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河道水环境是城市生态环境和公共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城市河道一旦受到污染,既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和城市生态,又影响城市整体形象。当前,河道综合整治主要有三方面问题。一是水系沟通不顺畅。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区规模逐步扩大,一些地方未能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用地紧张与水网保护、生态保护的关系,城市建设用地不断与水争地,不少末端河道被填埋或封堵,城市河网环境遭到破坏。二是控源截污不到位。  相似文献   

2.
<正>为统筹推进城乡环境改善,2013年7月,江苏省政府印发《江苏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计划利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省县以上城市建成区开展以"九整治"、"三规范"、"一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931"行动(即集中整治城郊结合部、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城市河道环境、低洼易淹易涝片区、建设工地和农贸市场脏乱差,规范占道经营、车辆停放和户外广告设  相似文献   

3.
<正>常熟以其溪水通海、青山入城的城市风光,以其民居忱河、小桥流水的城市风貌,以其名人辈出、名胜众多的城市风情而誉满江南,名扬中外。如何在打造现代江南名城过程中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城区重点河道生态景观和综合治理,已引起社会各界和政协委员的普遍关注。近日,常熟市政协组织了专题调研,提出了积极的意见和建议。委员们认为,要以规划控制为  相似文献   

4.
<正>城市黑臭河道整治工作,事关城市形象和品位,事关宜居环境质量和群众幸福指数。2013年初,省政府出台了《全省城市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消除城市河道黑臭现象的目标。为助推黑臭河道治理工作的不断完善,近期,泰州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开展了专题视察。委员们认为,全市黑臭河道治理工作力度持续加大,整治成效初步显现。但也存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不顺畅,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为此建议:  相似文献   

5.
《协商论坛》2012,(2):60-60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全国各地纷纷征集城市精神标语,亮出自己的“城市名片”。据记者统计,目前已有北京、上海、浙江等13个省份和14个省会城市及地级市推出了本地区的城市精神。27个省市的城市精神里,创新被提及的频率超过四成,出现了11次;开放排第二,出现了10次,和谐出现9次,位列第三。  相似文献   

6.
文魁 《北京观察》2010,(12):34-34
<正>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执行需注意时序问题,即哪个先做,哪个后做,哪个可以快点,哪个应缓一些。实践已经证明,地区间发展不协调是人口、交通、环境、资源等方面出现问题的重要诱因。可以给城市总体规划加上"纬度"。具体来说,城市总体规划的落实,既要重视城市功能在空间维度上的合理布局,同时也应注意城市功  相似文献   

7.
种植单一草坪、铺设硬化路面、修建水泥河道会对城市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带来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因此它们成为90年代国际环保城市正在努力纠正的错误。利用本地植物进行城市绿化,改硬化路面为通透性路面,还城市河道以天然面貌,才是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城市为提高环境和居住质量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省委、省政府很重视城市水利建设,对城市防洪、排涝、供水、水污染防治、水资源开发利用等都作了统一规划,增加了投入,修建了排供水工程。省、市水利部门也把城市水利建设摆到了重要位置。但是,我省城市水利还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需要,存在不少突出问题:1、城市水利多头治理,形成不了合力。目前城市水利由水利、城建、计划、交通、环保等部门各管一方。城市河道管理除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外,还涉及到城建部门、航运交通部门,造成在防汛期间水利部门与其他部门矛盾增多。2、城市防洪标准偏低,不能适应城市经济  相似文献   

9.
<正>一、淮安城市文化形象定位城市文化形象是城市文化精神的提炼,是城市历史文化积淀、遗存和集体文化的记忆,也是城市重要的无形资产,需要有合理的定位。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淮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浓郁的人文气息。作为河道治理中心、漕运指挥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漕粮储备中心、淮北盐运集散中心,淮安有着"运河之都"的历史地位。当今的淮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10.
城市形象从表面上看是物质的,但从实质上说却是城市文化的外在化,体现的是城市文化的全部内涵。文化是分层次的,即外层、中层和内层;文化也是分形态的,即知识形态、观念形态和艺术形态,它们共同决定了城市形象的定位。城市形象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归根到底是城市文化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问题。因此,只有准确地对城市形象进行文化定位,才抓住了城市形象的根本,这是大连城市形象研究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洪水之困     
徐娜 《中国减灾》2011,(1):29-29
5月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倾泻不止,羊城顿变"水城"。许多街邻被惊醒,摸黑投入到与洪水的"战斗"当中。惨变"水城"的又岂止羊城一座城市,从5月到7月,广东、湖北、湖南、江苏、东北三省等城镇都惨遭暴雨的袭击。水漫街面、要道阻塞,一座座城市和乡村浸泡在水中,令人生畏。  相似文献   

12.
<正>2005年在昆明举行的“国际城市可持续能源发展市长论坛”上,我国不少城市都透露了发展“快速公交系统”的规划。相关部门也颁布了有关文件,力图推动快速公交系统在我国的城市尤其是大中型城市的建设速度。但是快速公交系统在我国仍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要想良好发展,还需破冰前行。  相似文献   

13.
背着一把吉他在地铁车站自弹自唱,拉着二胡行走在闹市街头……如今,上海的不少车站、街巷活跃着街头艺人的身影。街头艺人的出现,给城市管理出了一道小小的难题。是该禁止取缔,还是放任自流?  相似文献   

14.
城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举足轻重,它反映着该城市的总体风格、人文特征,关系着城市的发展。目前的城市设计中出现一些误区,值得关注,如片面追求美感而忽视了经济性、实用性;单纯追求时代感而忽视了城市本身的历史人文特征;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视了生态效应,等等,这些都是当前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城市治理的几种模式,指出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条件下中国城市治理主要解决三大问题,即改革中国城市政府、建立高效的城市公共管理机制;建立和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处理城市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6.
刘建华 《当代广西》2011,(17):21-21
一座城市是否宜居。有人提出了一个新的考核指标——“婴儿车指数”,即能不能推婴儿车逛街:要考虑道路是否顺畅、空气是否清新、噪声是否达标等因素。如结果均为“否”,那么,这座城市就不能算是宜居城市。这个考核指标,想来我国有不少城市都不能通过。  相似文献   

17.
政治学首先介入的研究对象就是城市。在当代中国,城市已经成为人们居住的主要场所,而环境、交通、住房等城市问题的出现也成为当代政治学必须持续关注的命题;同时在城市蔓延过程中,城市空间扩张与社会阶层分离带来的治理困境在一段时间内仍然将困扰城市发展与政府发展。城市治理必须同时解决城市中的政府治理问题与政府治理中的城市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市发展与政府转型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使得我国城市管理日益受到政府及社会高度重视,但与加快推进城市化的形势相比,依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管理问题: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使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如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社会秩序混乱等。面对如此之多的问题,城市管理水平就决定了城市化发展的进度和质量。因此,要  相似文献   

19.
刘伟 《湖北政报》2010,(9):50-50
<正>4月27日,以"城市森林·低碳城市·两型社会"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在汉隆重开幕。开幕式上,武汉等8城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江城多了一张靓丽的绿色名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各地都在抓“创城“。在城市美化、绿化、亮化等方面下了很大工夫,花了不少力气,人财物的投入难以计数。“创城“成效有目共睹。然而,“创城“不易,“护城“更难。稍留意不难发现,有些城市的道路刚翻建没几天使被“开膛破肚“;有些绿化带前边栽种后边就被践踏;不少公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