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旭波 《新长征》2009,(3):46-47
前郭县紧紧围绕党中央提出的“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总要求,紧密结合实际、精心组织推动,经过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几年来的共同努力,通过打造“暖心工程”、“民心工程”、“强基工程”,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工作水平,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力地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4,(22):18-19
任何时候,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依靠,始终是各级党组织服务的主要对象。基层党组织所处地位决定了其服务人民群众的根本价值取向。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与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密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必须以联系服务群众为核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持续为党的建设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事实证明,在当前社会价值取向多样、社会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必须通过服务这把“钥匙”打开群众“心锁”;必须通过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工作能力和效果,增强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3.
《天津支部生活》2014,(5):12-13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蓟县县委坚持征求意见向基层、解决问题在基层、服务群众入基层,在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了以“联系农村、联系企业、联系困难家庭,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三联三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分期分批组织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到基层蹲点调研,推动各级党员干部进基层、转作风、办实事、受教育,努力做到把基层群众反对“四风”问题的意见征求上来,把解决基层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责任落实下去。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长效机制,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沈阳市苏家屯区委在全区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三联三问三提升,承诺践诺作表率”活动。通过开展结对联户和承诺践诺活动,拓宽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途径,畅通基层百姓表达意愿渠道,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力助推了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奋斗》2011,(4):35-36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绥化市委着眼于更好地知民情、听民声、解民忧、帮民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关注民生、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作用,在全市总结推广了以“民情在线”为主体、以乡村和社区服务站为补充、构建基层党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的做法,着力打造为民服务“110”。  相似文献   

6.
《支部生活》2011,(8):42-42
近年来,南华县围绕“推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一体化,构建统筹城乡党建新格局”的工作思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推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一体化意见,扎实推进“党组织设置共建、党员管理教育、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党内关爱激励、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和人才资源双向交流”六大体系建设,全县基层党建工作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和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7.
《北京支部生活》2009,(11):24-25
为从制度建设入手,拓宽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渠道,建立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促使群众工作科学化、常态化、具体化,2008年以来,重庆市在村、社区建立落实了以“党组织书记每周一次接待群众,党组织班子成员每年两次进家入户走访每户群众,群众意见定期办理反馈”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听民声、察民情、办民事、排民忧、解民怨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青岛市在社区党建工作中,坚持发挥党员在服务群众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从服务场所、服务队伍、服务载体、服务形象等方面人手,通过“四建四有”,努力构建社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新机制,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9.
基层党代表处于党组织的最基层,具有密切联系党员群众的天然优势。聊城市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贯彻中央决策,积极开展基层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实践活动,取得初步成效。但目前基层党代表在收集社情民意和密切联系群众方面仍然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和制约因素。为此,我们应该在创新基层党代表增强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的教育培训工作;改革和创新基层党代表选举办法;创新基层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的工作方式方法;建立并畅通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和反映党员群众意愿的渠道;建立和完善党代表密切联系党员群众的制度和机制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贵德县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不断创新联系基层服务群众机制,把干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作为转作风、谋发展、惠民生、保稳定、促和谐的有力抓手,建立推行县级领导干部“十联”、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乡镇干部“民情台账”、“美丽乡村”、“党员干部联系贫困户”等活动载体,坚持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地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积极搭建干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1.
谢撼澜 《当代党员》2010,(10):20-21
书记接访,成员走访,办理反馈。“三项制度”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是重庆的首创。“三项制度”架构起一套完整的听民声、察民情、办民事、排民忧、解民怨的制度体系,为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探寻到一种全新的载体。这一载体的背后,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观念巨变。  相似文献   

12.
联系基层、服务基层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直接要求,也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必由之路。它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把联系基层、服务基层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出发点。在联系基层、服务基层中彰显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杞县县委坚持把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作为重点,通过完善乡镇党群服务中心和村级党群服务室基础设施,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完善服务群众制度和创新服务举措,切实解决乡村两级党组织服务能力不强、基地设施不完善和机制不健全问题,努力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三服务”基层党组织。  相似文献   

14.
《奋斗》2023,(3):55-56
<正>五常市委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服务人民群众的工作动力,明确“三抓三促”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抓主体压责任,促强化服务群众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五常市委压实落靠党建工作责任,强化公仆意识,夯实服务基础,聚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井陉矿区以密切党群干群联系、创新服务型党组织服务模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城市街道社区范围内开展辖区单位党组织联系社区楼栋、在职党员联系社区群众,帮助社区党组织提高服务能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活动,增强了基层党委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党组织动力进一步增强、党员活力进一步显现,居民群众的满意度得到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了贯彻这一精神,牡丹江市委于今年开展了“接地气、连民心”服务群众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干部联系基层服务群众,机关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这个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转变了全市党员干部的作风,增进了干部同群众的感情,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跨越争先发展和民生改善。  相似文献   

17.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工作的实施办法》,沙坪坝区天星桥街道党工委努力搭建民意沟通桥梁,推进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 畅通联系渠道。党工委对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基层、联系群众提出明确要求。每位班子成员要定点联系1-2个社区,重点联系2—3名党员,动态联系3—5户居民家庭,收集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党员领导干部、党员干部与居民群众面对面“零距离”接触,直接听取群众的意见,增强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亲切感和信任感,深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8.
《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9):F0002-F0002,F0003
虹口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区委领导下,积极开展“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坚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重点,群众的困难作为第一责任,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积极探索创新联系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不断建立和完善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将组织关怀及时送到广大党员群众身边,  相似文献   

19.
去年,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存根到基层调研时,针对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方面存在的一些“短腿”现象,提出了在全市的村、社区中,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书记每周一次接待群众,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每年两次进家入户走访群众和群众意见定期办理反馈“三项制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四平市在开展“三帮扶”活动中,铁东区委高度重视,精心部署,以“外加助力、内生动力、增强活力”为工作重心,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和困难党员生产生活问题,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密切党同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