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识别是民族工作的基础工作,是我省当前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是关系到真正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的四化建设的大事。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这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必须明确认识,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民族问题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民族问题。《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人民出版社出版,第57页)党中央的这一论断科学地揭示了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所在。因为民族问题的解决是在于人们采取一定的方式处理民族关系。人们采取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3.
在最近召开的全区使用中学政治课新编教材讨论会期间,还专门讨论了如何使用好自治区编用的《民族政策》教材。通过讨论,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1.要重视对中学生进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这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重大意义。”在新编《法律常识》教材中,关于“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章节中,已阐述了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但是从自治区的实  相似文献   

4.
胡耀邦同志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中指出:“进一步发展国内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拟就有关发展我国民族关系的几个认识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其一:民族问题是革命问题一部分的提法并未过时。在现时我国条件下,民族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把民族问题看成“全局性”问题,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它不利于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奚云华 《今日民族》2005,(11):27-28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就是要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上,全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昌盛,维护社会主义祖国的统一安全,同心同德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处理和对待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上的与时俱进,把处理和解决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问题,提高到了是构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①。这一主题的确立,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为解决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指明了方向,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一、“两个共同”的时代内涵(一)“两个共同”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1、民族问题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存在是一个漫长的历…  相似文献   

7.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经过拨乱反正,在我国的民族工作中,对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研究,又有了新的深化和发展.本文拟对此作若干方面的探讨。一、关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全面深刻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早在50年代末,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认识处于尚需加深的感性阶段。1962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把“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作为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十年内乱”亦是如此。这样,在“左”的思想指导下,错误地把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争取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实现国内各民族的平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消灭了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形成了新型的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问题。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逐步消灭各民族间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使少数民族能够赶上或接近汉族的发展水平,是社会主义时间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9.
全国人民正在讨论宪法修改草案。这是我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和祖国大家庭中各族人民享有完全平等的权利。宪法修改草案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这一科学的结论,完全符合我国民族关系的实际,体现了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一规律,是由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特点决定的。这些特点是: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论述,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对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新时期我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思想原则.本文对此谈些粗浅的认识。在建国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由于“左”的错误思想,我们党在实践中出现1957年的反右派扩大化,在民族地区反对地方民族主义中误伤了一批少数民族干部,“十年内乱”期间,彻底否定了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遭到极大破坏。在理论上,由于对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把“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作为…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把马列主义基本 原理与我国当代民族问题相结合,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本文将之归纳为“把民族问题放 在很高的战略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团结思想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等八个方面,较全 面地叙述了邓小平民族理论的主体内容,指出邓小平民族理论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科学体系,是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一)民族问题历来是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的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一向重视贯彻民族政策、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毛泽东同志很早就指出:“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届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对于与实现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重要意义的培养少数  相似文献   

13.
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实现民族团结,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列宁指出:“任何民族都不应该享有任何特权。各民族完全平等,一切民族的工人应该团结和融合。”“谁不承认和坚持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不同各种民族压迫或不平等作斗争,谁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甚至也不是民主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原则,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在民主革命时期,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压迫,取得了争取民族解放、实现民族平等的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制定了一系列适合于我国民族关系特点的民族政策,并逐步实施,使我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形成了新型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关系。  相似文献   

14.
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结合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以及国际形势对我国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的影响,审时度势,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时代特点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本文拟就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出的新思想谈谈学习体会。一、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新思想提出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中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民族关系是指民族之间各种联系的总和,它是复杂社会关系的特殊表现形式。在当今国际关系中,特别…  相似文献   

15.
民族工作是民族地区铁路企业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铁路企业的民族工作不仅有利于铁路企业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而且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一)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 ,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在民族工作上的体现 ,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高度重视 ,也反映了少数民族地区广大群众的共同心愿。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佟钟时 《辽宁人大》2008,(12):10-11
胡锦涛同志指出:“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我们应当认识到,正确认识民族问题,努力做好民族工作是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当前正在开展的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也必将促进民族工作的开展,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深入。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重要组成部分。锡盟是全国的民族地区之一,在实现“两个转变”,“两个提高”,“两大历史任务”,从锡盟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工作,是促进全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大课题,同时也是摆在各级各族领导和干部面前的重要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不断增强各民族的团结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民族团结对锡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锡盟是一个由蒙。汉、回、满、藏等21个民族…  相似文献   

18.
陈国新 《思想战线》2006,32(2):73-78
胡锦涛关于“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概括,科学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在我国的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只有巩固和发展这种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委书记陆浩在批示中指出,民族问题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没有民族地区的发展就没有全省的协调发展,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陆浩在批示中强调,加强和改进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  相似文献   

20.
发展少数民族教育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立坚 《前沿》2009,(3):89-91
我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包括民族语文教育和接受其他民族语言文字教育)是国民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体现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共同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胡锦涛同志指出:“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必须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就是贯彻和落实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是全面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