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寓贬于褒     
战国时期,魏国吞并了中山,魏文侯(名斯)把这块新占领土分封给了自己的儿子。事过不久,他问群臣:“我是一位什么样的君主?”群臣齐答:“仁君。”然而大臣任座大声说:“您得了中山,不封给自己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达怎么能说是仁君呢?”(当时列国的习惯,这样的地方都封赏给君主的兄弟)文侯听后火怒,任座也吓得急忙逃离。此时魏文侯又问翟璜,翟说:“您是仁君。”文侯又问:“你为什么这样认为?”翟磺回答说:“我听说,君主宽厚,大臣才耿  相似文献   

2.
学会打比方     
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惠施,曾任魏国的宰相。有人对国君梁惠王说:“惠施这个人讲话喜欢打比方,你要他不打比方,他就说不出什么来了。”第二天,梁惠王对惠施说:“我听说你说话爱打比方,往后,你讲什么就直截了当的,不要打比方。”惠施笑了笑,回答说:“要是现在这里有人不知道弹弓是什么样子,他来问我,我就回答他说:‘弹弓就是弹弓那个样子嘛!’那么,您想想这个人会明白吗?”梁惠王听了说:“这  相似文献   

3.
一傅众咻     
《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战国时期,宋国大臣戴不胜为使宋君受国人拥戴,很希望他明礼义,做善事。因无良策,便向孟子请教。孟子对戴不胜说:“你想让你的君王做善事吗?我先问你一个问题。有个楚国大夫在这想让他的儿子学会讲齐国话,那么是让齐国人教他呢?还是让楚国人教他呢? 戴不胜回答说:“让齐国人教他。”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许多楚国人干扰他,这样,尽管天天鞭打他,逼他学会齐国话,也是办不到的;要是把他领到齐国临淄城中庄街岳里这样的闹市住上几年,那么你就是天天鞭打他,逼他讲楚国话,也是办不到  相似文献   

4.
“韩美林哪里去了?”熟人、朋友们互相打听着。有的摇头说:“不知道”;有的开玩笑说:“他失踪了”。 直到一九八一年年底,《韩美林画展》在合肥开幕的那天,他才突然地“冒”了出来。我见面就问:“这一年,你跑哪里去了?”他避而不答,亲热地拉着我的手说:“走,请看画去!”  相似文献   

5.
报载:忻州地区上地局局长郝文山为政清廉,秉公办事,在金钱贿礼面前从不动心。有人问他:“面对送上门的钱,你为何能廉洁自持,不为所动?” 郝文山谈出了他的肺腑之言:“我第一是不贪。收下不义之财,就把自己归入贪官污吏之  相似文献   

6.
曾子易箦     
《礼记·檀弓》里记了这么一段故事:曾子弥留之际,他的学生乐正子春和他的儿子曾元、曾申在床边侍候着,一个童子掌灯坐在屋角。童子看到曾子身下的席子,说:“这么漂亮的席子,不是大夫的吗?”子春赶紧示意他住口,可是曾子已经听见了,“哦”了一声,意思是问童子说什么。童子就重复了一遍:“这么漂亮的席子,不是大夫的吗?”曾子说:“是的,这是季孙氏赠给我的。我自己不能动了,曾元你来帮助我把这席子换下去。”曾元说:“您病重了,不能动,等天亮了,再帮您换吧。”曾子说:“你对我的爱,还不如那个童子。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小人)之爱人也以姑息。我能够按照礼数寿终正寝也就行了,还图个什么呢!”曾元扶他起来,换了席子。还没有躺安稳,曾子就故去了。  相似文献   

7.
参观者没有参观到的东西 我经常在各地跑,遇到参观过苏南乡镇工业的人,总要打听一下他有什么感想?发现有什么新招?在甘肃省的一个县里,一位参观者对我说:“人家(苏南)那厂房,那设备,我们怎么能同人家比?”我问他:“你了解他们当初是怎么干的吗?”答:“这个嘛,没有了解。”陕北的一位参观者对我说:“我  相似文献   

8.
杨润 《民主》2004,(3):41-41
如果我先冒昧问一句:“你会打电话吗?”你可能大吃一惊,以为我在开玩笑。然而当你读了郑培民的一段故事后,就会发现打电话还真有我们平时没太注意的学问。事情是这样的:曾令超是一位伤残司法干部。郑培民第一次与他通电话,讲完话后要他先放下电话,他坚持让郑书记先挂。结果推来推去,最后他还  相似文献   

9.
有一则寓言很有意思,有一天,一只蝎子来到河边,想渡河到对岸去,可是蝎子不会游泳,就向青蛙求助,请青蛙将自己背过河去,青蛙执意不肯,说:"假如游到河中间,你蜇我一下,我不就没命了吗?"蝎子说:"是啊,那我自己不也没命了吗?"青蛙一想,有道理,蝎子他再狠毒,还不至于狠毒到害人又害己的地步吧,他也总得要命吧.就这样,青蛙驮着蝎子向对岸游去,就在游到河中间的时候,青蛙觉得自己脖子上被重重地蜇了一下,……在和蝎子一起沉到河底之前,青蛙问蝎子:"你怎么……"蝎子说:"我实在是忍不住了."  相似文献   

10.
一到山西省左云县,我们就听到这样两个故事: 去年夏天,井儿沟公社的青年社员赵增来到县五金交电门市部,问:“有没有摩托车?”售货员没吭声。他又问:“有没有?你倒说话呀。?售货员白白眼:“有,多的是!你买得起吗!”小伙子二话没讲,“叭”的一声把一条口袋扔到柜台上,售货员打开一看,惊呆了,里面装的全是十元一张的人民币。售  相似文献   

11.
史晓风 《民主》2005,(3):34-36
又学了一遍《共同纲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的一天,我请叶圣陶先生给我讲讲“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的政治背景”。叶先生没有正面回答,却问我:“你学过《共同纲领》吗?”我说:“在上海联合出版社脱产学习过几天,一些重要条款还能背。”叶先生笑着说:“背倒不必。要紧的是读懂,弄明  相似文献   

12.
1982年,铁道部第五工程局五处二队分来一位大学毕业生。大家很高兴。可也有人断言,他迟早会走的。的确,往年也来过大学生,后来都“飞”了。果然不出所料,不到半年,他就向队、处递了请调报告。理由和以前那几位大学生的口气一样:环境艰苦、工作艰难、生活艰辛,理想无光。另外还有家庭困难,独子、寡母。有人说,他走定了。然而,队、处领导决心留下他。“是的,这里苦,可也需要。究竟为什么需要你、需要我、需要他?可能是机遇吧!”领导这样对他说。“你父亲曾在这块土地上打过游击,那时更艰难!他问过为什么就需要我吗?”这话,象是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位准备买车的朋友问:你说我是不是应该等一下再说,眼看咱们就要“入世”了?还有一位退休的老同志忧心忡忡地问:我一辈子那点积蓄都放在门口的银行里,你说“入世”后咱们这些银行会怎样?我那点钱不会就没了吧? 随着“入世”的临近,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 9月17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相似文献   

14.
现在大家都在议论提拔中青年千部。说起这件事,我扰想起了有远见率识的李顺达。 一九六二年,我到山西省平顺县西沟大队采访。那个时候李顺达已经把大队第一把手的位里让给了二十出头的张俊虎,自己却挂了个大队长的名,算是二把手。 李顺达一九三八年入党,是西沟最有威信的党员,但走他却说服大家选了张俊虎。当时李顺达才四十多岁。人们问他:“你舟强力壮,为什么要张俊虎当一把手?”他笑了,说:“扰得在自己身强力壮的时候,把年轻同志弄上来。这样,如果.将来不行,我们还来得及把他们‘请,下来。现在不弄,将来老了,临时弄几个上来,万一不行也来…  相似文献   

15.
庄子曾假托孔子说了这样一件事: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渊对孔子说:我曾经渡过一个名字叫觞深的深渊,看见摆渡的人,划船技术太高明了,简直是"操舟若神",如有神助一般。我就很羡慕地问他:操舟可以学吗?他回答说:可以。但是他又透露了一个秘密,如果你要是会  相似文献   

16.
收钱的理由     
汤礼春 《侨园》2012,(1):44
我的宠物狗不小心摔断了腿,要做手术,我挑选了全市最好的一家宠物医院。我抱狗刚进医院,就听见一位老先生在那里冲护士小姐直嚷嚷:"你们这是什么服务态度,我的狗吐了还要我自己擦!我在家里可是什么都没做过的,进门脱鞋,马上就有保姆把它拿走!"院长走过来说:"老先生,你既然喜欢狗,给他擦擦有什么下不得手嘛?""自己擦,那你们请护士小姐干嘛?  相似文献   

17.
朱正 《瞭望》1988,(41)
一天,遇到一位青年朋友,闲谈了几句,他忽然说:“那本《社交书信大全》我已经看到了。” 我没有听明白,问:“什么书信大全?” “《社交书信大全》。怎么?你不知道?那里面还编进了你的几封信呢。” 他告诉我,他的同事有这书,他无意中在书里翻到了我的信,还以为我早知道了哩。我确实从来不知  相似文献   

18.
发明大王爱迪生,从12岁就再 也没有听过鸟叫,永远与歌 声、笑声无缘,但发明成果却层出不穷。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发明一种助听器供自己使用,他反问:“你在过去24小时听到的声音中,有多少是非听不可的?”显然,爱迪生并不是说耳朵没有作用,而是说,如果耳朵听取的都是一些没有价值的东西,那么即使有一双耳朵,也没有多大的意义。有的领导干部整天忙于迎来送往,就像华威先生所言:“忙呀,我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觉的制度,恨不得一天不止二十四个小时。”我们不妨套用爱迪生的话来问:在过去24小时所做的事情中,有多少事是非做不可的?有的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9.
成 语“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源于一则典故 :‘魏文侯出外巡游 ,路上看见一个人反穿着羊皮袄背饲草。便上前问他 :“你为什么把皮板儿反穿在外?”那人答道 :“我很爱惜这身羊毛 ,怕被饲料磨坏了。”文侯听了摇头说 ,“难道你不知道皮板儿磨破了毛就没地方依附了吗?”次年 ,在魏国东阳地方 ,上缴的钱粮布帛比往年多出10倍 ,满朝大臣一齐向文侯表示祝贺。他语重心长地对大臣们说 :“这不该祝贺呀!如今我们的田地没有扩大 ,人口没有增多 ,上缴的钱却多出10倍 ,这必定是对下面老百姓加重征收得来的。老百姓不得安宁 ,国家的地位也难以巩…  相似文献   

20.
最近,笔者在一个非正式的 场合听说一个不为人所留意 的事情。说的是某地方的市委书记因受贿罪被判刑后,有记者采访,问他:“你受党教育、培养几十年,可知道你的入党日子?”市委书记说记不得了。记者又问:“那你过去的党员民评小结、优秀党员登记表是你自己完成的吗?”。书记说:“是秘书长叫下面的秘书搞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