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马占军 《河北法学》2008,26(3):154-16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仲裁协议的"书面形式"、仲裁事项所包含的内容、瑕疵仲裁协议效力的认定、仲裁当事人变更或者债权债务转让时仲裁协议对权利义务继受者的效力问题、仲裁协议的独立性、仲裁协议效力争议案件的管辖及程序要求、当事人对仲裁协议效力异议的放弃、涉外仲裁协议效力审查法律适用等诸多问题作出了明确解释。该司法解释限制了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形,规范了法院审查仲裁协议效力的程序,明确了涉外仲裁协议效力法律适用等问题,反映了我国仲裁协议效力认定的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仲裁协议的"书面形式"、仲裁事项所包舍的内容、瑕疵仲裁协议效力的认定、仲裁当事人变更或者债权债务转让时仲裁协议对权利义务继受者的效力、仲裁协议的独立性等诸多问题做出了明确解释.该司法解释限制了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形,规范了法院审查仲裁协议效力的程序,反映了我国仲裁协议效力认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探讨了外商投资合同的特殊性 ,旨在说明这些特殊性必然会给外商投资合同争议仲裁带来一些特殊问题。在此基础上 ,本文结合一些仲裁案例 ,根据我国《仲裁法》和新颁布的《合同法》有关规定 ,重点探讨了当前我国仲裁机构在外商投资合同争议仲裁中遇到的几个较突出的问题 ,包括仲裁条款的适用范围问题、外商投资合同效力的可仲裁性问题、外商投资合同终止及企业解散的可仲裁性问题、外商投资合同违约责任的仲裁时效问题。作者对这些问题发表了一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4.
仲裁专业化问题是仲裁制度的一大特点,对仲裁事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仲裁专业化尚属起步阶段,目前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还很不充分。本文从仲裁专业化语解、仲裁专业化优势以及仲裁专业化领域三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使仲裁解决其纠纷成为必要,但和一般的民商事仲裁相比,电子商务仲裁有许多法律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即对电子商务仲裁所面临的若干法律问题,诸如电子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电子商务证据效力、电子商务仲裁适用的法律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网上仲裁所面临的若干法律问题 ,诸如仲裁地缺失、网上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法律适用、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在仲裁协议中,当事人授权仲裁员不依法律规则而根据公平原则作出裁决,从而使友好仲裁能够得以进行,这就直接牵涉到了友好仲裁的价值问题了。此外,友好仲裁能够逐渐从各国仲裁法中发展起来,从一统天下的依法仲裁之中独立出来并占有一席之地,这同样牵涉到友好仲裁的价值问题.本文从国际商事仲裁的一般价值取向出发,对友好仲裁的效益价值和公平价值作了阐述,并着重对影响友好仲裁价值取向实现的查明事实、公平原则以及裁决的承认和执行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刘维 《法制与社会》2013,(17):74-76
仲裁规则是仲裁机构的行动准则。仲裁规则在发展中出现的一般问题主要包括仲裁规则与《仲裁法》的关系问题、仲裁规则的制定权问题、仲裁规则的效率问题等。武汉仲裁委员会的现行规则从仲裁材料文书的送达方式、仲裁员的资格选定、仲裁举证责任分配及仲裁第三人引入等方面都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我国《仲裁法》并未对仲裁地和开庭地点进行规定,而是使用了仲裁委员会所在地这样的术语。我国实行机构仲裁制度,然而即使在机构仲裁的前提下,也有必要区分仲裁机构所在地、仲裁地和开庭地点。界定并区分仲裁地、开庭地点具有重要意义,这符合国际商事仲裁实践和趋势、有利于仲裁裁决的国籍确定、可以有效解决网上仲裁的仲裁地问题、有助于澄清和解决外国仲裁机构到我国境内仲裁的问题。由于我国《仲裁法》未规定仲裁地这一核心概念,我国学术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对此都存在理解偏差,在国际商事仲裁领域尤为明显。我国应该在立法上应明确界定并区分仲裁机构所在地、仲裁地和开庭地点这三个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0.
试论我国的仲裁环境及其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谭兵 《法学评论》2006,24(1):115-120
本文认为,仲裁环境问题是影响和制约仲裁制度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要对仲裁制度进行深度研究,就必须研究仲裁环境问题,尤如对诉讼制度作深度研究要研究诉讼环境、对法治化问题作深度研究要研究法治环境一样,不能回避。作者在文中阐述了仲裁环境及其影响和制约因素,对我国的仲裁环境现状进行了透视,并就优化我国仲裁环境的路径提出了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