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20,(2)
正大陆,是筑梦的摇篮,是梦想成真的地方,希望我们共同努力,不忘初心,心系两岸,早日一圆属于自己的中国梦。关于他罗鼎钧,1987年,台湾台北人。11岁登上长城,20岁以后每年赴大陆;2017年,娶了娇俏的东北媳妇,目前定居在沈阳。  相似文献   

2.
正要说海南文化的"快"与"慢",首先要弄明白一个问题:什么叫做文化的"快"?什么又叫做文化的"慢"?应该说,在人们的心目中,文化上的"快"和"慢"的观念,总是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先进和落后这组概念直接相关。这几十年来,尤其是1980年代以来,生活在海南的人们可能心理上总有那么点不自信,总是习惯于谦卑地面对大陆或者世界范围内所谓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7,(11)
<正>蔡英文上台一年来,在文化及意识形态领域,高举"多元文化"大旗,行"去中国化"之实,其意图建构夹杂汉族文化(含客家人)、台湾少数民族文化、新住民文化(主要强调非来自大陆的入籍者)等等为基础的"海洋文化",以同大陆的"陆地文化"相区别,"台独"野心始终不死。蔡英文等将"中华文化"和"台湾文化"区隔和对立起来的意图不言自明,是"切香肠式的暗地‘台独’"。正  相似文献   

4.
《台声》2020,(17)
正今年是台湾青年、山东德州博旺五金工具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续川"登陆"第十年。10年中,他在大陆立业成家,也因为在大陆创业,与"台一代"的父亲有了更多对话与近距离观察,多了一份理解和读懂。"建议台湾年轻人遇到能来大陆走走看看的机会,不要放过。当你来大陆看过之后,就会发现,在台湾了解的,完全不是真实的大陆。"感恩父辈当年"登陆"的勇气,庆幸倾听父辈建议后的果敢自我"登陆"。如今李续川通过10年在大陆的打拼,不仅在大陆找到了自己的"根"与"芽",也成为许多台青来到大陆、了解大陆的"一扇窗"。  相似文献   

5.
1997年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理念,转眼之间20年过去了,中国已经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弱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面小康的大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文化自信"。这是国家强大的体现。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不仅是人们认识和行动不断深化的过程,而且是中国文化思想的历史性转折。现如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光有"文化自觉"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既要有"文化自觉",更要有"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更高要求,拥有"文化自信"才能讲好中国文化"从哪里来"、才能讲好中国文化"去向何方"。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世界,只有做到"文化自信",才能在世界不同文化的对比和互动中获得增强中国文化转型的动力和文化创新的能力,最终实现我们共同的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6.
郑太男 《台声》2014,(5):44-44
<正>一场意外引爆的"太阳花学运",充斥着台湾年轻人对服贸协议和大陆的曲解与误解;而海峡对岸一张源自2011年台湾某综艺节目中言及"大陆人民根本消费不起茶叶蛋"视频截图令茶叶蛋一夕爆红,也引发大陆一些年轻人无尽的恶搞和调侃。在台湾,类似大陆人民"吃不起茶叶蛋"的言论早已不是第一次产生。两岸通航前,岛内曾谣言台湾将遭遇"木马屠城",如今往返两岸的航班超过800班,结果有目共睹。今日的服贸协议同样碰到蜚短流长,比如180万大陆白领将到台湾,又或者4.8万元新台币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规划是ECFA生效后,大陆第一个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台媒报道:大陆"召开十七届五中全会,会后所公布十二五规划……为统一(2855)、台泥(1101)等13档股票挹注活水,成为十二五规划的起飞股。"从"大陆概念股",到"‘十二五’规划概念股",再到"‘十二五’规划的起飞股"……股票市场的若干动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社会对于经济整体运行的信心强弱。也就是说,台湾证券市场对于大陆题材的股票的种种说法,充分反映出了台湾方面对于大陆经济的高度关注,以及对于近期"十二五"规划相关信息发布的高度关注;"十二五"规划将与ECFA一起,大大提升台湾经济的信心指数。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蔡英文当局大搞"去中国化",推行"文化台独",妄图从根上斩断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从而达到"台独"目的。但台湾到处可见中华传统文化,正如李敖所说,"台湾无处不中国"。事实上,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史前文化源于祖国大陆;中华文化一直是台湾文化的主流,并抵御了外来文化的侵袭;海峡两岸文化民族形式相同,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9.
《台声》2020,(17)
正在凌楷钧看来,从事医疗科技领域的工作,还是做公益,都是一件利他利己的事。"在美国读书时,我就清晰地感受到,华人未来的舞台、自己未来的舞台在大陆,我一定会回来。"随第一批来大陆开创事业的父亲1995年来到大陆就读中学,中间短暂赴美读书,后又回到大陆接手家族产业,凌楷钧到今年已在大陆生活了20年。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8,(24)
正20年来,台湾围绕中学历史课纲的风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成为岛内"台独"分裂势力在教育领域不断推进"去中国化"的标志性事件,也是多种政治力量和文化思想博弈的重要表现。台湾当局最近通过的12年基础教育历史课纲,反映出"台独"分裂势力在这一问题上取得了明显进展,表现出其强力加速"文化台独"的急切心态,这是"文化台独"的一个重大事件,其中动向值得大陆方面注意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陈芳 《世纪行》2013,(7):34-35,48
山与山不能相遇,人与人却可相逢。说到"文革",就离不开文化人;说到文化人,就绕不过"五七"干校;说到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人们就会想到向阳湖文化;提到向阳湖文化研究,我们自然就想到了李城外。耕耘与收获李城外,向阳湖文化资源抢救性开发的发起人。自1994年起,他就开始了对向阳湖文化名人的采访与宣传工作。开始时,虽仅他一人孤军奋战,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6,(21)
正"5·20"之后,民进党新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造成两岸政治僵局,原本销往大陆的台湾农渔产品滞销,农渔民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岛内各县市的农渔业代表纷纷出来抗争,喊出口号"我们农民要吃饭",呼吁当局妥善处理两岸关系,造福百姓生计。V微博摘登1过去8年,两岸关系不断升温,台湾农渔业产品销往大陆比例也日渐高涨,很多农渔民都爱到大陆做生意。其中缘由,不仅是因为两岸有地利之便,语言文化相通,还因为大陆对台湾的让利。——新浪微博Nana  相似文献   

13.
<正>2007年,27岁的蒋浩廷从台湾来大陆工作,因缘凑巧,他和一位陌生的江西女孩走到了一起。如今,他们经营着一家培训学校,还有两个可爱的孩子。两个弟弟在大陆求学回台湾都成"学霸"在大陆刚开始工作的两年时间里,蒋浩廷在上海的一家公司负责协助台湾企业来大陆投资。"其实是我爸爸先来大陆,他带着我的两个弟弟到上海念书。"蒋浩廷说,"两个弟弟当时成绩不好,爸爸也对  相似文献   

14.
《春秋》2016,(6)
正"南京班",指的是1950年新中国首次在南京举办的"中央电影局放映训练班"。这期规模宠大的放映训练班,培养了我国电影事业发展的1886名"元老级"奠基人和开拓者。山东省电影学校(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前身)退休干部、而今已是耄耋高龄的申承老先生,曾是"南京班"的学员之一。这位在电影界德高望重的老人,从1950年7月进入"南京班"学习,到1991年12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9,(23)
<正>从捡馊水果充饥的贫家子弟,成长为拥有400多项发明专利、声名远播的台湾"发明大王",邓鸿吉与命运顽强抗争的励志故事,曾经感动和激励了无数台湾同胞。两年前,邓鸿吉来到山城重庆,创办创意发明基地,随后将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大陆。他希望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分享给更多人,帮助更多大陆贫困家庭的孩子改变命运。1964年,邓鸿吉生于台湾彰化。因父亲欠债,他的童年、少年时代是在不断搬家、躲债、挨饿中度过的。  相似文献   

16.
<正>6月15日,第十七届海峡青年论坛在厦门举行。来自台湾苗栗县的侯彦志,厦门4928涂鸦馆创始人在论坛上分享了他在厦门的8年创业故事。"在8年的创业历程中,我摆过地摊,做过瓷器批发,到现在,我在厦门的曾厝埯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瓷器涂鸦馆。8年来,我从对大陆的一无所知,到如今可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并紧贴这个时代的脉络,可以很好地经营自己喜欢的事业。我想,我的故事,可能会给予一些有意愿来大陆发展的台青们一些启发和帮助。"侯彦志说。  相似文献   

17.
刘永伟 《两岸关系》2007,(12):47-48
从1989年第一次到大陆考察到在龙口投资建厂至今,已经整整12年:他深深爱上了龙口,并把这里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就是2006年获得"龙口十大感动人物"之首、同时也是山东省烟台市台商协会副会长的玮辰(龙口)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廖玉麟先生。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20,(19)
正"只要有一口气在,只要我还能动,便要把这件事坚持做下去。"现年54岁的高雄里长刘德文,语气坚定地对记者说。日前,2020第六届中华慈孝文化节,公布了"2020中华慈孝人物"名单,刘德文当之无愧地入选。17年来,他抱着逝去老兵的骨灰,每年跨越海峡十几次,足迹踏遍大陆23个省份,帮助了200多位台湾老兵"叶落归根",被人称为"灵魂摆渡人"。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7,(17)
<正>已从大陆到台湾9年的大熊猫"团团""圆圆",生日分别是9月1日与8月30日,台北市动物园保育员8月29日为它们庆生,并循往例,挖空心思准备特制蛋糕,送上生日祝福。动物园发言人曹先绍说,"团团""圆圆"来台后,比照野生大熊猫独居生活模式,平常有各自的生活空间,可谓是"牛郎与织女",每年到了"圆圆"发情高峰期,才有机会见面。曹先绍表示,雌性大熊猫黄金生育年龄为5岁至20岁,虽然"圆圆"产下"圆仔"后,肚皮一直没消息,保育员仍每天让"团团""圆圆"训练后腿力量,期待明年顺利传宗接代。  相似文献   

20.
张煌成被称为"一把手",不仅因为他少了一只左手,还因为他是湖南怀化地区茯苓开发公司总经理,兼靖州福利茯苓加工厂厂长。16岁那年,因为一次事故,他失去了左手。于是他想当医生,可一只手学中医捡不了药,学西医打不了针,怎么办?再难也要找出条路来。在一个老中医的指点下,经过3年苦学,他终于掌握了一门专治跌打损伤的技艺,21岁上,竟担任了本村合作医疗站的医生。但命里注定他不能一帆风顺,当医生,却被赶出了医疗站;到乡文化站搞宣传,参加基层工作队,却又没能"农转非",成了"精简"对象。就剩下回家当农民一条路了,那就当农民。虽然只是"一把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