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些年来,担负着保障基本民生、创新社会管理、提供社会服务等重要职能的民政部门,已被推到了社会建设领域改革的聚光灯下,成为媒体集中关注的焦点和人民群众密切关心的热点部门。新媒体时代,如何看待媒体、应对媒体和运用媒体是民政部门面临的新课题。民政人要主动提升媒介素养,善待媒体、善用媒体,把握和有效运用现代传媒,化被动为主动,更加从容应对媒体聚焦下的民政舆情事件。一要善对媒体,有"勇气"主动化  相似文献   

2.
陈新 《当代广西》2013,(6):57-57
最近获赠一宝,此宝系奉友湘刚出版的著作,书名叫《远离危机——党政部门和企业的媒体公关秘诀》,甚幸!初读目录,即被深深吸引:第一篇:善知媒体。阐述了媒体的垄断性、政治性、双重性和高危性。第二篇:善解媒体。剖析媒体对党政机关和企业来说,具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特点。第三篇:善待媒体。讲述如何正确对待媒体,把媒体当成诤友和镜子。第四篇:善交媒体……媒体,顾名思义,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是一个以媒介为主导的信息社会,媒介化警务工作的发展对人民警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查显示,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公安民警主要接触和使用媒介的手段,公安民警普遍对媒介信息持谨慎态度,借助媒介互动、解决问题的频率较低,应对媒体能力较弱,学习意愿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其背后原因包括民警群体宣传缺乏主动性,警媒关系"新旧矛盾"交替出现,提升媒介素养驱动力缺乏,公安机关对媒介素养教育、培训不重视,科学媒体应对机制缺乏等。建议转变传统媒介素养观念,提高媒介素养意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完善媒介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4.
《传承》2016,(11)
以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对高校的德育过程、德育内容和德育效果带来了严峻挑战,媒介素养教育时不我待。高校应该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理论水平,开展媒介素养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学会合理利用媒体工具,理性认知媒体信息,提高媒介素养,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前进》2015,(12)
<正>新兴媒体的迅速崛起,传媒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成为新常态,我国传媒业进入了媒体融合时代(下面简称为融媒体时代)。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党刊如何应对媒体融合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就成为摆在我们党刊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一、"媒体融合"概念的提出"媒体融合"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提出,原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其狭义的概念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  相似文献   

6.
燕继荣 《同舟共进》2008,(10):29-29
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又出"快人快语"。面对数十家媒体,他直言不讳批评某些官员不懂新闻,回避新闻的现象。并断言:谁不能够切实做到重视、善待、依靠和借助媒体,不断增强引导新闻媒体舆论服务现代新昆明建设的能力,谁就是  相似文献   

7.
黄时进 《求索》2007,(7):124-126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科学传播的发展提供了比以往更具革命性的媒介,而鲍德里亚富有前瞻性的后现代传媒理论,为我们分析网络时代科学传播的特征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8.
李钰 《重庆行政》2016,(5):49-51
正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近年来以微博、微信为主要手段的信息沟通方式,迅速影响了传统的纸质媒体和早期的互联网信息沟通平台——"微"媒介时代宣告来临。从具有上千年历史的纸质媒体,到电影电视的发展,历经了近百年的历史,而从互联网的兴起到其迅猛发展只有前后不过十余年的时间。历史表明,新媒体的发展必将以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取代过去,形成新的传播时代——"微"媒介时代。那么,"微"媒介时代的整体格局呈现出何种特  相似文献   

9.
王璐  文松辉 《人民论坛》2014,(11):170-171
互联网具有"媒体"和"社会"双重属性。自互联网进入中国20多年来,我国互联网治理在实践中一直以"媒介思维"为出发点。但随着互联网日益彰显社会属性,以"媒介思维"管网的模式使政府工作陷入瓶颈。要解决这些治理问题,需将互联网从"工具性"定位转变为"空间性"定位,从"政府管理"转变为"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10.
张雪梅  阎国华 《前沿》2010,(7):194-197
媒体在人们多元化信息渠道中正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受公共性和商业性的双重影响,当前的媒体信息可信度频受质疑,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公民对媒体辨析、解读和利用的能力十分必要。外语教育作为当前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性质,也具备科学素质及人文素质教育双重功能。通过外语教育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无论对学生媒介素养还是学生外语学习都有积极地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大众传播媒介在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大众媒介往往忽略了如何让农民说话和怎样为农民说话这个课题,使农民未能真正拥有媒介话语权。要解决媒体对农民报道以及农民话语权保障的问题,需要评析现有研究成果中各种观点与争议,澄清误会与失误,为未来的研究厘清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大众传播媒介在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大众媒介往往忽略了如何让农民说话和怎样为农民说话这个课题,使农民未能真正拥有媒介话语权。要解决媒体对农民报道以及农民话语权保障的问题,需要评析现有研究成果中各种观点与争议,澄清误会与失误,为未来的研究厘清思路。  相似文献   

13.
警察公共关系是以提高自身影响力为基点的促进警察组织和公众良性互动,争取最大社会效益的一种管理职能和活动过程。对公安机关来说,以媒体为媒介来联系公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突出。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公安机关和媒体的良性沟通合作尚存在制约因素。为此,公安机关要树立科学公关理念,构建与媒体的理性关系,充分借助媒体的力量来改善与发展警察公共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广泛受到科学教育的青少年是信息碎片化、社群原子化、媒介融合化的网络空间的主要活跃群体。饶有意味的是,以青少年为参与主体的"日常迷信"行为反而不断出现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当中。它在过去20多年间经历了符号赋权、焦虑消费和文化塑造的传播阶段,反映了中国网络社群浸入社交媒体的时候如何进行意指实践,折射出他们面对社会焦虑的时候如何通过意指实践进行情绪布局,也体现了他们共享媒介经验的时候如何参与到文化塑造的现场。  相似文献   

15.
新闻媒体本应对司法有不可替代的舆论监督功能,但是"媒介审判"却扭曲了这种监督功能。当前媒体常常利用自身优势,对案件事实加以夸大,激发公众的非理性情绪,左右社会舆论。在互联网时代,由于网络的匿名性、自由性以及非理性等特征,使得媒体监督更容易异化成为媒介审判。文章认为,要形成媒体与司法的良性互动,必须完善媒体监督准则,完善司法公开措施,坚持媒体监督司法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6.
"信息流行病"已经成为信息化时代经常暴发并能快速扩散的常见"信息疾病"。"信息流行病"的生成机理是信息过载和信息不确定叠加作用,其传播机制表现为媒介构筑的拟态环境中虚拟网络社交关系的连接。治理"信息流行病"需要确保信息公开透明,阻断传染源;同时加强主流媒体与市场化媒体的分工协作,减少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变异;重视公众媒体素养提升,提高抵制谣言、情绪传播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对于媒介的强烈需要主要表现为满足伙伴交往、娱乐消遣和学习知识几个方面.大众传媒对于满足青少年的上述需要起到了积极的正面作用,但也对青少年产生了负面影响.基于此,我们提出"青少年--学校(家庭)--政府(媒体)"三位一体的系统效果模式,即依靠政府和媒体,提高媒介环境的社会控制和制约能力;多方干预,以家庭和学校教育主渠道提升媒介素养教育;自我完善,提高青少年信息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浙江人大》2016,(4):60
"部长通道"是今年全国两会一大亮点,是其开放透明和善待媒体的一个象征。在这个通道上,以往记者拉着喊着部长接受采访的场景不见了,变为部长主动站出来回应关切,甚至变成部长排队10多分钟等着接受采访。记者之所以喜欢跑两会,原因之一是两会上高官云集,能"堵"到、"逮"  相似文献   

19.
<正>为纪念《民主与科学》杂志创刊20周年,民主与科学杂志社编辑了《民主与科学文集》一书,全书近90万字。该书侧重于《民主与科学》近年来刊载的文章,同时也体现《民主与科学》20年的前行轨迹。文章重新分类为"五四篇"、"科学篇"、"民主篇"、"关注篇"、"专稿",并附"旧文新读"。内容翔实、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反映了《民主与科学》20年历程中知识界的一些理性思考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民主与科学文集》已由学苑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20.
<正>为纪念《民主与科学》杂志创刊20周年,民主与科学杂志社编辑了《民主与科学文集》一书,全书近90万字。该书侧重于《民主与科学》近年来刊载的文章,同时也体现《民主与科学》20年的前行轨迹。文章重新分类为"五四篇"、"科学篇"、"民主篇"、"关注篇"、"专稿",并附"旧文新读"。内容翔实、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反映了《民主与科学》20年历程中知识界的一些理性思考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