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红军长征在甘肃柴玉英甘肃是红军长征到达的第10个省份。1935年8月至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作为长征红军的主力部队,在我省许多地区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播下了革命的火种,谱写了壮丽的历史篇章。本文对红军长征在我省的情况作一些重点介绍。跨越...  相似文献   

2.
张学良与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良与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牛桂云爱国将领张学良对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在思想和行动上都采取了积极的态度。但因当时他对红军北上抗日的支持是秘密进行的,所以知道此事的人不多。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和西安事变60周年之际,深入探讨张学良与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的关...  相似文献   

3.
红军湘籍将领──对长征胜利的历史贡献夏远生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举世瞩目的战略转移。数以万计的红军湘籍指战员参加了各路红军的长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湘籍红军将领参与领导了除红二十五军以外所有长征行动,对长征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从通道会议到遵义会议...  相似文献   

4.
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及四川在红军长征中的地位彭塞一、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纵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红军长征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简言之它是这个革命从遭受严重挫折到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红军长征前,这个革命不仅受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6,(12):95-95
长征的历史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首先,在长征中,坚持党对红军的集中领导,克服了极端民主化和非组织观念,使党的正确指示、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思想在红军中能够全面贯彻执行,“北上抗日”成为全党和红军的明确目标。其次,党员领导干部在长征中发挥了楷模作用。再次,党的基层组织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在红军中,党的组织分军委、团委、营委、连支部四级,班有小组。长征途中,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起到了积极的政治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6.
夏远生 《新湘评论》2006,(10):16-20
长征时,红军曾有3支部队转战三湘四水,足迹遍及42个县、市的广大地区,在湖南境内书写了战略转移的壮丽篇章。 让我们走进历史,走进长征,去领略红军长征在湖南创造的奇迹!  相似文献   

7.
长征中红军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郭淼长征中,红军处于流动作战中,后勤保障工作成为红军军事经济的重要内容,成为关系到红军生死存亡、能否实现战略转移的重大问题。红军在长征中边打边走,日夜作战,没有根据地作为依托,没有有组织的人民群众进行支援配合,没有后方安置...  相似文献   

8.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十九日至二十六日《红军颂书画展览》在福州五一广场展览大厅正式展出。十九日的开幕式由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展览筹备委员会副主任袁启彤同志主持,筹备委员会主任伍洪祥同志致开幕词。中顾委委员魏金水同志在会上讲了话。出席开幕式的有省、市领导、离休老同志、省  相似文献   

9.
红军长征在四川的几个重要事实和数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军长征在四川的几个重要事实和数字元江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四川在红军长征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红军在这个地区停留的时间最长,经过的地域最广阔,遇到的环境最艰险,进行的斗争最坚决,指战员付出的牺牲也最大。为了证明四川在红军长征历史...  相似文献   

10.
朱德在红军长征中的重大贡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党和红军的高层领导人中,只有朱德经历了两年长征的全过程.他作为红军总司令,在对红军摆脱"左"倾军事错误、重新确立毛泽东正确领导方面,对克服张国焘分裂主义、维护党和红军团结统一方面,对红军在极其恶劣自然环境里求得生存方面,对长征中军事统战工作方面,以及对红军三大主力实现在西北大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党史书介     
一部研究红军长征史的学术新著盖军党史书介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刘晶芳、李东朗主编的《长征全史》,由江西教育出版社于1996年10月出版。纵览全书,有以下的特点:一、结构新颖,内容比较全面又有重点。作者在研究第一手资料,并吸收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概括,简明扼要地描写出红军长征由挫折走向胜利的全貌。既以主要篇幅论述中共中央及其率领下的红一方面军长征的历程和对红军长征夺得胜利的关键作用,又以一定的篇幅论述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的长征,对红一方面军长征胜利在战…  相似文献   

12.
爱国将领张学良对红军长征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在思想和行动上都采取了积极的态度。但因当时他对红军北上抗日的支持是秘密进行的,所以知道此事的人不多。在纪念红军长征三大主力胜利会师60周年和西安事变60周年之际,深入探讨张学良与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的关系问题,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张学良当时联共抗日的思想轨迹和红军长征三大主力在西北胜利会师的艰苦历程。张学良以特殊的方式支持红二、四方一面军北上抗日,是从他与周恩来举行延安会谈时开始的。在会谈时,他当面对周恩来表示了自己的这种态度。1936年4月9日至10日,周恩来和张学良…  相似文献   

13.
七十年前的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结束了历时两年、历经十几个省、总行程达数万里的长征。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红军是一支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不可战胜的力量。长征中红军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作为党和军队主要领导人之一的王稼祥同志,对遵义会议的召开和红军长征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关于红军长征目的地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红军长征目的地的选择宋惜春红军长征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这次转移的落脚点选择在哪里,即新的革命根据地建立在哪里,是关系到长征的成败,进而关系到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红军把长征的目的地放在陕北并不是一开始就明确的,而是在长征途中经过反复探索,...  相似文献   

15.
长征勇士写成的第一本长征故事辛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结束。然而,早在是年春,红军抵达陕北的消息便出现在上海的《字林西报》上。这篇报道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红军穿越半个中国的远征,并将这次远征...  相似文献   

16.
1936年7月,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一部和红军总部长征来到班玛。从此,班玛和红军长征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班玛藏族僧俗民众对红军长征指战员在筹措军粮、提供住宿、救护伤员、争当向导等方面给予很多支援,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著、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军长征史》一书,同时摘取了中国图书出版界的两项《高荣誉,即第三届“国家图书奖”和第六届“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该书是中央党史研究室“九五”规划项目之一。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室领导的关怀和支持。该书依据翔实的历史好料,生动记述了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艰难历程和英雄业绩;揭示了红军长征的不朽精神,总结了长征胜利的基本经验和重大意义,从而深刻地揭示了红军将士为革命理想和人民利益英勇奋斗的本质特点,昭示了长征胜利的历史必然性。该书不仅集红军…  相似文献   

18.
正这些年,我"走走党史",首先断断续续地走完了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路,同时也走了红二十五军的部分长征路。这里,根据我"走走党史——长征行"的体验,谈谈对红军长征若干问题的一些看法。一、红军长征的基本内涵红军长征早已成为历史。但对它的研究仍然是个常研常新的课题。在走长征路的过程中,我萌生一个疑问:红军长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怎样才能全面  相似文献   

19.
《红岩春秋》2023,(1):6-7
<正>长征路上的一次次会师,是党领导下一次次红色革命力量的汇流与融合,实现了各路红军为共同的理想信念进行战略转移时的重组与整合。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有过多次会师,其中,红二、红六军团的会师,是红军长征中的第一次会师,为其他各路红军的会师树立了并肩战斗、团结互助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遵义会议前后,周恩来苦撑危局,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积极筹备遵义会议的召开,在遵义会议上极力推举毛泽东出来指挥红军,会后,又坚决维护毛泽东的军事指挥,为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