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救救国有资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种迹象表明,国有资产正以加速度的形式,汩汩流出国库。数额巨大的国有资产一夜之间化为乌有,令人惊心、痛心、揪心。国有资产流失造成的国家利益损失和社会危害程度远远大于贪污受贿,它像一个巨大的毒瘤,日益吞噬着社会健康的肌体。在一件件触目惊心的侵吞国有资产案被揭露之后,很多人都在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现象日益泛滥?是什么原因致使资金流失的黑洞深不见底?正义的人们在大声疾呼:救救国有资产!本刊为此特策划一组稿件,试图从不同角度为国有资产流失把脉,为拯救国有资产流失呐喊。  相似文献   

2.
遏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以各种方式——货币投资、实物投资、技术成果投资和投资效益形成的资产,以及由国家法律确认的各类资产。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物质基础,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可是,近十多年来,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日益严重,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的统计和测算:从1982年到1992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损失高达5000多亿元,平均每天流失1.3亿元;①近两年,每天有1个亿的国有资产在流失。②触目惊心的事实表明,遏止国有资产流失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以各种方式包括货币投资、实物投资、技术成果投资和投资效益形成的资产,以及由国家法律确认的各类资产。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物质基础,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是全体劳动人民的血汗。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可是,近十多年来,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日益严重,流失的形式也日见多样化。尤其是近几年笔者在司法实践当中,还发现特殊形式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即企业在依法解决经济纠纷的法律诉讼过程当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这种情况下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以其自身的方式特…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资产流失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是触目惊心的,“流失与反流失”已经成为经济领域尤其是国有企业面临的一场严重的经济斗争。随着企业改制,特别是随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的加快,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要取得“反流失斗争”的实质性成果,笔者认为,要实现“三个突破”。主攻方向要尽快实现从针对孤立的个体行为到整治“腐败群体”、“既得利益集团”、“黑白网络”的转变调研结果表明,当前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种类、方式、形态等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一是流失的渠道、去向从相对单一到多渠道、多方位。具体表现为:巨额…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有资产总额的迅速增长,国有资产的流失也成正比例上升.据有关方面统计,国有资产每天大约流失1.3亿.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于问题的决定》指出:“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不善和严重流失的情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对其分工兼管企业的国有资产要负起监督职责.要健全制度,从各方面堵塞漏洞,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防护和制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事关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对国有资产流失的防护是一项综合治理工程,其中法律防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国有资产流失途径分析国有资产流失具有多方面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的总量有了大幅度增长,截止到2001年底,国有资产总量已达109316.4亿元,近10年来,年递增率达17.9%。但与此同时,国有资产的流失也很惊人。据有关部门的保守估计,国有资产的流失每年大约有1000亿元。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并不富裕的发展中国家,不能不说是关系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的严重问题。如不加以遏制,必将影响国家的稳定和改革的成效。这一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报  相似文献   

7.
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当前在一些地方,市县一级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借机构改革之机,侵占国有资产。主要是借机构改革、单位人员精简之机,国有资产未按正常程序进行申报、评估、公开拍卖,而是利用手中权力  相似文献   

8.
国有资产的低效运行和流失现象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管理出现失误、失职,甚至有些国有企业经营者利用职务之便,侵害国有资产权益,致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那么如何加强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监督管理,怎样建立一套有效的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监控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是我们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企业经营者在缺乏监控激励机制情况下出现的问题 我们知道国有资产的管理基础是每一个企业,企业中生产经营的核心是经营…  相似文献   

9.
试论强化对国有资产流失的检察监督机制唐光诚近些年,国有资产流失已达到触目惊心的严重程度,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义不容辞地担负着国有资产流失的检察监督职能。然而由于国有资产流失涉及到行政、经济、法律等方方面面的问题,特...  相似文献   

10.
国家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现象,而有了国家也就意味着有了行政。自人类脱离洪荒进入文明以来,行政权力对所有社会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就是民族或国家存在的象征。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的是,“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显然,阿克顿的这句名言首先针对的就是  相似文献   

11.
贵刊2005年第20期,刊发了本人撰写的<以权"断"法实属权力腐败>一文,谈及这种权力腐败,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有读者来信问:那家国际机场的主要领导人,滥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擅自单方变更合同主体,同外商组建所谓"合作广告公司",违法将机场的广告经营权低价拱手让给外商,究竟造成多少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12.
强化和完善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保护,遏制国有资产的流失,已经成为当前国企改革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因此,笔者针对国企在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以期提出相应的对策。国有资产流失的制度分析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产权制度上的缺陷。产权不清晰是国有资产流失的根本原因。目前国有资产产权在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责、权、利没有界定清楚,其所导致的后果就是国有资产管理者和国有资产运营者之间的权利义务界定不清。这种情况首先使实际运营中的国有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笔者试从国家和企业两个方面简要谈点看法。加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从政府管理体制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极具挑战性,目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已经触及  相似文献   

14.
国有资产是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然而近十几年来国有资产流失已成为不可争辩的事实,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最根本的是制度、体制问题。一、缺乏权利制衡制度约束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实践证明它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磨合期,国有资产所有权管理体制改革的严重滞后而造成制度性“真空”缺乏权利制衡机制运行效力,为国有资产流失提供了现实的条件和环境,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5.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目前,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十分普遍,问题也相当严重。毫无疑问,在国有资产流失过程中有大量的犯罪滋生和蔓延。有些犯罪分子直接贪污、挪用国家财产,使国有资产进入自己的腰包,有些犯罪分子接受贿赂故意高价低估甚至无偿转让使国有资产流给第三人,还有些犯罪分子疏于职守,致使国有资产被骗、被侵吞。为保护国有资产,国家运用《刑法》武器对这些犯罪进行了  相似文献   

16.
国有资产流失与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资产严重流失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突出的问题。据估算:80年代,国有资产每年流失约500亿元,90年代以来,每年流失达800-1000亿元。这种大规模流失是通过各种合法的、准合法的及非法的手段分割形成。一、国有资产流失形成巨大黑洞 我国的国有资产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公司)。当前,许多国有企业亏损严重,效益不佳的后面隐藏着国有资产的巨大流失。国有资产流失存在于企业决策立项、基本建设、物资采购、生产经营、销售分配、评估交易、股份制改造等各个环节上。主要表现为: 1.盲目决策,巨额国有资金…  相似文献   

17.
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国有资产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为了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修订后刑法第396条明确规定了私分国有资产罪。私分国有资产罪属于单位犯罪,在某些方面与单位有关人员共同贪污国有资产的行为极为相似。然而,私分国有资产罪和共同贪污犯罪在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两者之间有明显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私分国有资产罪和共同贪污犯罪虽然都带有一种“集体”的形式,但其实质是不一样的。首先,私分国有资产罪是一种单位犯罪。其次,在私分国有资产罪中的这个集体一般都是依法成立的合法组织,他的成立…  相似文献   

18.
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最根本的就是要依法管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法制建设。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的:“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膛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这一要求深刻说明了加强国有资产相关法制建设对于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的重要性,同时也进一步强调了在法制轨道上加强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已迫在眉睫,本文拟就如何建立国有资产法律法规,加强国有资产法制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提到国有资产流失,人们就会想到极少数国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低价变卖国有的行为,现实中,因不合理支出也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一、不合理支出的存在及其危害性 不合理支出在现实生活中却严重存在。其比较常见的形式有; 1、无必要的排场;2、日常奢侈浪费;3、违规个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腐败象一个毒瘤滋长在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政治机体上。“权力容易导致腐败;绝对权力绝对会导致腐败。”这是一位英国历史学家说过的话。没有制约是产生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已是人们公认的事实。于是,在各个国家的政治体制中,对拥有国家权力的机构进行制约和监督已经成为最基本的原则。 腐败,也同样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些年来,中国高举反腐败大旗,查处了一系列腐败案件,其中包括一批涉及高级干部和涉案金额巨大的大案要案。在清除腐败分子的同时,国家也加强了对整个国家监督体制的建设。 1997年5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一部关于行政监督的重要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