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印度的海洋战略及印美在印度洋的合作与矛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励 《南亚研究季刊》2005,2(1):113-120
作为主要的印度洋国家,印度长期以来寻求一项确保自身安全和经济利益的大国海洋战略,它体现了印度立足南亚、面向印度洋、争做世界大国的战略图谋。冷战结束以来,特别是随着印度综合国力的发展以及追寻其“大国梦”的步骤加快,印度对印度洋的安全需求持续增大,将确保海洋战略利益、特别是保证印度洋海上石油通道的安全视为保护其基本国家战略利益的头等大事。鉴于印度洋对印度和美国的重要战略意义,印度在实施其海洋战略过程中既会与美国保持合作,同时也可能引发相互间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2.
梁甲瑞 《南亚研究季刊》2020,(1):94-100,35,I0004
印度洋地区的海上战略通道价值为世界所公认。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提出了相应的印太战略,印度洋地区的海上战略通道价值更为显著。在法国与印度的印太战略框架中,双方都把印度洋地区的海洋安全视为重点。基于印太战略,印度洋地区海上战略通道的安全成为法国与印度共同的战略关注。由于印度洋地区的海洋安全威胁日益复杂,合作是法国与印度维护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的最好方式,符合双方共同的利益。面对印度洋地区复杂的海洋安全威胁,法国与印度意识到了海洋安全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初步建立了海洋安全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胡娟 《东南亚》2012,(2):6-10
印度洋是连接大西洋、太平洋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印度历来致力于成为世界海洋大国,实施控制印度洋的战略。印度排斥其他国家在印度洋的利益诉求,视印度洋为其势力范围。中国由于自身国家利益的增长和安全考虑,日益强调印度洋对巩固安全和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中国急需采取相应对策,有效维护我国在印度洋地区日益上升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4.
印度的海洋观及其海洋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一直把印度洋视为其传统的势力范围,把控制印度洋作为其海洋战略的重要目标。近年来,印度不断加大对印度洋的经营力度,大幅度增加对海军的投入,力图打造一支以三艘航母为骨干的超级舰队,以便最大限度地获取海洋利益和实现其快速崛起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印度是一个南亚大国 ,处于印度洋的中心位置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印度独立以来致力于成为世界海洋大国 ,实施控制印度洋的战略。印度的海洋战略具有排外性、针对性和扩张性的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 ,中国对印度洋、南中国海的依赖度越来越强。因此印度的海洋战略是中国处理中印关系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印度海洋战略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威 《东南亚》2009,(4):16-20
作为印度洋地区的重要国家,印度积极推行以称雄印度洋为核心目标的海洋战略,争当海权强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与完善,印度已经形成一套完备的海洋战略思想体系,其体系建构之宏大,远洋海军发展信心之坚定日益引起亚太地区国家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印度大举扩充海军军备,意图打造一支攻守兼备的庞大远洋海军,更令周边国家感到不安。如何看待印度海洋战略的内涵和利益指向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应当审慎思量和切实应对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印度具有构建海陆复合型强国的地缘特质,当前正面临从陆地向往海陆并重方向发展的战略转型,而美国"印太战略"的提出客观上加速了印度国家战略转型的进程。历史上印度海洋战略大体经历三个时期,其海洋战略的现状特征主要包括:坚持"印太战略"中的"印度洋"重心;强化在印度洋地区安全保障者的角色;深化双多边海上安全合作。未来印度海洋战略的实施机遇与挑战并存,国际体系结构层面缺少体系压力与地区层面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是其外部优势,而国内受制于陆地安全的现实和海军军费不足将继续成为其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年来各种地缘因素尤其是海洋地缘政治因素的变化,印度洋地区已经决定性地处于世界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的前列,但它同时也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为问题丛生和危险的区域之一。该地区在资源、人口、经济和环境安全方面的当务之急普遍地汇聚于海洋领域,海洋是沿岸国家和外来大国集体利益和交叉利益的焦点之所在。作为印度洋地区惟一聚焦于海洋安全的泛区域性合作组织,印度洋海军论坛已成为该地区海军和海岸警卫力量共同讨论海洋安全事务并寻找合作性解决方案的平台。然而,作为传统的海洋大国与正在崛起的海洋大国,美国和中国等在该地区有着重大利益的地区外国家均被论坛首倡国和主导国印度有意识地排斥在论坛之外,这与印度可能的地缘战略意图一脉相承:欲变印度洋为“印度之洋”。鉴于中国在印度洋具有重要的海洋利益,着眼未来,中国应当努力争取获得该论坛的常任观察员或正式成员国地位,着力倡导“和谐海洋”的思想,积极而稳妥地推动对于建设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宏伟构想的认识与实践,追求一种开放、包容、全面的海上安全秩序,在确保自身海上交通生命线尤其是至关紧要的能源进口安全的同时,为印度洋海域、亚洲乃至世界的持久安全、稳定和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2014年莫迪在印度执政以来,引领印度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印度其对外贸易、国内民生与国家安全对海洋的依赖越来越高。莫迪政府清醒认识到海洋特别是印度洋对印度的安全与发展的关键意义,并于2015年起适时调整海洋安全战略,将2007年确立的以“自由使用海洋”为主题的海上军事战略在有所继承的基础上调整为以“确保安全的海洋”为主题的海洋安全战略。这说明印度在自由使用海洋的过程中,遭遇了多样的海上安全挑战。来自海上以及发生在海上的安全风险直接影响到印度的对外贸易和海上运输、海洋经济活动的展开、海岸和港口城市的安全、海外资产与海外公民的安全,最终危及印度的国家安全。印度调整海上安全战略,明确以印度洋地区为首要利益区,同时加强以印度海军为主体的海上安全保障力量,为之确立多样任务目标下的军事战略,并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海上军事行动。同时,印度政府还通过外交手段,与周边邻国、关键的地区大国或国家集团以及全球大国建立双边和多边海上安全机制来应对多样的海上安全威胁,维护海洋安全,最终服务于印度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并为印度寻求印度洋的主导地位积累资本、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印度“东方海洋战略”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后,印度公开宣称"从阿拉伯海的北面到南中国海都是印度的利益范围",提出面向新世纪的新海军战略--东方海洋战略,大力发展包括航空母舰和核动力潜艇在内的"蓝水海军舰队",企图将其海上活动范围向东延伸至南中国海乃至整个西太平洋地区.这对我国海上安全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三面环海的印度海上利益广泛,主要包括政治利益、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为了保护这些利益,印度分别于2004、2007、2009年发布了三个海洋文件,大体勾勒出印度海洋战略的总目标:主导印度洋、东进太平洋.该战略目标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威慑性和排外性.现阶段,印度虽然与美国在印度洋存在矛盾,但两国更多地保持着合作关系;印度将中国视为其最大的海上挑战国.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东亚地缘政治板块的主体国家,而印度是南亚次大陆的主体国家。两国在陆地接壤,但并不是海上邻国。然而近年来随着海洋战略地位不断提高、印度"东向"政策实施的加速以及中国在印度洋地区利益的增加,中印之间开始产生海权矛盾。南海这个世界海洋热点地区在中印海权矛盾中占据重要地位,并有影响双边关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刘迁 《南亚研究季刊》2023,(3):44-61+157
自独立以来,印度就以掌握印度洋海权为其海洋政策的根本目标。为实现其海权抱负,近年来印度积极参与印度洋安全治理,力图借此扩大其在区域内的影响力和军事存在,并排挤域外大国。为提升其海权,印度在与域内国家的合作中试图树立“友好警察”形象,强化其在印度洋安全治理机制中的主导地位,重点加大对印度洋地缘政治热点地带的安全治理投入,并利用区域安全治理限制特定大国的影响力,巩固与美国的安全伙伴关系。通过上述措施,印度有效提升了其在印度洋地区的海权,但其在安全治理中“夹带私货”的行为也对印度与部分国家的海洋安全合作造成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印度是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尤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计划必须面向的主要国家,海上安全是理解中国和印度在印度洋地区进行战略接触的重要视角,中印海上互动的性质将直接影响印度洋地区的安全与发展,然而互信缺失是影响中印双方在印度洋地区化解潜在冲突和开展有效合作的主要障碍。本文考察印度对中国"海丝路"的回应和中印在斯里兰卡的利益碰撞,比较中印对印度洋安全的认知,分析中印在印度洋地区的海上安全关系。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世界战略重心东移,美国“重返亚太”,印度与印度洋战略重要性上升.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印太”作为一个新的地缘经济、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概念在澳大利亚、美国、印度等国的学界和政界被广泛使用.在“印太”语境下,中国的地区影响力遭遇人为淡化,中国的海洋活动受到格外关注,部分国家积极筹划针对中国的海上安全合作和小多边机制.但由于各自利益驱动,在“印太”框架下,有关国家在联手制衡中国的问题上尚未取得一致立场.  相似文献   

16.
印度的海洋战略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近海到远洋的过程。在谋求控制印度洋的同时,印度还把触角伸向了东南亚和南中国海地区。这无疑对中国的能源开发和运输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中国如何应对也将直接关系到自身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印度军事战略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战略是国家战略在军事问题上的体现。印度国家战略是称霸南亚 ,争取在印度洋拥有更大的控制权和支配权 ,充当第三世界国家的领袖 ,争做世界一流大国。围绕着这一战略目标 ,独立 5 0多年来 ,印度的军事战略从初步形成到不断调整直至军事战略思想体系的完备 ,历经了四个阶段的发展 ,并表现出明显的发展趋势。一、印度军事战略的形成与变迁印度军事战略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早在公元 4世纪 ,当时印度的政治家考底利耶就曾指出 :“强大的邻国乃是潜在的敌人。”英印殖民统治时期 ,为保护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利益和伺机进一步扩张势力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印度的"印度洋战略"五大内涵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印度的"印度洋战略"对构建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并分析了对中国海上运输安全的影响,印度的"印度洋战略"也给中国解决南海问题增添了不确定性。中国应积极塑造"共享型"的印度洋战略应对印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印度作为发展中大国 ,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地位越来越重要。“争当世界一流强国 ,是印度安全战略的最终目标。随着印美关系的升温 ,印俄关系的增强 ,综合国力的提高 ,印度为实现大国梦 ,维护其国家安全 ,不断增加军费 ,形成核威慑 ,跻身航天大国 ,力图控制印度洋 ,扮演政治大国的角色 ,从而为中印关系的健康发展布下阴影  相似文献   

20.
“印太”是近年来美国战略学界率先提出的地缘政治概念,旨在以符合美国战略利益的方式,以海洋和海上通道整合西太平洋与印度洋所涉范围内的广阔地区。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对这一构想作出呼应,并试图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毋庸置疑,这一构想的提出和推进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区多边格局的走向,影响中国在亚太地区和印度洋的战略利益,以及中国对美国亚太战略、关印关系及其他相关盟友与伙伴关系的评估与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