自由的界限,其正当性来源于保障权利、维护秩序、规范行为的法治理念,并在近代宪政发展历程中为诸多国家所继受。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界限的合理构造,应当消解政治属性,确立法律保留,理顺政教关系,细化公共利益与公序良俗。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走私犯罪活动非常猖獗且屡禁不止。分析走私犯罪的构成特征,目的在于将走私行为与 非走私行为区剐开来,将走私犯罪与一般走私违法行为区别开来,对走私犯罪行为予以刑事制裁,以有效地预防、 减少走私犯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淫秽物品犯罪是指走私、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行为以及组织进行淫秽表演的行为。这类犯罪侵犯了我国社会风尚中的善良性风尚和性道德。尽管不同国家 (地区 )在不同的时期受到宗教、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对某物品是否为淫秽物品的认识存在着差异 ,但淫秽物品最终还是进入人们道德评价、法律评价的视野。  相似文献   

20.
走私犯罪是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一种严重犯罪,当前我国走私犯罪相当严重。司法实践中,单位走私犯罪涉及许多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特别是关于单位走私犯罪与个人走私犯罪的界定、单位走私犯罪主体的定位等都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