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等相关法律都有明确的条文规定,概括来说,可分为"四权":立法权(除法律特别规定外,省级以下没有立法权)、选举任免权、决定权和监督权,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大事项决定权包含于决定权之中.下面,笔者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谈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三权"中,最为突出的是监督权.这不仅因为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的过程中,监督权始终贯穿其中,而且监督权的使用及成效直接关系到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威和形象.回顾近几年来人大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十个关系,对于人大及其常委会不断完善监督职能,增强监督实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我国《宪法》、《立法法》并没有明确划分地方人大与其常委会的立法权限等原因,在地方立法实践中地方人大常委会几乎独揽了地方立法权,地方人大的立法权则形同虚设。基于宪法对人大与其常委会的定位、代议民主的原则和地方立法更好地吸纳、表达民意,增强地方立法的民主正当性、权威性,克服地方立法的部门化倾向等的要求,地方人大应积极依法主导地方立法。《立法法》修订时,应明确划分地方人大与其常委会的立法权限分工,以利推进地方人大主导地方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4.
地方立法权是宪法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充分发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好地发挥立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是值得隆重纪念的重要节日。回顾以往实践,随着人大制度理论与实践的逐步发展完善,地方立法作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和人大工作的重要方面,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自1979年地方组织法赋予地方立法权以来,我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立足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从全省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及时将实践证明是成功的经验予以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推动了地方立法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立法体制,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新修改的《立法法》明确将"人大加强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发挥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写入法律条文。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高度重视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立6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体制和程序。  相似文献   

7.
蓝婷婷 《法制与社会》2012,(31):146-147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拥有立法权、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和监督权,它们之间彼此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立法权、监督权、人事任免权的行使又必须以决定权的形式出现,离开决定的形式,各项权力就无法作出和体现。  相似文献   

8.
熊菁华 《行政法学研究》2005,(3):122-124,130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做好涉及临时性许可的政府规章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工作时,首先要正确理解行政许可法的立法原意,“一年”的期限是地方政府就临时性许可提请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启动立法程序的期限;同时还要主动把握立法权限和时机,对临时性许可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再审查”,切实履行人大的立法和监督职责。  相似文献   

9.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监督。但长期以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工作一直存在着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善监督和不会监督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人大的整体形象。如何提高监督质量,树立人大威信?笔者认为,关键要力戒“怕、虚、盲、懒”。  相似文献   

10.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人大的监督权,从根本上说,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权力的体现,其实质就是对政府的行政执法行为和法院、检察院的司法行为的制约和规范,从而保障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的正确行使。近年来,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而在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