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武装广大青年学生,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效途径。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发展着的开放结构,需要与时俱进地吸纳各种思想。在当前社会加速转型的大背景下,弗洛伊德的人本思想理论,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格发展有着借鉴意义。本文通过解析弗洛伊德人本思想对后现代社会人的本质的解读,着重从弗洛伊德的人本思想中关于性本能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2.
“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是法兰克福学派最具代表性的思想体系。根据法兰克福学派的自白,这一思想就是用弗洛尹德主义关于本能结构的心理分析学说补充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结构的社会历史分析,使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综合起来以弥补二者各自的不足,还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本来面目,实现“回到马克思”、“超越马克思”,重建“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父”。实际上,他们是用弗洛伊德主义和他们的所谓“社会批判理论”来篡改和否定马克思主义并皮之纳入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3.
新儒家批判朱熹心性哲学缺失“道德本心”,导致“性”“天道”的超越性、根源性在主体层面无法落实,而为朱熹做辩护的核心就在于证成“道德本心”。当下流行的框架是利用“形著论”框架:“性”对自己的自觉即是“心”。这种策略忽略了“性”兼理气所带来的道德本心指称不确定性问题,因此,“形著论”框架是不适合的。“理气纠缠”结构是一种新的解决模型:“理”“气”在“无始无终”的过程中形成规范性与动力的互补性结构,这个结构凸显了朱熹对于宇宙秩序和人类行为规范性及动力的关注。“理气纠缠”在伦理学上表达为“规范性动力”,有两层含义:第一,主体行为实践的动力的规范性;第二,主体在面临困难境遇时,对于“本分”的“勇敢果决”的积极实践动力。  相似文献   

4.
向德平 《探索》2002,23(1):17-20
邓小平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改革动力论”,形成了社会发展的系统动力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5.
解读中国发展观需要考察思想史。恩格斯说过,科学的认识论应“建立在通晓思维的社会和成就的基础上。”自从有了人类,便有了历史;有了历史,也就必然有社会历史发展的变迁。只不过,在人的本能胜过智能的时代,社会历史的变迁仅仅被作为神的意志或命运的钟摆;而在智能胜过本能的时代里,社会历史的变革才被视为人类自身的事。无论在中国思想史上,还是在西方思想史上,有关社会发展变革的观念都有着大量的文献记载。从思想史上进行这方面的追溯与分析,对于我们拓展理解社会发展的思路,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及其当代道德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洛伊德认为,生本能与死本能是两种并存对立的本能。两种本能间的矛盾斗争是生命和文明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动力。建立在意识心理学基础上的传统道德的根本问题是:想发扬生本能,拒斥死本能,但死本能又死死纠缠住生本能不放。这是传统道德的困境,也是人类文明的困境。建立在无意识心理学基础上的新道德将整体性作为基本取向,将同时接纳生本能和死本能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原则,并把二者整合在一起,从而建立统一和完整的人及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7.
郭婷 《理论导报》2010,(6):26-27
关于人格发展的阶段论,古典精神分析提出了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与传统弗洛伊德主义相区别,新精神分析学派理论家强调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取决于动物本能和生物因素,而是取决于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其代表便是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对人格发展与健康的关系,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马克思主义主体论视角,对重庆市大学生“六个一”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导、参与、组织、保障等主体进行分析,对“政府主导、学生参与、高校组组、社会保障”的主体联动机制进行阐述,对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主体间的耦合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新论摘编     
《新长征》2003,(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 万斌、王学川在2003年第6期《高校理论战线》杂志撰文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理论创新: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升华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论,体现了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新要求;升华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社会发展动力论认为人的需要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个体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马克思社会发展动力论的中国化实践正是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的。马克思社会发展动力论的精髓在于正视人的现实需要,坚持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建立“真实集体”。  相似文献   

11.
哲学家休谟有一句话朴素而真实:“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人类发展史告诉我们:追求幸福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也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2.
筱平 《奋斗》2006,(7):48-5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大学生的数量成倍地增长,大学生就业的“黄金时代”已经不复存在,曾被视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正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竞争压力。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政治制度功能论洋龙,移山政治制度是人们政治关系的规范体系。政治制度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它是人类社会政治现象出现之后的产物。随着社会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水平、生产能力的提高,社会内部的分工和分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遏制个人本能和任意行为,...  相似文献   

14.
以素质学分作为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载体,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角探索如何对大学生实施分层心理干预,一方面通过“冬阳暖心”系列措施呵护重点学生,温暖受伤心灵,通过积极心理体验唤醒其心理能量,助人自助;另一方面通过“春雨润物”系列措施滋润全体学生心灵成长、积极互动。二者结合全面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实现由助人自助过渡到自助助人。  相似文献   

15.
持续的平凡     
持续的平凡郑殿兴徐虎是伟大的。徐虎的伟大,是用十余年持续的平凡累积叠加出来的!伟大来自平凡,可持续的平凡又来自什么呢?来自“报答”和“报答”的升华。11年前,徐虎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当上海几家新闻单位发起评选“上海市优秀社会服务工作者”时,普陀区的...  相似文献   

16.
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我们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是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理想和信念,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类的精神与动物的本能区别在于,我们在繁衍后代的同时,在下一代身上留下了自己对美、理想和对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念。”人类自古以来就有憧憬和追求美好社会的愿望。中国历史上的“大同世界”、“世外桃源”、“太平天国”是一种社会理想。古希腊柏拉图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人在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认识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前后相继提出了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创新动力论和和谐动力论等思想,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素质,靠空洞的理论说教,效果适得其反。在平时的教学中,融人德育教育,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写作应该是学生对社会或生活现象以及为人处世的一种认知内化,一种心灵的洗礼和升华。在教学生写作中,我引导学生正确地学习,学会辨证地思考问题,而且教会学生做人。  相似文献   

19.
阎孟伟 《新视野》2007,46(2):80-82
文章深入细致地分析评价了马尔库塞政治批判的心理学角度。指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使个人自主的、独立的内心精神生活同化乃至异化,是马尔库塞把心理学问题上升到政治批判的理由。认为,马尔库塞提出的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人的本能的全面解放相结合的出路,是把弗洛伊德的爱欲理论与马克思的“解放”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陈晓利 《世纪桥》2012,(7):121-122
弗洛伊德临近晚年时提出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面,这三者相互作用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可见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孕育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本文对新时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探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对指导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