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国传统戏曲艺术在城乡演出市场的影响日渐萎缩,一些剧种已经或正在消失戏曲剧种的危机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到现在已经有20年的时间。随着我国表演艺术出现多元化态势,戏曲统领城乡文化娱乐的盟主地位,己经不复存在。传统戏曲艺术不仅逐步退出城市舞台,在农村的演出市场也日益缩小,一些剧种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中国传统戏曲  相似文献   

2.
骆中姝 《学理论》2008,(4):81-8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文艺领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发展、成熟起来的中国戏曲剧种,日渐失去统领城乡文化娱乐的主流地位。20世纪50年代,我国有戏曲剧种368个,80年代初减少到317个,2005年只剩下267个,许多地方剧种已经消失或濒临消失。传统戏曲艺术不但逐步退出城市舞台.而且在农村演出市场也日渐缩小。如何保护和发展各地戏曲剧种,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个支流,全国三百七十多个剧种,仅陕西就占了36个之多,其中秦腔最具有代表性,是我国戏曲艺术的瑰宝,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娱乐形式的丰富,这种过于传统的戏曲已逐渐不被大众的审美心理所接受,如何继承、创新成为戏曲艺术工作者要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在中国有哪一种艺术样式是全民的,体现了最为广泛的审美趣味和欣赏口味,成为从宫廷到市井到乡村一致爱好的对象,那答案应该是戏曲。可以说,在中国戏曲的肌体中,与生俱来地夹带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众多因子。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戏曲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党的戏曲方针和政策从内容到形式对当代戏曲艺术做了科学、合理的规范和引导,但由于新形势下戏曲艺术再次遭遇到不亚于改革开放前的严酷境遇,党的戏曲方针和政策的内涵有必要根据时代语境因缘适变,从而有效地保护传统文化的精粹免于过度流失。本文论证指出,特定历史时期下确立的戏曲方针应进一步打破"花"与"草"、"陈"与"新"之间的界限,任其在行业内外更加自由地竞争和发展,将艺术价值的评判标准更多地交付于行业、受众和市场;"三并举"的实际内涵眼下已经超越了传统戏、现代戏和历史戏三分的具体语境,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各类剧种和剧目的公平对待,适当做到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应不只局限于"三并举",而是要有重点、有步骤地"多并举"甚至"全并举"。本文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了当代戏曲艺术的困境与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6.
汤素兰 《民主》2014,(10):28-29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遗传密码和力量源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折射出的中国戏曲更是博大精深,它屹立于世界戏剧艺术之林,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志。戏曲,作为"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先行示范,生动地将音乐、诗歌、舞蹈、服饰等艺术结合于一体,有着其他艺术无法替代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其中,立德树人、舍生取义、精忠报国、孝敬父母的剧目比比皆是。戏曲中的思想精华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引导  相似文献   

7.
李燕燕 《民主》2012,(3):48-49
“石家庄丝弦”是河北省特有的古老戏曲剧种之一.它流行于太行山麓.扎根在冀中平原,是石家庄地区土生土长的地方戏。至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作为较古老的戏曲剧种.“石家庄丝弦”经历了几度辉煌。也曾几陷低谷.尤其是在戏曲市场低迷的当代,丝弦也与其它剧种一样,经历着时代的考验。2006年.“石家庄丝弦”被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8.
蔡世林 《学理论》2010,(6):174-175
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可以陶冶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健康的艺术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能力,学习戏曲音乐能够增进学生了解我国艺术瑰宝,培养他们对戏曲艺术的欣赏与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与心智,增强民族的自尊和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情操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万素 《瞭望》1994,(44)
近期举行的中国首届昆剧演员交流大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昆剧新秀,在首都舞台上流光溢彩。文艺界的前辈、专家为之感到欣慰,说:“昆剧艺术有了接班人!” 以文词典雅瑰丽、曲调清新婉转著称的古老戏曲剧种——昆剧,自元末明初发源以来,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休浴着世纪风雨,阅尽了人间沧桑,昆剧艺术几度兴衰枯荣。50年代初,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指引下,昆剧艺术又获蓬勃发展。一出《十五贯》救活了一个剧种,早已传为佳话。到了20世纪后期,由于荧屏艺术和其它各种姐妹艺术的迅猛崛起,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伴随着商品经济的注入,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动摇,观众审美情趣和文化消费心态的急剧嬗变,冲击着一切舞台艺术,昆剧艺术也面临着严重挑战:经费匮乏,无力排戏;剧团里人心浮动,有人出去打工,有人去经商,有人去歌舞厅唱歌伴舞,有人跳槽转向影视界,一时间,昆剧人才大量流失,造成难以支撑  相似文献   

10.
本期刊物与读者见面之际,喜逢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在昆明隆重开幕。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盛会,是各族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艺术节将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展示我国各民族团结合作、亲密无间的关系。56个民族在艺术节通过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广泛交流,将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发展与繁荣产生重大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55个少数民族有近1亿人口,民族自治地方地广物博,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神州大地民族兄弟众多,  相似文献   

11.
郑喜胜 《学理论》2010,(22):130-131
潮剧是我国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潮汕便是潮剧的发祥地。潮剧文献是潮汕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潮剧信息资源是潮剧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保存和传承潮剧艺术,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笔者结合实际,分析了网络潮剧信息资源收集的意义、途径及其有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一档电视戏曲节目,引来网上四百多万条留言,青年观众踊跃参与中国是一个戏曲王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孕育了三百多个戏曲剧种。传统戏曲如何在新形势下生存、传承、弘扬?上海电视人为之探索过、实践过。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古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戏剧的三大源头。戏曲艺术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多种表演艺术的综合体,在价值取向、思想内容和文辞言语方面,深刻地影响着人的素质提升与民族品格的完善。陕西作为传统文化资源集聚区,地方戏曲资源极为丰富,分析陕西地方戏曲在高校的传播发展,对于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过春节,吃饺子,走亲戚,看吕剧",这是父辈们儿时胶东过年最深刻的感受,时至今日,吕剧在胶东农村仍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我利用今年春节回家乡山东栖霞探亲的机会,对目前烟台地区仅存的三家县级吕剧团之一——栖霞吕剧团生存状况作了了解和思考。吕剧是山东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山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流行于山东和江苏、安徽的部分地区,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坐腔扬琴)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15.
时已深秋,首都戏曲舞台却春意盎然。包括八个剧种、十个剧目的全国戏曲现代戏汇报演出正在举行。 如果以为这次汇演当中必定有许多惊人之作,那么这要求是不符合实际的。但是,这是粉碎“四人帮”以来,我国戏曲改革工作经过一场劫难后的一个历史性的新开端。植根于人民土壤的古老的戏曲艺术大树,将要结出反映现代沸腾生活的累累硕果了。这个预言并非妄测。例如,汇演中根据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改编的川剧《四姑娘》,同行们就认为是一出剧本、唱腔、表演都比较完整统一的精美隽永的好戏。这出戏写了情,而这正是解决现代戏戏曲化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京剧是流行于全国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继承和发展了徽剧、汉剧和昆剧的优良传统,并不断吸取梆子、高腔以至地方小戏的优秀剧目、音乐和表演艺术,加以丰富和发展,集中戏曲艺术优秀传统于一身,兼容并包、化而用之,逐渐形成具有很高艺术水平的戏曲艺术形式。作为美仑美奂的国粹,它不仅创作出数以千计的传统剧目,在表演艺术、戏曲音乐以及舞台美术、服装扎扮等方面,也都形成独具特色的一整套完整的艺术体系,享誉国内外。京剧的形成是以徽汉同台、皮黄并用为开端的。1790年,浙闽总督伍拉纳为祝贺清高宗乾隆八十寿辰,带了当时在南方颇负盛名的安庆徽戏班“三庆班”人京,由于当时“都中人士,喜听新声”,盛极一时的秦腔又已被禁五年,加之徽班本身艺术成就很高,既有丰富优美、高亢激昂以二黄为主,吹腔、高拨子等为辅的动  相似文献   

17.
晓群 《瞭望》1991,(40)
中国之大,地方剧种也尤其多。据说,全国共有360多个剧种。我想,不少剧种对观众来讲,恐怕是闻所未闻。近期将在北京参加全国戏曲现代戏观摩演出的浙江姚剧,大概就是众多观众鲜知的一种。 据介绍,姚剧原是流行在宁绍一带的地方戏曲,脱胎于民间歌舞和曲艺,又称“鹦哥戏”,属滩簧系统。相传在清乾隆年间,已有这种剧的职业班社在余姚、慈溪一带城乡流行,当时叫“灯班”或叫“灯戏”,因多在灯节前后活动而得名。  相似文献   

18.
王晶 《学理论》2010,(19):183-183
风景画作为西方传入中国的艺术门类,如果我们完全按西方模式发展下去,其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必定难以继续向前推进。风景画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情感的融入正是风景画的表达方式之一。当我们的民族情感一次次的震撼世界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情感的伟大,更感受到了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风景画创作也应如此,要想使风景画在世界之林更加闪亮,就必须融进我们自己的东西——民族情感!  相似文献   

19.
<正>戏曲艺术是中华文明古国之国粹,展现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风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国办戏曲院团承担着传递、传承和发展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担负着国家的政治责任和社会意识形态教育责任。在文化差异逐渐缩小、同质化趋势严重的今天,地方戏曲的有序发展,对于中华民族语言的挖掘、传承和弘扬,有  相似文献   

20.
武斌 《侨园》2019,(Z1)
<正>在几千年的丝绸之路上,不仅有物种的交换,物产的交流,技术的转移,还有着内容丰富的各种艺术形式的交流。各民族所创造的乐舞、美术、文学等艺术形式,通过漫漫的丝绸之路,互相影响,丰富了各民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各民族创造的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陆续传播到中国内地,为中华文化所吸收,丰富了中华艺术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