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被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这种决定作用首先表现在,法律是由国家根据统治阶级的意志制定的,而统治阶级的意志又是由它  相似文献   

2.
《法学》1984,(7)
一、解释并区别下列概念: 1.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法律规范是反映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用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其目的在于保护、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道德规范是由人们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  相似文献   

3.
<正> 最低工资法,是调整工资关系的一项重要法律,它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为保证职工基本生活需要、限制企业(雇主)无限制压低职工工资收入的法律。它可以是专门的最低工资法规,也可以是劳动法典中有关最低工资的法律规范。建立最低工资法律制度,是我国改革发展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我国制定最低工资法的必要性最低工资法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家干预企业工资分配的产物。它是国家对劳资关系“自由原则”进行必要限制的一种法律形式,是对市场经济工资分配模式进行法律制约的结果,因此,在由国家严格控制工资分配的社会主义国家,过去往往没有  相似文献   

4.
一、法律规范与宪法规范的异同所谓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一种行为规范。从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上看,它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1)假定,指明规范适用的条件。每一个法律规范都是在一定条件出现的情况下才能适用,而适用这一法律规范的这种条件就称为假定;(2)处理,指行为规范本身的要求。它  相似文献   

5.
立法目的、法院职能与法律适用的方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治斌 《法律科学》2010,28(2):21-28
国家制定法关于立法目的表达和法院职能的规定,不仅会形成对适用法律方法的有效约束,而且一定情形下还会影响法律方法选择的方向。社会主义的司法方法,作为被社会主义法律目的规定的手段,其服务于、服从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而被演绎的种种存在和表现,是由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客观现实规定的。  相似文献   

6.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用以调节人们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体系。道德是评价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一系列观点、原则,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的力量来维持的一种规范体系。法律与道德不能混淆和相互取代,更不能割裂和相互对立。法律规范必须以道德为基础,建立在一定的价值标准之上;而道德规范,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能提升为法律制度,以强化其规范的力度。法制是硬约束,法律规范对人们权利义务的规定是…  相似文献   

7.
民商法律制度的制定是国家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和实现利益而行使的权利,从而指导、发展、规范民商事活动,设立公平竞争轨道,鼓励进步向上的一种法律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由民商法、经济法和社会法构成,其中民商法直接规范市场主体的交易活动,其法律规范反映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发展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基础性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邵景春 《中外法学》1985,(1):46-51,45
<正> 一、涉外经济关系的法律适用是内国调整该关系时适用一定法律的行为过程1.涉外经济关系的法律适用是内国的主权行为,完全由内国自主决定在一国法域管辖范围内,对一定的社会关系以什么样的法律来调整,这完全是该国的国家管理活动,是由该国自主决定的。这是一个基本原则。那么,涉外经济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其法律适用问题是否由于其具有涉外性质而成为这个基本原则的一个例外呢?  相似文献   

9.
法律冲突之普遍存在一般说来只是普通人特别是法律人的一种感觉,由于法律冲突的存在及其后果往往涉及国家权力的行使和个人权利的保障,因此,法律是否真正存在冲突则既不是凭借普通人的感觉也不是依靠法律人的判断,而是由法定的国家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法予以认可并加以解决的。  相似文献   

10.
董毅聪 《法制与社会》2011,(32):281-282
无罪推定在一个国家之内的执行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程序正义的实施程度及其司法化程度。中国的法制环境是比较复杂的,是由中西法律文化思想交汇的而成的,中国的无罪推定,可以由小见大,观察到在西方法律移植的过程中,中国在法治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所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定的社会历史现象,律师制度不是与国家法律同时出现的,它是在国家和法律出现以后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适应一定国家的法律的需要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外国,律师制度源于古罗马奴隶制国家,发展完善于近代资本主义时期。现代意义上的律师和律师制度产生于外国。中国有数干年的文明史,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繁多,但一直未能产生现代意义上的律师。这一方面是由中国古代政治上的人权专制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决定的,但在这一基础之上产生的延续数干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的法律观念…  相似文献   

12.
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一国家的国民或公民的资格。具有一国国籍的人与该国有着永久的法律联系,无论他在何地,都要服从该国的管辖,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一定的权利和承担一定的义务。当他在国外时,如果他的正当权益受到侵犯,可以得到该国的外交保护。有关国籍问题,通常由各国国内立法加以规定。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制定有单行的国籍法,也有些国家在宪法和其他法律(如民法等)中规定有关国籍问题的条款。国籍  相似文献   

13.
<正> 国家机关能否作为行政诉讼的原告,目前尚未达成统一认识。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首先从理论上考察现代国家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特点和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出行政法律关系中主体的特点和范围的广泛性,从而决定了行政诉讼主体的特点和范围的广泛性。历史进步到现代,国家权力不再由一个国家机关独掌,而是由不同的国家机关分别执掌。各国普遍的做法是由议会(我国为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立法,政府及其各部门负责行政,法院(我国还包括检察院)负责司法。在国家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运作过程中,各国家机关都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依法成为其他国家机关权力行使的相对人(对象)。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相似文献   

14.
论法律调整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调整机制是法学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它强调用整体的、动态的观点来研究法律、解释法律,认为社会法律调整是一个由各种彼此间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实体性、职能性的法律手段作用于社会关系的有机过程。整体性、运动性、有序性和层次性是法律调整机制的基本特征。研究法律调整机制,对于充实、完善法学理论范畴体系及其方法,提高法律调整效率,实现法律价值,推进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 研究宪法规范的特点,对深入了解什么是宪法和增强宪法观念,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法律规范和宪法规范。法律规范,就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宪法是法律的一种,因此宪法规范也具有一般法律规范的共同特征。它们在阶级本质上相同,都是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都是由国家按照一定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或者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准则;并以国家权力为后盾,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普遍的约束  相似文献   

16.
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法律适用是指,国家的专门机关通过一定程序实施法律,即通过运用法律规范来设立、变更或解除一定的法律关系。法律适用,即是国家专门机关的专门权力,也是其专门性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董皞 《法律科学》2014,(1):47-57
法律冲突之普遍存在一般说来只是普通人特别是法律人的一种感觉,由于法律冲突的存在及其后果往往涉及国家权力的行使和个人权利的保障,因此,法律是否真正存在冲突则既不是凭借普通人的感觉也不是依靠法律人的判断,而是由法定的国家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法予以认可并加以解决的。  相似文献   

18.
一、审判中法律推理的意义 推理是从已知的事实(判断)推导出未知的事实(判断)的活动。在制定法即成文法为主的国家里,制定法是法官进行法律推理的基本前提,但法律本身具有相对不确定性的特征。法律条文主要是由法律概念组成的,法律的不确定性主要来源法律概念的相对不确定性。法律概念的形成依靠的是立法者的抽象思维,立法者依靠科学的抽象思维固然能够制定出相对符合实际的法律概念和法律条文,使它具有一定的确定性;但另一方面,法律概念在反映客观事物时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即法律概念的相对不确定性。立法者制定法律时只能在自…  相似文献   

19.
减刑和假释都是针对人民法院依照国家法律对被判处一定刑事处罚的在押罪犯而言,并且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减轻惩罚的法律制度。它涉及人民法院判决的稳定性和国家法律的严肃性。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监督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第2款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应当依法予以减刑、假释的时候,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人民法院审核裁定。”这一条款规定了对减  相似文献   

20.
一、诉讼文书的性质、作用和特点诉讼文书是指由公、检、法三机关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为处理民事、刑事案件而制作或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是代表国家制作或发布的执行法律的文书。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体现国家的意志,贯彻党的政策。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是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具体化和条文化,而诉讼文书就是根据国家法律的有关规定制作和发布的。它必须体现党和国家所代表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意志,贯彻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我国司法机关所制作的刑事诉讼文书,是为保护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