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法     
《政府法制》2013,(21):63-63
怕仆人不怕主人.就是因为他的命运在领导手里,吃谁的饭,当谁的官,拿谁的钱。——李瑞环谈,为什么有些干部怕领导不怕群众,在领导面前唯唯诺诺,在群众面前什么离谱的话都敢说,什么离谱的事都敢做  相似文献   

2.
小镇“名人”付德久□韦洪基付兴涛刘俊杰三十而立的付德久,身材略高微胖,黝黑的脸庞挂着仁慈透着钢毅,双目炯炯有神,闪着机灵。在黑龙江省穆棱市磨刀石这个人杰地灵、兴旺发达的小镇上,提及付德久的名字,谁都知道他是司法所副主任;谁都晓得他正直、无私;谁都清楚...  相似文献   

3.
多面人     
王伟没有被押上被告席前,包括他的五名妻子谁都不知道他到底还有多少个身份多少张脸谱,谁都猜不透他到底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4.
书记聘妹     
元月7日清晨,新宁县委机关宿舍八号楼,响起了一阵欢快而又短暂的鞭炮声。楼上楼下,房前屋后,人们互相询问:“谁家办喜事?”有人说,今天是农历二十六日,是办喜事的好日子,准是有人结婚,是谁结婚呢?大家都不知道。有好事者近前打听,原来是县委书记肖刚强的妹妹肖玮玲和县供销社干部范小亮结婚,小范来迎亲了!听到这个消息,人们不禁要问:肖书记妹妹结婚,为何静悄悄,很少有人知晓?按照习俗,一般百姓结婚,也起码汽车数辆,锣鼓喧天,炮竹声震耳。何况一个几十万人的“父母官”的亲妹妹结婚呢?只要事先透点风声,定会轰轰烈…  相似文献   

5.
占领波士顿     
现代民主制度的一个根本问题是,谁都有权发出自己的声音。那么,谁来为无法发出自己声音的人代言呢?  相似文献   

6.
常永斌 《江淮法治》2011,(23):54-54
视听资料按其制作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公开制作视听资料和秘密制作的视听资料(也称私录的视听资料)。前者是在被录音或者录像者知晓或者应该知晓的情况下制作的,如同步录音录像:后者在被录音或者录像者不知晓的情况下制作的视听资料.一方当事人在另一方当事人不知晓的情况下私自制作的谈话录音等。对于私自录制的视听资料在刑事诉讼中是否可以作为证据应用,目前存在较大争议,  相似文献   

7.
陈娟 《法人》2008,(2):35-36
“这是一个公共制度安排的陷阱,谁坐在那个位置,谁都有可能掉进去。”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张荣坤悲剧的体制根源  相似文献   

8.
公交票价调整谁说了算?修路、建桥、建垃圾焚烧厂谁最后来拍板?巨额治水资金谁来监管?今后,这些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都应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并由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对政府越权作出的行政决定,人大常委会可依法撤销。  相似文献   

9.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喝的是啤的白的?明天你是否会后悔,视法律如同儿戏?歌迷们都不敢相信,醉酒后肇事的你,我也是偶然翻微博,才知道的确是你。谁灌醉才华横溢的你,谁让你放纵自己,谁让你不尊重法律,谁给你穿上囚衣…”——网友改编自《同桌的你》  相似文献   

10.
为爱作证     
冯建格 《中国公证》2008,(10):62-62
如今的痴男怨女在闲日临水、贪看飞花的浪漫之余已多了几分沉静与现实,终归平平淡淡才是真,激情之后谁不愿得一知心人。白头不弃呢!然而。执子之手与君偕老除了情感的凝结。还需物质的经营与积累,可知人知面,佳偶难觅.又如何知晓自己的郎君或娇妻爱的是自己的人还是家财呢?结婚是好事。但如果有如此困扰。何不将自己的情感和依托放在公证的天平上称一称。  相似文献   

11.
《公民与法治》2014,(2):46-47
“抓得好,早该抓了!格祺伟这些年太嚣张了,什么事都敢炒,什么钱都敢捞,看谁有利可图就炒作谁,很多人对他敢怒不敢言,可以说就是一个恶霸。”近日,犯罪嫌疑人格祺伟等人被湖南衡阳市人民检察院依法批捕,消息传开,当地干部群众纷纷打电话、发短信相告,连称大快人心。  相似文献   

12.
幽默的警官     
佚名 《政府法制》2011,(2):44-44
杰瑞是一个极富幽默的警官,无论遇到什么案件或难题,总能迎刃而解。有一天,3位女士为了芝麻大的事,大吵大闹来到警察局。她们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肯让谁先说,呱呱哇哇几乎把房顶都要掀翻,连局长都没有办法。杰瑞说了句:“请你们中间年纪最大的一位先说吧。”话音刚落,房间里顿时鸦雀无声。  相似文献   

13.
聪明的杰瑞     
《江淮法治》2011,(16):38-39
杰瑞是一个聪明的警官,无论遇到什么难题,总能迎刃而解。 故事一:有一天,三位女士为了芝麻大的事,大吵大闹来到警察局。她们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肯让谁先说.吵得几乎把房顶都要掀翻,连局长都没有办法。杰瑞说了句:“请你们中间年纪最大的一位先说吧。”话音刚落.屋子里顿时鸦雀无声。  相似文献   

14.
孙子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在笔者去年经办的案件中,有一案例可以说较为形象的诠释了这一兵家战策,取得了当事人满意的实际效果。其案情原委还需从头说起……洛阳大火惊破春梦提起汉口六渡桥银座时装精品广场,武汉人恐怕无人不知晓。该服装商场座落在汉口繁华闹市中心中山大道六渡桥,近百家精品时装店铺鳞次栉比,云集一室。欧式风格,高贵典雅。人们不禁要问,谁是这座豪华商城的主人呢?早在1993年,武汉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代表其下属新华电影院与广州市东建工贸实业总公司签订了一份名为联合经营,实为房屋租赁合同。…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部分企业也知晓知识产权的基本框架,但真正采取措施进行保护或是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的却很少。这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方面是经费问题;另一方面还是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够。不少企业都是在遇到麻烦后,才想到找律师去注册商标或申请专利,显得非常被动。在此,有必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劝酒.饮酒还是请客喝酒,都应适可而止。因为一旦喝出意外,由谁承担法律责任,其中还有不少说法。  相似文献   

17.
这确实是起名副其实的官司——官告官。原被告的双方都是行政机关,罕见的官司热闹了:法庭内,唇枪舌战,硝烟弥漫;法庭外,省级报纸撰文助战,评论该案的事实认定不应由法院认定,而是由权威的机构来认定。“官告官”,谁来盖棺定论?原、被告的“官”,在这场官司中谁胜谁负?1999年9月9日,代表国家法律的审判机关作出了终审判决。  相似文献   

18.
从颍河镇往北走五里路,有个村落叫王双楼。村西头有个叫王囤的人,两个儿子在外打工挣了钱,要盖一栋小楼,在扒老屋地基时,挖出了一罐银元。因为是包工队揽的活计,见的人就多。人多嘴多,消息就传得快,不一会儿,全村人都知晓了。  相似文献   

19.
何时最明白     
李沙 《江淮法治》2011,(2):22-23
人大都是糊涂一阵子,明白一阵子.没有谁能一辈子明白,也没有谁会一辈子糊涂。聪明人无非明白的时候多.糊涂的时候少罢了.即便称赞一个人绝顶聪明,也难免会有“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的时候。那么,人在何时明白。何时糊涂,皆因人而异,囡事而异。  相似文献   

20.
薛子进 《法人》2008,(6):12-16
谁要赶走PX项目?政协委员的一个提案又是如何推倒国家立项审批的?从地方政府到房地产开发商,从普通市民到社会精英,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但是,面对这个合法大型项目的停建而导致的巨额损失,利益纠缠的各方却没有人承认谁该对此负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