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纪念广东省土地改革运动50周年,总结历史经验,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广东叶剑英研究会、广东叶剑英基金会、广东中共党史学会等单位于2000年12月7日在广州召开纪念广东省土地改革运动50周年学术讨论会。 曾经参加广东土地改革运动的部分老同志、史学界专家学者共30多人参加会议。与会者评述了从1950年10月开始至1953年4月结束的土改全过程,肯定了运动所取得的成绩,也指出存在的问题。有些同志讲述运动中后期出现“左”的偏差和造成的危害,以及产生这些偏差的原因。有的同志认为,衡量土改好坏的标准,应该以是否符合《土改法》,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为准则。  相似文献   

2.
为了纪念广东省土地改革运动50周年,总结历史经验,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广东叶剑英研究会、广东叶剑英基金会、广东中共党史学会等单位于2000年12月7日在广州召开纪念广东省土地改革运动50周年学术讨论会。 曾经参加广东土改的部分老同志、史学界专家学者共30多人参加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实事求是地回顾、总结广东土改的情况和经验,很有必要,这对于立准广东党史资料,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着重要意义。同志们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党中央关于建国后历史问题决议精神,就广东土改…  相似文献   

3.
杜润生同志在1999年第10期《百年潮》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新区土地改革的回忆》的文章 ,其中“反左出右 ,反右出左 ,决策两难”部分 ,有一段关于解放初期广东土改的文字(以下简称杜文)。杜当年是中共中央中南局秘书长、中南土委会副主任 ,曾到广东指导土改运动。对广东土改 ,他是这么写的 :当时广东、湖南两省是我们的两个重点。广东工作由华南分局领导 ,书记是叶剑英 ,主持土改工作的是方方同志。他们很重视搞好土改。运动开始后 ,南下干部反映放手精神不够。中南局就派我去协助一下叶剑英和方方同志。我们去了以后强调放手发动…  相似文献   

4.
1951年 3月22日,中共湖北省委发出《关于全党动手普及深入开展抗美援朝运动的指示》,号召全省人民深入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此后,全省人民以实际行动投入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抗美援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广大人民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觉悟。 5月9日至25日,中共湖北省委召开全省县委书记联席会议,总结半年来全省土地改革工作,布置开展大规模土改复查运动。据统计,全省基本完成了4500个乡,900万人口地区的土改。会议要求在已土改地区,建立供销合作社和农业生产互助组,发动群众投入爱国丰产运动。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广东的土地改革运动由于牵涉到反"地方主义"问题,很长时间相关研究进展缓慢。1994年,广东"地方主义"问题得以彻底平反,土改研究随之迎来春天。以纪念土改50周年为契机,广东土改研究迎来一个高潮。近年来,一些学者注重挖掘新史料、引入新视角,对土改中的华侨、干部及政策变动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展现了广东土改的多重面相。  相似文献   

6.
一、土改的背景和条件抚远县土地改革运动正式开始于1948年春节以后,历时4个多月便宣告结束。这场伟大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本县之所以能顺利地完成,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从1946年8月开始的以佳木斯、富锦等中心城市为先导的土地改革运动已接近尾声,先行市县所创意约丰富的土改工作经验对本县的土改工作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2、从1946年春节看.合江军区剿匪部队多次开进抚远地区,剿灭了尤德荣、刘洪山等各路土匪,有的部队长时间驻守抚远保境安民,给抚远地区创造了~个和平和相对安宁的客观环境,对本县的土改工作十分有利;3、194…  相似文献   

7.
《广东党史》2001,(1):4-4
为了纪念广东省土地改革运动50周年,总结历史经验,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广东叶剑英研究会、广东叶剑英基金会、广东中共党史学会等单位于2000年12月7日在广州召开纪念广东省土地改革运动50周年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8.
正我今年85岁了,在我收藏的各种获奖奖状、奖章和证书中,有一枚至今闪闪发亮的纪念章——土改胜利纪念章,它见证了我在60多年前参与土地改革运动的难忘经历。政和县土地改革运动是从1951年1月开始到1952年4月结束,历时16个月。当时,县委根据全县干部力量和工作基础,决定分三批进行土改工作。第一批土改主要是  相似文献   

9.
略论晋绥土改运动中的“左”的偏向牛崇辉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晋绥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中出现了一些“左”的偏向,影响颇大。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发现晋绥土改有“左”的偏向后,及时指示予以纠正,使晋绥土改工作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认真研究晋绥土改中出现“左”...  相似文献   

10.
在解放战争时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中,党由于在思想、组织、作风上出现的不纯洁,严重影响了土改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为了推进土改,发展农业生产,更大程度动员力量投入解放战争,党中央结合土改开展了以整党运动为主要内容的纯洁性建设。整党的积极效应纯洁了党的队伍构成、工作作风与思想观念。同时,对整党中出现的问题的准确认识、判断和处理也成为党改善思想、作风的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建国初期新政府号召知识分子参与土地改革事件为中心,详述了土地改革运动作为知识分子接受革命锻炼场景的构造,指出了新政权试图以土地改革推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想法。一些人对土地改革的非议,以及中下层知识分子在土改实践中对自身利益的维护,表明依靠土地改革达致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目的还存在无法解决的问题。但尽管如此,参与土改,确为知识分子于鲜活场景中理解中共革命理念提供了机会,进而为下一步的思想改造作好了铺垫。  相似文献   

12.
土地改革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之一。中国的土地改革是成功的,有很多经验,是国内外史学界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至今已半个世纪。为纪念该法颁布50周年,本文根据近年来我们组织的老同志访谈、座谈和研讨会中有关土地改革的讨论情况和资料,就中国土地改革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一、中国土地改革的依据 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不是单纯的经济变革,而是与争取革命战争胜利、…  相似文献   

13.
1950.9.15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发出完成与结束土改指示。10月20日,省政府公布《山东省土地改革实施办法》。10月30日,省政府发出颁发土地房产所有证指示。到1951年9月,全省土地改革基本结束。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所称黑龙江地区是指解放战争时期的北满地区和西满地区一部分,这里解放最早,也是最先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的地区。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土改斗地主摧毁了一个绅士阶级,是道德崩溃的开始。这种全面否定解放战争时期的土改运动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这已经不仅是对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抹黑,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认知,从根本上否定了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斗争历史。从当时黑龙江地区的土改运动来看,土地改革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建设巩固的东北根据  相似文献   

15.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土地制度的一次最大最彻底的变革 ,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文章试从现代化的角度重新解读建国初土地改革运动 ,指出土地改革运动是中国百年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土地改革的完成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由土改到合作化是中国现代化模式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即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土改发生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表现出不同于老区土改的若干特征。土改有步骤、分阶段、分地区进行,除了农区,还包括牧区、渔区、林区、侨乡等。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建立和巩固了农村基层人民政权,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为中国的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相似文献   

17.
王睿  江澜 《廉政瞭望》2009,(10):24-25
事件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宣布在全国“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同年冬起,在新解放区陆续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到1952年除台湾省和部分少数民族聚届的地区外,全国的土地改革基本结束,使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得了约7亿亩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18.
耕者有其田,凝聚着两千多年来中国农民的热望。开国之初的土地改革运动,掀起了一场触及农之根本、乃至国之根本的暴风骤雨。其中,身处西南的重庆(这里所指的"重庆",为直辖前的重庆辖区,即小重庆——编者注),是在1951年春夏两季集中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的。春季土改自1月中旬至3月底结束,其间参与  相似文献   

19.
郑斌 《党史博采》2004,(6):46-47
渤海区沧县,是全国较早开展土地改革的地区之一,从抗战胜利后开展反奸复仇清算运动开始,到1949年底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前后历时三年多,大致经历了反好清算复仇、前期土改、后期土改三个阶段。 一、反奸清算复仇运动和沧县的两次“万人斗争大会” 抗日战争胜利后,新解放区人民迫切要求改变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老解放区的部分地区减租减息不够彻底,封建剥削仍很严重。为保护广大人民群众追求新生活的积极性,使人民群众更加自觉自愿地保卫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1945年10月,中共山东中央  相似文献   

20.
刘少奇同志是我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的一生为党和人民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精神财富.他亲自领导了抗日战争中的减租减息运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土地改革中,刘少奇非常注重方式方法.在土地改革中,他一是重视阶级的正确划分,确保土地改革顺利开展和取得成功;二是坚持群众路线,让群众成为土改的真正参与者和受益者;三是坚持区别对待原则,区别不同地区不同对象.这有利于土改的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