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发展和解决在更多意义上植根于社会。因此,反贫困不仅在于政府的扶贫,更需要整个社会构建一个强有力的协同保障体系。其中,医疗保障反贫困是反贫困的外在支撑,教育保障反贫困是反贫困的源头活水,二者构成反贫困保障体系的两个重点,法治保障反贫困是反贫困的内在根基。医疗和教育保障反贫困是法治保障反贫困的现实起点,法治保障反贫困为医疗和教育保障反贫困提供制度化、稳定化支撑。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反贫困的协同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差异是普遍而客观存在的,价值差异亦如此。价值差异与价值认同都是根源于人的三重属性。价值认同作为一种协同价值差异的方法,是沟通价值差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桥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正视个体价值差异,坚持向下生根与向上统合的双重生成方式,贴近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最终达成某种作为状态或结果存在的主导性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3.
刘国新 《创造》2011,(6):88-89
地质找矿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性、先行性、战略性工作,是有效探明矿产资源储量、解决资源瓶颈问题的重要途径。随着宁蒗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增强和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加快地质找矿和整装勘查工作,尽快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有利于国家资源储备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有利于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做大做强宁蒗县矿业产业。因此,充分认识加强地质找矿工作的重要意义,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确保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力争取得更大成绩。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对世界经济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本文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经济全球化的一般涵义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市场竞争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现代医学的高度发展,从人的尸体上采集器官、组织进行移植或制作标本供医学科研已日趋增多,由此而产生的尸体纠纷已开始诉诸法院。由于我国现行民法对人的尸体能否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无明确规定,法学理论界对此争议很大,法院内部对此类纠纷是否受理也存在着明显地分歧,导致此类纠纷不能够得到及时、正确处理。为此,笔者就尸体的属性是否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以及人民法院能否受理此类纠纷进行一些粗浅探讨。尸体是物,这一点无庸置疑,但是否是法律所调整之物,意见不一。第一种意见认为尸体不是民法调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即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土改发生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表现出不同于老区土改的若干特征。土改有步骤、分阶段、分地区进行,除了农区,还包括牧区、渔区、林区、侨乡等。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建立和巩固了农村基层人民政权,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为中国的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相似文献   
7.
1984年9月"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即"莫干山会议")成为在改革开放史上,理论界知识界为改革大业贡献才智,为中央献计献策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使一批青年经济学者脱颖而出,走上历史舞台,为20世纪80年代的价格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路。本文通过对这次会议的考察,旨在说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仅仅是对"文化大革命"错误理论的拨乱反正,也是改革开放必要条件。邓小平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长远的根本大计",习近平强调"改革发展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都在理论上阐明了改革开放与文化、人才和智力支持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基于制度变迁角度对国有农场制度变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游  刘国新 《理论月刊》2014,(5):138-140
国有农场是计划经济时代一种特殊组织制度,具有人少地多、土地国有、农工身份的特点,与集体经济组织形式有显著不同。新一轮改革开放使国有农场呈现出不同发展路径,部分农场保留成为粮食或特殊经济作物供应基地;部分农场沿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轨道发展,转变为一级地方政府;大部分农场转变为一个国有农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还有一些保持原有管理模式。国有农场改革复杂多变,千差万别,没有遵循预设、固定模式,呈现管理体制多元化和组织功能多样化的特点,以制度变迁理论探讨国有农场改革实践具有一定启发意义,有助于分析农场制度下一步演变方向,发现引导农场发展的有力因素。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论“死亡”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哲学家M·海德格尔在其著作《存在与时间》的“此在与时间性”部分中,设专章集中讨论了“死亡”问题。了解其关于“死亡”的论述,对我们领悟其由对“此在”的分析而展开的一整套人生哲学,是十分重要的。一、“先行到死”与“看得见的可能性”在海德格尔看来,“存...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是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的重要议题,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紧迫任务。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统一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任务,是服务乡村"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舞台,还是构建大统战格局实现统一战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统一战线要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这个构建大统战格局的契机,把握统一战线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资源,总结提炼统一战线服务乡村发展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