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可以划分为两个学派,即经济法否定学派和经济法肯定学派。否定学派否定经济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它包括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综合经济法论,认为经济法是国家运用经济民法方法、经济行政法方法、经济劳动法方法调整平等的、行政管理性的、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多种类的性质不同的各种经济关系,包括等价有偿关系、经济管理关系和劳动关系等。这些关系不可能  相似文献   

2.
德国劳动法院设置及劳资争议案件审理□周贤奇劳动法院的设置和案件受理范围在德国,劳动关系原来是由民法调整的,德国民法典就有调整劳动关系的规定。随着经济的发展、法制的逐步完善,劳动法逐渐从民法中分离出来,以至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律体系。在德国,劳动关系贯...  相似文献   

3.
陈维生 《江淮法治》2010,(21):38-39
集体合同制度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规定的调整用人单位和职工劳动关系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该制度以其在协调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独特优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过去劳动关系的行政调整是与高度集中的劳动行政管理一致的,劳动法一直没有提高到经济所需要的基本法上来,大量的是以政策、法规等低档次的约束规范来调整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建国以来颁布了大量的劳动政策、法规,需要一部《劳动法》来统领,构成我国完整的劳动法体系。西方社会自由经济向垄断经济发展过程中,导致了劳资关系的紧张与激化,它们劳动立法的背景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以及国家协调社会劳动关系的结果,侧重点在于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我国《劳动法》的功能具有双重性。一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二是为创建市场经济新机制提供法律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一部适合国情,适应深化改革需要的《劳动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呈现出大幅上涨的趋势,此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劳动领域的各项改革息息相关,但同时亦从法律层面反映出多元化问题。笔者历年来从事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工作,愿从司法实践的角度探讨劳动争议案件的诸般诉因,以为同行提供相关的研讨平台。一、劳动争议案件诉因分析(一)完善的劳动法体系尚未构建,劳动法及相关配套法规严重滞后1.现行劳动法律体系不健全。作为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关系是兼有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性质、兼有平等关系和隶属关系特征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的特点,决定了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调…  相似文献   

6.
<正> 在高等学校法学试用教材《劳动法学》第五章第三节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中,编写者只阐述了主体和内容,一句也未提到客体。我认为,劳动法律关系要素除主体和内容外还应当包括客体。客体是劳动法律关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法律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社会生活呈现复杂化态势,劳动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关系,调整劳动关系也在不断考验立法者的立法智慧和技术,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就此应运而生,新制度构建了诸多劳动争议的解决机制和程序,体现了良性的价值选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本文旨在探析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8.
劳动法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黎建飞法律的作用是指法律对社会发生影响的体现。具体到劳动管理中,作为一个法律部门的劳动法调整人们在劳动关系中的行为,在总体上表现为两个方面的作用,即为人们确定劳动行为规范并提供解决劳动纠纷的依据。一、确定劳动行为规则,保护劳动...  相似文献   

9.
论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理性化扩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湘凌 《政法学刊》2006,23(6):91-9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而我国现行劳动法对劳动关系范围的厘定过于狭窄,致使许多新型劳动关系无法获得劳动法的全面保护,极大地制约了劳动力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应对其法律调整作出理性化的扩张。  相似文献   

10.
历尽“十年浩劫”的中国人民,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清醒地总结了历史教训,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战略措施,为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振兴中华铺平道路。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必须为经济体制改革服务。为此,木文拟对信息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提出一些粗浅看法,就教于经济界和法学界的同志。  相似文献   

11.
经济法泛论     
经济法是调整政府管理经济关系的法律。这一涵义表明,经济法最基本的职能是调整政府在干预、管理和调控社会经济运行中的行为的要素而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和行政隶属性特征的经济关系。经济法所谓的调整,就是指它把表现在法律中的国家管理经济的意志,借助于其调整机制的作用,渗透到具体的社会经济关系之中去,从而促使或影响具体经济关系中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新的历史时期要求我们尽快制定劳动法,使它作为调整我国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基本法,成为我国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它的任务是:调整我国社会劳动关系,合理组织社会劳动,保护劳动者的权利,调动劳动者的社会主义劳动积极性,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和生产建设的不断发展,保障四个现代化的顺利实现。为什么劳动法应成为我国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呢?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国劳动法,是调整我国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是合理组织社会劳动,保护劳动者的权利,调动劳动者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改善劳动  相似文献   

14.
谢德成 《河北法学》2006,24(12):97-100
劳动派遣机构是随着劳动派遣这一特殊社会现象而在法律概念上逐步明确下来的.劳动派遣的样态和性质决定了派遣机构的性质.用人单位是我国劳动法上具有特定内涵与外延的法律概念和范畴.要扩大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将劳动派遣关系纳入其调整,必须要对这两个劳动法律关系主体进行对比研究.分别从两个主体的法律资格、职能、法律责任承担以及法律创制的意义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厘清这两个主体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北方法学》2022,(6):30-38
立足数字时代和我国用工领域立法的现实,我国将制定的《劳动法典》应是一部调整涵盖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等用工关系的统一的“劳动的法典”。雇佣合同进入《劳动法典》是因为在立法史上,我国通过劳动合同实现劳动力市场化改革,发生了劳动合同制度对雇佣合同制度的制度替代,导致雇佣合同无法系统立法并进入《民法典》中。而从法律渊源角度看,劳动法和民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并不影响二者发生法律渊源交叉,法典化完备性和体系性的技术要求,反而支持在一部法典中系统调整不同类型用工关系。从功能的角度看,将雇佣关系和劳动关系置于一部法典中,有助于按照类型和谱系的方法对各类用工关系进行符合实际的法律组合调整,有利于完成数字时代对“不完全符合劳动关系情形的”用工的规范。《劳动法典》总则应规定用工关系调整的对象、原则和一般规则,分则应按照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为主干,调整雇佣关系、非典型劳动关系、不完全符合劳动关系情况之用工的规范为特别规定的布局进行体系安排。  相似文献   

16.
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和科学的物价管理体制,是保证国民经济活而不乱的重要条件,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研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物价管理的法律问题,就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物价管理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和活动准则,需要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需要用法律手段进行调整,这不仅是当前体制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共同心愿。  相似文献   

17.
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目标及规范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劳动关系是以个别劳动关系为基础,以团结权为保障,以集体谈判和缔结集体合同为核心的社会关系。集体谈判权是集体劳动关系的价值中枢。我国法律对集体劳动关系的调整目标应是促进集体协商,平衡劳资利益;完善劳资纠纷处理机制,和谐劳资关系。实现此目标,应完善劳资双方主体人格、规范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完善集体劳动争议的法律程序等方面,使我国集体劳动关系全面进入法治轨道。  相似文献   

18.
<正> 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法律调整问题,就是国家通过国内立法或国际条约对直接投资关系,即由于外国投资者(主要是法人和自然人)向本国生产领域或流通领域直接投资,进行生产、销售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经济关系(包括行政管理关系和劳动关系)的调整。国家通过对这种关系的法律调整,使其符合本国经济利益和经济秩序,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孙中胤 《法制与社会》2011,(31):193-195,218
本文在界定事实劳动关系内涵基础上,论述了在单一劳动合同调整方式下,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实际上是不可避免的,保护劳动者利益的立法目的决定了事实劳动关系必须成为劳动法律的调整对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行劳动法律对事实劳动关系调整存在的主要不足,并提出了具体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化结构的调整,劳动关系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劳动关系的主体和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尽管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已经建立,但其与现今劳动争议发展的趋势已经存在明显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