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武汉市蔡甸区地方税务局不断改进和加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了以"大爱之德,科学之道,和谐之本,神圣之命"为主题的道德文化建设,有效推进了地税事业大发展。审时度势,道德文化建设谋定开篇该局党组在客观分析社会发展形势、研究如何加强队伍建设中形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2.
李春华 《学习月刊》2012,(17):37-38
道德迷局在当今"道德滑坡"的舆论纷扰中,食品安全危机、官员腐败、政府不作为、老人跌倒无人敢扶等社会问题,令人扼腕叹息。但与此同时,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等"道德模范"的出现,又不禁让人心生温暖。那么,究竟该如何评价当前我国社会的道德状况?公众最反感哪些失德现象?怎样进一步加强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3.
"修身治国"是儒家学说中底蕴深厚的文化现象,历代儒家都把崇高的道德信仰作为实现人生价值和达到人格完善的重要手段,并建立了比较系统的伦理思想。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毛泽东同志从儒家伦理中撷取了大量的思想资源,结合党的思想建设进行批判、吸收和发扬,形成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要内容,以"大公无私"为价值取向,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为基本方法,以"共产主义先进模范"为崇高追求的道德信仰理论。  相似文献   

4.
陈筱倩 《世纪桥》2011,(21):51-52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也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生活。它作为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之一,规范着人类的社会生活。同时它也凝结了所处时代的执政者(或阶级)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标准和道德要求也会有所改变,但不管在哪个时代,其当时的道德要求都是高于当时的现实存在的,就如同布洛赫的"希望哲学"一样,道德就是一种"希望"式的存在。对于我们来说,它是可以到达的驿站,又必将是被驶过的港湾。本文通过对道德的历史发展规律的追寻,觅得道德发展与社会发展不一致性的现实,从而对道德的这种"希望"性展开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王哲  王萍 《世纪桥》2011,(11):129-131
当前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背景下,公民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便成为城市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常州通过开展"道德讲堂"建设,逐步形成了"唱道德歌曲、诵道德诗篇、讲道德故事、发道德短信、上道德课堂、行道德善举"的道德文化建设新模式。常州"道德讲堂"的实践模式对破解城市文明建设瓶颈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华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德的民族性和历史继承性要求我们在当前的道德建设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对当前的道德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要正视当前我国道德建设中面临的新挑战 ,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加以继承、丰富和发展 ,构建起符合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道德体系和道德文化 ,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徐惟诚 《求是》2012,(3):19-2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当前,面对社会深刻变动的现实,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道德发展的基本趋势,把道德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意义尤为重大。为此,我们特约请了道德建设领域的专家和全国道德模范,就这一问题和大家谈谈心。  相似文献   

8.
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党员的思想道德直接关系党的思想建设的成效。道德的目标是善的实现。能否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道德意识的出发点,是判断党员道德善的标准。党员善的道德养成必须通过善的意识培养、善的道德行为的实践展开,最后通过善的道德理想人格的塑造才能实现。党员道德建设必将带动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党员的道德建设也有利于从严治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传统道德观念中对道德的社会和道德的个人的培育往往有失偏颇,甚至出现道德社会和道德个人之间的断裂,这直接影响着全面道德建设的进程。因此,道德社会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道德个体、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实践中,应打破道德社会自然生成论,打造良性社会制度统领下的个体道德建设,促使道德社会早日到来。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从物质利益和道德关系上必须坚持辩证法,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者的和谐统一,社会引导方面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道德要求的统一等三个角度阐述了邓小平道德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而指出邓小平道德建设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卓新平 《学习月刊》2012,(17):21-23
"老人跌倒该不该救"、"幼儿被车碾压路人视而不见",一些原本并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却成为时下社会热议的话题,现代道德观念和准则中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返老还童"真使人感到悲哀。中国社会对信仰的关注确实到了该反思、"该补课"的时候了。实际上,社会道德如果没有信仰的支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仰可以为道德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当然,对道德的高扬,也可以让相关道德原则在人们的心目中升华为信仰。  相似文献   

12.
邹维平 《学习论坛》2003,(12):29-31
诚信道德平台因诚信道德建设对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具有的道德托举作用而得名 ,它具有完整性、具体性和稳固性的特征 ,以及基础性道德托举和支持性动力两大功能。在诚信道德平台对公民个体、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以及社会公德这三个具体层面的构筑中 ,思想政治工作被赋予了一系列特殊的使命 ,其中主要是建立和完善诚信道德平台理论体系 ,为诚信道德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大力开展诚信道德教育 ,注重诚信问题的实证性研究等  相似文献   

13.
王军魁 《世纪桥》2010,(7):70-71
传统道德泛化对政治、经济及整个社会都是有害的。要确保现代社会道德的健康运行,加强现代社会道德的建设,就必须对道德予以科学的社会定位,正确认识和确定道德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存在和发挥其作用的根据和理由、范围和限度、层次和要求、角色和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肖光荣 《探索》2006,2(1):13-17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思想与我党执政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执政道德建设思想,阐明了执政道德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建设的具体措施,为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5.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中华大地迅速掀起学习雷锋、争当雷锋的热潮。49年来,雷锋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战士,举国上下家喻户晓,始终成为我们爱戴和敬仰的人物;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耸立的灯塔,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道德,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和他崇  相似文献   

16.
道德的结构、层次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云林 《探索》2005,(6):163-166
道德从结构上而言包括价值形态、规范形态和秩序形态三个部分,从层次上而言划分为旨在社会有序化的道德和超越性的道德两个方面。对道德结构和层次的这种把握对于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建设的启迪在于:基于道德结构的不同要素,必须将人的美德和善行作为道德建设的重要价值目标;基于道德的不同层次,必须致力于道德规范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设,同时还必须将一定的道德规范法律化并严格设定这种德法转换的限度。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道德建设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学习和继承,是我们新时期进行公民道德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回顾和思考毛泽东道德建设思想,对培养公民良好道德素质和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尹轶 《世纪桥》2011,(17):15-16
治国先治党、治党先治官、治官先治德,身为国家的管理者和公众人物,领导干部的道德素养对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领导干部如果不具备德的标准,就不可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因此,我们的领导干部必须加强道德素养建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周易》作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根,它所孕育的伦理道德思想是极为丰富和复杂的.我们可以从道德理想、道德实践、道德修养、道德化育四个层面来分析《周易》中孕育的道德思想,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可资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长林  班彦美 《理论学刊》2008,9(1):109-114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杜亚泉与陈独秀都将中国社会危机的根源归于道德的失范,但对道德失范原因的解释却各不相同.杜亚泉认为主要是受西方物质竞争之流毒的影响,而陈独秀则认为是中国旧道德的产物.在中国新道德建设问题上,杜亚泉认为新旧道德只是程度之差,并非性质之异,主张以中国固有道德为本,调和新旧,统整东西文明;而陈独秀则认为中国旧道德是封建专制制度的产物,与民主共和制度下的自由、民主、平等的原则不符,在现代社会没有存在的价值,应当建设符合自由、民主、平等原则的新道德,这是他们展开东西文化论战的重要原因.但他们在中国社会问题如何解决的问题上,都有"道德本位"的思想倾向,都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