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新增极端主义犯罪,与恐怖主义、恐怖主义犯罪并列规定,顺应了我国反恐的现实需要、呈现出刑法早期化介入趋向、回应了当下社会治理对安全价值的诉求。为进一步表明我国预防和打击极端主义犯罪的立场,一方面刑事立法应当明确界定“极端主义”的概念,秉承“适度犯罪化”理念以恪守积极预防的边界;另一方面应当加强刑事司法合作,不断提高预防和打击极端主义犯罪的国际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论恐怖主义犯罪的防范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怖主义犯罪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 ,防范和控制恐怖主义犯罪的首要问题是 ,国际社会必须统一对恐怖主义犯罪的认定 ,消除双重标准 ,为国际反恐合作奠定基础 ;并且每个国家均应完善刑事立法、健全反恐机制和加强多途径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3.
出于防卫社会和提升民众安全感的考虑,对恐怖主义的认定日益出现"泛化"的趋势。无论是反恐政策层面上的"预防性"反恐政策,还是在反恐立法领域:恐怖主义犯罪圈的扩大、立法的"前置化"、"极端主义"入罪、特别的反恐刑事程序、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认定,这些都是恐怖主义"泛化"的表征。在以理性和宽容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环境里,反恐不能一味地依靠严厉的刑事手段,激进只会加剧世界的隔阂。理性反恐需要双方包容的心态和共同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西班牙在打击以埃塔为代表的恐怖组织过程中,运用刑事和行政立法、刑事司法及执行、设立反恐法庭、建立反恐部队、完善受害者赔偿制度、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共同打击跨国恐怖主义犯罪等一系列制度与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应当参考西班牙的反恐政策,在完善我国反恐立法的前提下,依法打击恐怖分子及其背后的势力;建立反恐武装力量,加大反恐信息工作的收集力度;注重涉恐罪犯的改造工作和人权保障;在武力打击、情报收集、经济金融等领域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反恐合作,同时寻求国际社会对我国反恐事业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我国反恐刑事立法呈现出向恐怖主义周边行为扩张的趋势,刑法在进一步发挥维护安全价值的同时,可能将给国民的人权和自由带来风险。在人权保障深入人心的法治语境下,反恐刑法应当接受以下模型的限制:在宏观上,反恐刑法应接受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对于某些可以通过《反恐怖主义法》等行政法进行管控的行为,不应当规定为犯罪;在中观上,反恐刑法应当接受目的正当性下的比例原则的约束,对于不具有目的正当性或不符合比例原则下的子原则的立法意见,应予以否认;在微观上,反恐刑法应接受刑法谦抑性下的法益侵害危险大小与实害发生可能性乘积模型的检视,对于危险较大但现实发生可能性很小,或者危险较小但现实发生可能性较大的行为,原则上不能规定为犯罪。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一些主要西方国家,有关恐怖主义案件的刑事程序立法模式有"刑事诉讼法典模式"、"反恐法典直接模式"以及"反恐法典间接模式"三种.在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典中,没有对恐怖主义案件诉讼程序作出特殊规定.借鉴"反恐法典直接模式",在我国反恐怖法中设立专门章节规定特殊刑事程序,不仅符合当前我国同恐怖主义犯罪的斗争形势,有利于预防和惩罚恐怖主义犯罪,而且也符合我国反恐怖法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7.
纵观当今世界,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世界各国必须迅速遏制恐怖主义在全球的蔓延之势,但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反恐怖任务异常艰巨.本文在介绍恐怖主义犯罪相关概念和域外反恐刑事政策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当前中国在立法、司法、行刑上都坚持理性"严打"的反恐刑事政策,并指出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对之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反恐怖主义立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怖主义是国际安全秩序的重大威胁。当前,我国同样面临着"藏独"、"东突"等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我国反恐怖主义立法与世界主要国家有关立法相比还比较薄弱。制定《反恐怖主义法》、科学界定恐怖主义及其有关概念、健全预防恐怖主义的法律制度、加强国家级反恐组织机构建设、增设恐怖主义犯罪的有关罪名、对恐怖主义实行严刑政策、完善反恐的程序法规定等政策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有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9.11"事件后,对恐怖主义融资加大刑事打击使美国成为国际刑事司法界开展金融反恐的参照样本。美国反恐融资执法机构的重组、刑事立法的及时跟进、加大刑事措施的力度和权限以及具体的办案经验,为我国刑事打击恐怖主义融资提供了经验,并对我国反恐融资刑事立法具有较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严厉反恐刑事政策指导下的世界各国反恐立法,呈现出反恐刑事法网日益严密的趋势,但是,在严厉打击恐怖活动犯罪中,存在如何保护人权的问题。应当借鉴国外立法及反恐经验,结合我国反恐实际情况,在严厉反恐刑事政策的指导下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反恐法律体系,打击恐怖活动犯罪应该在反恐法律框架内进行。而严厉的反恐刑事立法会存在"严有余,宽不足"的问题,应该在反恐刑事政策司法化的过程中积极发挥宽严相济基本刑事政策"以宽济严"的一面,从而实现打击恐怖活动犯罪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