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层法治建设是我国法治建设的根基。平台功能弱化、体制机制不健全、人员力量薄弱、规范化程度不够、公共法律服务水平不高是我国基层法治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成都高新区通过大力健全基层法治体系、加强资源整合、建设法治单位、打造精品成果,有效提升了基层法治水平。新时代我国基层法治建设应加强法治平台功能、健全工作机制、整合社会资源、以需求为导向,提高公众参与,深入推进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资源和环境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内资源环境矛盾所使然。“两型社会”的首要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应以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为基础,全面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两型社会”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整合环境文化,完善民主法治,推动环境公正,创新绿色科技,发展环境经济,实现资源环境公平,推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从而在思想、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社会和国际等各个方面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必须重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在民族地区基层的建设。针对当前不少民族地区法治文化建设面临的非法治文化习俗力量还比较强大的特殊难题,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民族地区法治文化建设的领导,并创新推进民族地区法治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今法治建设存在着观念法文化对制度法文化严重滞后。由于深厚的传统法观念的影响和我国法治建设整体推进的不足导致这种滞后主要表现为不同的法律心理对法律规范、法律制度的滞后,法律意识对法律规范、法律制度的滞后及法律思想对法律规范、法律制度的滞后,只有实行观念法文化和制度法文化的整合才能解决。  相似文献   

5.
法治建设在服务和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统战工作与法治建设密切相关,因此,推进法治建设是统战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统战工作应当发挥社会整合、政治参与、民主协商、利益表达、教育引导、协调关系等六大功能,推进法治建设、服务科学发展。当前,统战工作发挥六大功能推进法治建设、服务科学发展的着力点有二,一是发挥好社会整合、民主协商、利益表达功能,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服务科学发展;二是发挥好政治参与、教育引导和协调关系功能,完善法律运行与监督机制,服务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法治信仰体系的建构有利于破除中国法治的现实困境,切实推进法治化进程,它的本质是一种政治文化建设活动。中国法治信仰体系建构以中国丰富的传统法治资源、当代共和时期的政治实践与西方法治理论及实践为文化与思想基础。中国法治信仰体系建构的目标是塑造一套与中国法治建设相适应的政治文化结构,为中国法治建设提供系统的理论基础,并形成一门综合应用学科或新兴专门学科。作为一种政治文化范畴的法治信仰体系的建构可采取对古今中外的法治思想的传承与创新两种基本的发展方式,最终使法治信仰扎根于人心之中。  相似文献   

7.
中国法治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法治文化难以养成,以至于法治模式难以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一困境长久地困扰着国人,阻扰中国法治发展的深化。理性的法治文化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内在核心动力,是推进我国普法宣传教育的内在需求。在寻求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中,越来越重视自身文化建设,寻求打破法治文化建设中面临的困境,乃是今日之中国法治建设的不二主题。  相似文献   

8.
文化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必须贯彻保障公民文化权利原则、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原则、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原则等。尤其要重视通过司法保障把公民文化权利落到实处。全面推进文化法治建设,要体现法治思维,遵循法治方式。同时,要加强战略规划,实现法治建设与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法治文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精神内涵,也是全民守法的内在因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农村的法治文化建设是实现全民守法和治理法治化的关键。受相对落后的经济状况、文化状况、社会环境等的影响,农村法治文化建设面临着领导力不足、主体力量弱、经济基础薄弱、价值支撑缺失、建设实效难以保障等困境。法治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法治文化需要党的领导,领导干部遵纪守法,民众的参与,同时考虑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和历史传统,需要遵循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和民众的实际需求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10.
法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任重道远,欲实现彻底的现代法治文化转型,就必先根除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流弊,充分挖掘法治的本土资源并吸收和借鉴成熟的西方法治文明,构建民主、和谐的法治文化。  相似文献   

11.
当下中国人的生存方式以及与此相关的传统思想文化是制约中国法治建设推进的主要原因。中国法治建设的推进需要转变传统的生存方式,通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与法治精神相一致的生存方式,以及在传统重德的思想文化传统中开出现代法治精神。为此,当代中国法治建设需要学习西方的法哲学思想,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植于传统思想文化建立法哲学。  相似文献   

12.
法治文化的建设传播是普法工作的基本任务,对促进公民法治人格的养成、规范公权力的法治化运行、推进我国法治化的进程等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六五"普法依法治理期间,应更加重视法治文化的建设和繁荣,通过法治文化理论研究、法治理念宣传教育、法治教育载体拓展、法治文化环境建设等可行途径,使人们在法治文化的浸润下将法治精神根植于内心,指导人们合法行为习惯和模式的养成。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古代法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智慧和资源,要注意研究我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汲取营养、择善而用"[1]。如何对待传统法律文化,关系到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传统法律文化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原生力量,为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与本土资源;传统法律文化在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具有再生价值;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要创造性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法律文化,探讨传统法律文化在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中的新生路径。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法治文化具有软实力的重要基础作用,其中包含了制度载体、思想意识和行为模式的基本内涵。法治文化的建设能够为法治建设起到指导和引领作用,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支撑,是建设文明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的重要路径。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只有把法治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继承传统法律文化精髓、改善执法维护司法权威、丰富法治文化建设载体,积极探索法治文化建设的新方式和新途径,才能实现法治建设的新发展和新境界。  相似文献   

15.
<正>文化是法治之源,法治文化是法治制度之源,政党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内在动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支撑。政党法治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对政党法治文化的解读应以政党为分析框架、以政党政治为分析平台、以法治文化为分析视角。政党法治文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有着悠久的法律文化,在举国上下全力推进文化建设的今天,重视对法律文化本土资源的挖掘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然而,关注法律文化的本土化并不是意味着一贯的遵循以往的法治进程传统模式,而是要与具体的语境相参佐。具体说来,就是要与现代化的法治要素相契合。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来讨论中国法律文化本土化所应具备的现代语境内涵,求得二者的良好互动,实现法治文化的传统继承与实时创新尽可能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军垦文化是新疆兵团几代屯垦军民在数十年的艰苦奋斗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类型,对兵团法治建设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在推进兵团法治建设进程中,我们应当发扬军垦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同时克服其消极因素,使军垦文化成为兵团法治建设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省委财经办(省委农办)积极贯彻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及省综治委工作部署,以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健全农村法治建设工作制度和推进农村法治文化建设为重点,以开展各项主题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和农村法治机制建设在全面推进法治农村建设中的基础作用,以法治引领和规范全省"三农"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法治是治理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治国理政方式中居于主导地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工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根本保证是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筑牢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精神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20.
社会变迁要求法律文化变迁,和谐社会应是法治社会,没有法治就不能实现社会和谐。而要建设法治社会不仅要健全法律制度,更重要的是加强法律文化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无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必须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发展的需要,大力推进法律观念转变和法律理论的创新,建立法治主义的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