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美国"再工业化"旨在通过重振制造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抢占新一轮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这将对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特殊时期的中国制造业产生错综复杂的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的重要支柱,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抢占新一轮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将成为"新常态"的根基。笔者通过深入探讨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实质与政策,并分析其影响,以期更好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为"新常态"下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寻求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2.
曾几何时,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支撑下,中国把“世界工厂1.0”做到了极致。在当前劳动力成本、环境成本、能源瓶颈、技术水准、产能过剩等众多因素制约下,中国经济要实现持续较快发展,需要大力推动产业升级与结构转型。产业要升级到“微笑曲线”的两端,即附加值较高的销售和研发;产业要转型到附加值更高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转移到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3.
传统产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实现产业升级。回顾江西纺织行业上世纪末到"十一五"末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实现过程可以看出,在一定时期,中西部地区传统产业面临的竞争力下降的"内忧"和"外患"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因,而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技术升级、促进产业集聚和推进国企改革是中西部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实现了长足发展,大批制造业企业茁壮成长,并开始参与国际竞争,不少企业已经具备了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的实力,高铁成为中国制造"走出去"最为耀眼的明星。实践证明,在现阶段制造业仍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大力发展制造业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十分重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原先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亟须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因此,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创新发展能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度融合,使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强化质量管理,培育知名品牌;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塑造新常态下的竞争优势;加强教育培训,形成成熟的产业工人队伍;健全绿色工业体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制造业良好发展的环境,以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升级与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升级二者概念与内涵并不等同,产业集群的升级或提升应被看作产业升级的一种形式。影响产业集群升级的内部因素主要是企业能力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是集群环境因素。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看,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被锁定在整条价值链的中低端,迫切需要通过产业集群升级来提高经济效率和效益。辽宁省装备制造业集群升级中应选择集群式创新、推进集群资本运行、发展集群学习实现集群技术能力升级、利用集群外向关联实现集群外向关联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目前,泉州正处在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其建设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总体趋势较好。但是存在着制造业产业结构偏轻、产业层次偏低、融资体制市场化改革滞后、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企业分工机制尚未形成和产业集群关联效应弱等诸多问题。需要从加强闽台两岸产业对接及区域合作、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构建海西先进制造业金融支持体系、促进制造业的有序整合与空间集聚等几方面入手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7.
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和升级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政府、竞争对手和消费者内外合作,共同驱动制造业朝向服务化发展。当前,我国制造业服务化程度整体水平较低,制造业服务化投入比率仍然不高,制造行业生产密度有待增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演进,知识要素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制造行业单纯强调生产和产品的技术改良、质量控制已经难以为继。为此,我国制造业亟待改变发展理念和模式,实施制造业服务化战略,从转变制造企业经营模式、生产组织模式入手实现"中国智造"。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断融合发展,数据已经成为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关键生产要素。基于手工整理的2011—2020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研究表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企业研发创新、生产制造、市场匹配三个环节整体联动实现更高效率发展的一种高级状态。数据要素能够显著促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且主要是通过关键性技术突破与知识创新的研发创新效应、生产流程优化与协同的生产协同效应产生影响,但市场匹配效应尚未完全显现;数据要素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高技术密集度行业与东部地区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时代下我国如何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提升制造业供给质量、建设制造强国指明了方向。融合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着力点,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不仅是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和助力,而且是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推动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要从产业集聚、融资支持、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环境建设等方面抓好。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模式”广受称赞,取得了辉煌发展成就,但我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同时也感染了中国模式“后遗症”:转型升级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绕不开的一个“坎”,而企业发展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要实现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就必须转型升级,要实现转型升级也就必须要破除路径依赖。当企业在转变过程中各种原先的平衡被打破时,企业所面临的发展问题也就逐一产生了,“用工荒”便是其中之一。文章选择转型升级视角,以一定的理论高度和实践深度,从海宁市一些有代表性行业企业的实际调查情况入手,探讨了企业“用工荒”的产生背景、当前研究成果分类与评价、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正世界经济史是一个新生力量演变史。近几十年来,新兴经济体企业扮演了重要的动力作用。适应全球化下自身需要,新兴经济体企业从加工贸易方式起步,从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这与其初始自主能力不强有关,如国内产业基础薄弱、自有能力不足等。经过"干中学",财富积累和自生能力增强,它们提出突破传统局限的要求,转型升级。但发达经济体跨国公司长期主导着世界产业分工,控制着价值链中高端,使它们在价值链上升级困难重重,处于转型升级瓶颈期;理论体系上,现有的全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全球金融危机时期,西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对中国制造业升级竞争加剧,特别是山东提出打造高端制造业发展体系面临的经济形势更为紧迫。山东省作为经济总量排名在前的制造业大省,在要素禀赋结构急剧变化,传统比较优势加快消失、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的条件下,应当面对全球化、高端化、服务化、绿色化的制造业演进格局,通过区域、产业、企业的高端制造业发展体系构建,打破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封锁,推动山东由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和国内经济政策的环境的变化,民营制企业转型升级已是实现企业现实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对江苏民营制造业的转型级展开实地调研,并根据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非公有制经济协调发展是三地非公有制企业面临的历史性机遇。但在发展中河北省非公有制企业还存在很多问题,形成三地非公经济发展的短板。河北省非公有制企业要想迎头赶上,实现超越式发展,就必须树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思想,不断修炼"内功",主动作为,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创新体制。还要主动接受产业转移和辐射,确立京津冀一体化地位,加大政策落实力度,为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5.
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基所在。在当前外部经济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成为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本文通过对提升产业发展能级的内涵和机理分析、评价指标和体系的构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即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破解"区域阻隔",推动协同制造发展,打造产业能级提升"软实力";构建自主创新动力机制,以"全球价值链"为审察,推进产业发展不断迈向中高端。  相似文献   

16.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鞍山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就是高端引领。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提升鞍山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业五项工程",将鞍山打造成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战略选择。本篇调查报告深刻阐述了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对引领和带动鞍山传统装备制造业改造升级的重大作用;探讨了鞍山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优势领域和产品;分析了鞍山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存在的主要差距与不足;提出了鞍山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得以快速发展,成为"制造大国"。制造业的繁荣却并没有带来生产服务业的相应发展,而是呈现出与世界经济服务化发展趋势不一致,被称之为"中国悖论"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跟我国服务业存在不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两头在外"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以及高端生产服务要素缺乏等供给侧方面的问题有关。因此,打破这一"悖论",推动我国生产服务业的发展,还需要通过供给创新,从创新思维、创新政府管理、打破传统产业边界思想理论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通过产业分化和产业融合的方式,实现生产服务业的外部化、专业化和融合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天津天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通过资源整合,形成"六大板块",实现了产业升级转型。在此过程中,公司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内涵、企业发展的要求、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通过培育创新文化、诚信文化、守法文化,将文化力转化为企业学习力、执行力、生产力,打造了企业竞争力,形成了天纺投资公司独特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9.
产业升级涉及到模式比较与理性选择。产业升级有两种基本方式,即存量升级和增量升级。存量升级主要指一国现有企业通过技术进步、管理改善、机制优化,使生产经营能级增强并在产业链上升过程中不断走向高端。增量升级则是通过招商引资,使国家或区域内新企业进入并优化产业结构,导致产业发展总体水平上升,既可以提高产业链层次,也可以在"代工"中增加技术含量,产生价值链提升的效果。增量升级有其符合规律的绩效路径,存量升级则具有相适应的结构组合。政府促进产业升级的方式或策略也应处于阶段性演变之中。这种演变主要包含着"三个转变":从重点促进增量升级向存量升级转变;从重点推动结构性产业增长向产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转变;从重点培育关键项目向优化产业体系生成环境转变。  相似文献   

20.
井研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创新发展,一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另一方面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调研,课题组认为,井研县工业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创新发展定力,打造发展新引擎,推进"四化"互动。一是增强创新意识,营造创新发展氛围。二是坚持创新发展,增强产业竞争优势。三是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四是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创新发展的活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