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苏州3名“私家侦探”因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近日被判刑。这一案例再次引起人们对“私家侦探”这一人群的关注。分析这一典型案例,有关人士指出,在我国现行法律上届于非法的“私家侦探”在我国处境尴尬,因为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私家侦探”行业发展迅猛,但在实际操作中“私家侦探”又往往沦落为窃取隐私、倒卖个人信息的掮客,触犯刑律。  相似文献   

2.
卢勇  张挺  龙海莎 《人民检察》2023,(12):72-73
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同时非法采集、提供、倒卖、滥用个人信息的事件频繁发生,侵犯个人信息违法犯罪层出不穷,严重威胁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侵害社会公共利益。个人信息保护法确立了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制度,开启了以公益诉讼弥补传统私益诉讼不足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3.
论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成立的时空条件 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并非实施了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就构成犯罪,而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时空条件。 由于我国是实行土地公有制的国家,土地的权属、性质在宪法中就有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0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  相似文献   

4.
非法使用个人信息行为是指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该行为通常有冒用型、擅自使用型、伪造、变造型三种客观表现形式。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将非法使用个人信息行为入刑具有正当性、必要性、可行性。《刑法》第253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能够囊括非法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这一新类型,不宜再单独为其设置一个新罪名。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内部,宜将非法使用个人信息行为单独作为一款加以设置。在罪状方面,应当明确前置规范的范围、非法使用行为的边界以及罪量上的要求。在刑罚方面,非法使用个人信息行为的法定刑应适当高于非法提供、非法获取两种行为类型。  相似文献   

5.
2009年春节前后,加价倒卖火车票的违法犯罪活动再次抬头,仅天津铁路警方就抓获62名加价倒卖火车票的人员,天津铁路运输检察院对构成刑事犯罪的7案11名犯罪嫌疑人作出逮捕决定。经过铁路硷检法的联合打击,倒卖车票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净化了站车秩序。最近,我们对办理的倒卖车票犯罪案件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袁建华  周浩 《法庭内外》2011,(10):64-64
日前,北京铁路运输法院对一起倒卖火车票案件作出判决。被告人彭某毕业于北京某著名高校,利用某语言学院负责订票的工作人员在该校网站上一次性囤积大量车票伺机倒卖。民警从彭某暂住地共起获其它欲加价倒卖的北京至全国各地的火车票105张。票面价值人民币22835元。法院以倒卖车票罪判处被告人彭某有期徒刑7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1万元。  相似文献   

7.
傅达林 《政府法制》2008,(19):12-12
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刑法修正案(七)草案,新增了惩罚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条款,引起舆论广泛关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腾讯网对2422名公众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88.8%的人表示自己有因为个人信息泄露而遭遇困扰的经历,98.9%的人认为有必要通过立法保护个人信息,并且有62.3%的人觉得新增的条款“很好很及时,能有效遏制各种泄露公民信息的现象”。9月2日《京华时报》的消息说,《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也已呈交至国务院。  相似文献   

8.
丁晓东 《法学家》2020,(1):64-76,193
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依赖于公法对个人信息的定位。在公法与公法理论上,有两种看待个人信息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个人信息权是一种基本权利,个人信息应当受到法律的确权保护;另一种观点则将个人信息视为他人言论自由的对象,个人信息的自由获取与使用受到法律保护。但这两种观点都无法从整体上理解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权的观点忽视了个人信息的自由流通属性与公共属性,而个人信息作为言论自由对象的观点则忽视了个人信息背后的多重权益。个人信息兼具个体属性与社会流通属性,应当确立一种"个人信息相关权益被保护权"。从个人信息的双重属性出发,个人信息保护应当在具体场景中确立个人信息收集与利用行为的合理边界。基于场景的行为主义规制更为符合个人信息保护的根本特征,也将为中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一条超越欧美的中国道路。  相似文献   

9.
个人信息对个人生活和发展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个人信息流动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福祉,但也使个人信息容易被侵犯,我国刑法将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入罪化。本文对首先探讨侵犯个人信息行为入罪化的理由,指出我国现行刑法规定还存在不足,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刑法规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代开、虚开、倒卖增值税发票违法犯罪探析林宇焕,侯俊杰,徐彪去年以来,随着新税制的实施,代开、虚开、倒卖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时有发生。仅佛山市检察机关立案查处的此类案件就有7宗,价税总额高达2亿多元。这些案件作案手段新,数额巨大,涉及范围广,严重破坏了我国...  相似文献   

11.
个人信息保护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具有显著“刑事化”特征。检察院直接提起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具有明显的优势,它能够扩大受案范围、减轻证明负担、发挥预防功能与促进源头治理。个人信息保护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应以互联网平台滥用“知情同意”规则非法处理个人信息行为以及间接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行为作为主要对象。立案标准仅要求侵权行为有导致个人信息社会公共利益受损的危险即可。诉讼请求应当兼顾个人信息权益的财产属性和人身属性,还应当兼顾个人信息权益保护的预防与惩治功能。针对恶意侵害个人信息权益行为,允许检察院提起惩罚性赔偿请求。  相似文献   

12.
齐爱民  张哲 《人民检察》2023,(10):15-19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点到面、从面到体的发展过程,呈现出从注重保护到兼顾保护与利用、从整体框架设计到配套制度供给、从普适性规范到特定行业规范的发展趋势。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面临两方面挑战,一是个人信息保护法域外效力制度缺乏可操作性,二是区块链、ChatGPT等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法律挑战。对此,应当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法域外效力制度的体系性,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法域外效力制度的国际性,明确区块链责任主体和个人信息权利实现方式,注重对ChatGPT个人信息处理活动透明度的监管,以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  相似文献   

13.
《个人信息保护法》确立了个人信息保护中的行政罚款制度。行政罚款作为一种典型的行政处罚方式,在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对违法处理个人信息的行为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与惩戒作用。然而,个人信息保护行政罚款制度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行政罚款主体不明确、行政罚款金额标准不明确、缺乏行政罚款监督。为纾解上述个人信息保护中行政罚款制度所存在的问题,通过明确个人信息保护中行政罚款制度的主体及其权责,落实网信办统筹监督职能,明确相关职权部门的管辖权限;确立个人信息保护中行政罚款制度的罚款金额标准与裁量基准,形成全新的、可供参考的个人信息保护行政罚款实施细则;构建个人信息保护中行政罚款的“合规减免”规则与柔性执法规则;通过设置个人信息保护行政罚款听证程序和完善个人信息保护中的行政罚款监督管理制度,以期在实现个人信息安全的立法目的上,保障违法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强 《法制与社会》2013,(33):254-255
个人信息一般指能够被知晓和处理、与具体自然人相关、能够单独或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该具体自然人的任何信息,主要有家庭住址信息、通讯信息、财产信息以及其他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侦查信息化中的信息资源种类有公安信息资源、视频监控资源、互联网资源、社会信息资源。其中的涉及公民个人信息的种类有公安信息资源、互联网资源、社会信息资源。随着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的逐步完善,公安机关特别是刑侦部门在工作中接触的公民的个人信息种类逐步扩大;互联网技术飞跃发展,公民个人信息的载体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进而影响公安机关对个人信息的使用和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自从近代民族国家诞生,其渗入公民生活的企图就从未停止过。国家权力渗入公民生活的重要手段就是对个人信息的收集”。  相似文献   

15.
一、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理论(一)个人信息的含义关于个人信息,国内外的立法认识并不一致,采用的称谓也不尽相同,有个人资料、个人数据、个人信息等称谓.如我国澳门地区个人资料保护法称之为“个人资料”,而我国内地一般称之为“个人信息”。关于个人信息的界定,学界各有侧重。齐爱民教授提出:“个人信息是一切可以识别本人的信息的总和,这些信息包括了一个人的生理的、心理的、智力的、个体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家庭的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法制与社会》2011,(1):61-61
跟随人贩子团伙倒卖孩子“上瘾”后,一名人贩子在暂缺“货源”的情况下,竟然将自己的亲生女儿也倒卖掉,以便按家乡风俗“多养男娃”。北京铁路中级法院不久前以拐卖儿童罪判处人贩子团伙中的邢某等人有期徒刑10年至2年不等,他们倒卖的孩子大多已被警方解救,但其中一名人贩子的女儿因被多次转卖而至今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17.
以牟取暴利为目的,违反国家金融、外汇、金银、工商管理法规,非法从事工商活动,扰乱市场,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谓投机倒把罪.根据工商管理法规的规定,投机倒把行为主要有:一、投机倒卖.违反政策规定,倒卖生产资料;抬价抢购倒卖国家计划收购的物资;从商业部门套购商品转手倒卖;个人坐地转手批发倒卖;倒卖计划供应票证和银行有价证券;倒卖外货、外币、金银、珠宝文物、贵重药材等.二、居间牟利.黑市经纪,买空卖空,转手渔利,以替单位办理业务为名,巧立名目,招摇撞骗掠取财物等.三、降质抬价.欺行霸市、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偷工减料,掺杂使假,以假充真.四、出卖证明、发票、合同、代出证明、代开发票、代订合同,提  相似文献   

18.
信息社会,个人信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商业化应用不断加速的今天,如何有效规制个人信息的收集与使用,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法律问题。本文在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现有四种规制模式比较分析后,就未来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制模式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刘宪权  郑颖 《人民检察》2023,(10):20-24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个人信息的内涵应当与个人信息保护法中个人信息的内涵保持一致。刑法及其司法解释对个人信息的界定存在一定偏差,应予以调整。刑法对个人信息的分类应参考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的二分法,在具体规定中采取“概括+列举”的方式对个人信息予以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所侵害的法益不是公共信息安全,而是与公民人格权、财产权紧密关联的个人信息自决权。将个人信息自决权认定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侵害法益符合该罪的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20.
政务数据共享中的数据如含有个人信息,则应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但我国现行政务数据共享的某些做法对个人信息保护不足。为夯实政务数据的合法性基础,防范相关风险,我国应制定一部政务数据共享法,为政务数据共享划定禁区,明确可以共享的个人信息类型,完善相关法律责任制度。同时,我国应避免建立大型中央数据库,而是以隐私计算技术实现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