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3 毫秒
1.
《政法学刊》2017,(5):121-128
网络诈骗是科技发展的副产品,其社会危害性与日俱增,因此,防范与治理此类案件刻不容缓。在当前强调完善我国立案制度的情势下,通过把握网络诈骗案件的特征,结合研究其立案要求、侦查要点及监管主体,从创新网络诈骗案件立案程序的角度出发,建设网络诈骗案件立案登记系统,将大力改善网络诈骗案件"立案难"问题,进而缓解此类案件带来的社会压力。同时,配合政企合作,将为我国网络环境治理带来新空气。  相似文献   

2.
《刑警与科技》2007,(11A):172-177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已经步入到了高科技时代,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交易已成为现实,但随之而来网络诈骗案件也目益增多。网络诈骗案件存在着犯罪主体专业化、犯罪工具智能化、犯罪手段多样化等特点,致使广大群众受到损害后无法得到及时弥补。笔者从网络诈骗案件概念入手,分析出特点,种类,并提出通过法制、技术等手段防范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胡洪捃 《法人》2023,(12):65-67
<正>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较为严峻,已成为发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广、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全国各地公安机关认真按照部、省、市、县工作部署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要指示精神。本文以四川省夹江县公安局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经验为例,深入分析县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前端防范”的特点以及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4.
董金玲 《法制与社会》2013,(16):247-248
随着互联网、电信业的不断发展,以网络、通讯介质为媒介的网络诈骗犯罪呈现了蔓延的趋势。本文以增城市人民检察院办理的网络诈骗案件为例,概述该类案件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并提出建议对策以期对防范和打击此类犯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郭烁 《法学论坛》2023,(4):84-93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高发态势,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虽然连续数年的犯罪治理有一定成效,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强隐蔽化、高组织化的特点愈发凸显,实践中也存在着包括指定管辖适用失衡、证据适用不当、涉案财物处置无序等在内的程序性困境。《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适时出台回应了实践需求,立法重心从打击惩治犯罪转向同预防犯罪并重,为解决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程序性困境提供了原则性规定。本文重点研讨限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指定管辖并建立检察机关参与制度、进一步完善该类型案件的证据规则,以及构建具备诉讼形态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数字     
98.4%2020年,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满意度达98.4%。2020年1至11月,全国八类主要刑事犯罪案件下降9.3%,一、二审裁判生效后息诉服判率达97.9%.1200亿元2020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持续深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5.6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6.3万名,拦截诈骗电话1.4亿个、诈骗短信8.7亿条,为群众直接避免经济损失1200亿元。  相似文献   

7.
对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犯罪的侦查取证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铼  雍晓明 《政法学刊》2010,27(1):79-83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普及程度的提高,网络诈骗犯罪亦日趋严重。网络的开放性、不确定性、虚拟性等特点使网络诈骗犯罪的证据更加复杂多变、网络诈骗犯罪的取证更加困难。面对诸多严峻的取证难的现状,在分析其原因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解决网络诈骗犯罪取证难的办法和建议,以期突破网络诈骗案件取证的难题,从而有效地遏制网络诈骗犯罪。  相似文献   

8.
尽管"两高一部"在2016年就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如何适用法律做出了专门的司法解释,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办理此类案件仍然存在共犯主观明知、诈骗数额、关联犯罪等法律认定难题。解决电信网络诈骗认定中的这些难题,需要结合案件情形以及庭审中控辩双方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张婷 《方圆》2021,(8):22-25
4月7日,贵州省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侦防中心发现,观山湖辖区居民杨某疑似正在遭受网络电信诈骗。当民警通过电话进行劝阻未果后,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大队长曹伟立即安排民警进行上门见面劝阻。最近几个月,网络电信诈骗案件成摞地摆在了曹伟眼前。在3月开始分管侦防中心工作之后,曹伟就已经意识到网络电信诈骗事件的紧急。除了办理受害者的案件之外,如何对网络电信诈骗进行精准预警防范,曹伟花费了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电话网络诈骗高发背景下开展对诈骗受害人心理等特征研究,深入了解此类犯罪,为此类犯罪的控制和预防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案例回顾法对255例网络电信诈骗案件受害人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 网络电信诈骗案件受害人中女性占51.6%,男性占48.4%,平均年龄29.75岁,学历分布在各个层次中。根据受害人表现的突出心理特征,分为“突陷困境后主动避难”类,占总数29%;“帮助他人”类案件,占总数23.1%;“期望好运气”类案件,占总数20.4%;“过渡信任网络交易安全”,占总数27.5%等。有40.4%的案件冒用警察等权威职业身份进行犯罪活动。研究证实受害人学历高低与信任和服从权威职业无统计学关系(F=4.627,P=0.201)。“期望好运气”受害人群有年龄差异,青年人更容易受骗。(F=32.4,P〈0.001)。结论 诈骗案件受害人特征与传统认识不同。受骗后存在急性应激心理、利他心理、服从权威、期望好运气等复杂的心理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11.
尹巍 《中国检察官》2017,(14):30-33
2016年12月19日《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开始施行,为司法机关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了更为明确、具体的法律依据。本文结合该意见的相关规定,分析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法律特点及司法误区、犯罪数额及未遂的认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担当等三个实务问题,以期对司法机关办理相关案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江淮法治》2014,(22):10-12
正当前,电信诈骗、网络诈骗、银行卡诈骗等新型诈骗行为屡禁而不止,大有推陈出新、愈发猖獗之势。目前网络犯罪嫌疑人利用率最高的网络载体,主要集中在QQ(含微信)、二维码、婚恋网站和论坛网络交友诈骗、固话欠费诈骗等一系列新型诈骗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银行支付手段的多样快捷、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而层出不穷。这些非接触性案件的出现,令我们大多人防不胜防。这里,我们精选几个案例,旨在为广大读者擦亮眼睛,谨防受骗。冒充公检法等国家机关人员诈骗"您在邮政局有包裹,其中或夹带有毒品及银行卡,公安机关已介入,请尽快与安庆市公安局联系。"3月14日,潜山县的王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在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犯罪嫌疑人的诈骗手段。尤其近几年,网络电信诈骗犯罪呈现出居高不下的态势。本文基于网络电信诈骗案件的两起真实案例,分析了当前电信诈骗案件侦查中受害人范围广、犯罪手段智能化、行为非接触性、诈骗方式多样、反侦查能力强等问题,探讨了由个案侦查向串并案侦查的侦查思维转变,从传统物证向电子证据的取证方式转变,从侦查部门合作到与电信部门、第三方支付平台等侦企合作模式转变以及提升社会公众防范意识等破解思路。  相似文献   

14.
网络关键词诈骗不同于传统的网络诈骗,是一种新型的诈骗手法,从抢注骗局到转让骗局、合作骗局,环环相扣,滴水不漏;整个诈骗过程有合法外衣作掩护,团伙内部分工明确,具有接触与非接触的杂糅性,隐蔽性强,涉及面广、法律认定容易出现分歧;针对网络关键词诈骗在全国的高发态势,公安机关应该及时受理此类诈骗案件,围绕作案环节,开展侦查取证工作;同时也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协作机制,形成打击合力,通过宣传教育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5.
回声     
《法人》2022,(1)
《打响反诈持久战》记者:李韵石公安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2.2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6.1万名,止付冻结涉案资金2722亿元,劝阻870万名群众免于被骗,累计挽回经济损失1876亿元。相比传统诈骗,电信网络诈骗是依托互联网兴起的新型犯罪。不法分子冒充银行、公安等部门工作人员给受害者设置圈套,以及防不胜防的各种"杀猪盘"陷阱,电信网络诈骗令人不胜其扰、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16.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回流”案件存在客观证据均在境外、犯罪嫌疑人辩解难以推翻的现实困境,可通过调取犯罪嫌疑人出入境轨迹记录、手机境外WiFi记录、资金交易记录等数据,建立数据信息关联证据模型,夯实客观证据认定案件事实。针对诈骗团伙持续“回流”情形,可以首案为切入口,明确犯罪团伙组织架构、诈骗手段,引导公安机关及时收集固定其他涉案人员犯罪证据,依法追诉团伙成员。针对被害人难以找寻的困境,引导侦查机关利用大数据信息库检索报案信息,详细甄别案件关联信息确定被害人,全面认定涉案被害人,同时关注对案件关联事实审查,依法全链条打击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经济诈骗犯罪活动日益增多的问题,我们对诈骗犯罪活动情况、产生原因、打击对策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现综合如下:经济诈骗犯罪活动的基本情况经过对1991年至1994年黑龙江省立案查处的经济诈骗犯罪案件调查分析,我们看到经济诈骗犯罪活动的发生、发展、变化主要是:经济诈骗犯罪活动日趋严重。1994年黑龙江省立经济诈骗案件1204起,比1991年增加1.8倍,平均年递增41%。在公安机关管辖的经济犯罪案件中,诈骗案件占80%, 1994年全省查处的经济诈骗犯罪案件涉案总金额为97.9亿元,比1991年增加69.4倍。1991年最大一起诈骗案件案值为270万元,1994年已经达到10亿美元。经济诈骗犯罪向团伙化发展,1991年查获的经济诈骗犯罪作案成员中团伙成员占21%,1994年增加到31%。一些诈骗犯罪分子在市县内外、省际之间、跨国跨境流窜作案,1991年查获的经济诈骗犯罪成员中,流窜犯占7.4%,1994年则上升到11.3%;1991年前没发生过国内外勾结的诈骗案件,1994年就连续发生22起。诈骗犯罪分子多涉足于经济活动的重要方面。呈现"四多":  相似文献   

18.
夏凉 《中国检察官》2021,(18):23-27
近年来,网络电信诈骗案件增多,同时还牵连出不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刑事司法解释应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情节严重"条款的具体内容进行合理化设置;同时对一定程度的购买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和制作、伪造信用卡的行为独立成罪。对于在整个网络电信诈骗案件中所涉及的处置公民个人信息的电信、金融机构有关工作人员应按照中立的帮助犯理论,视具体情况分析处置,一般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主观无罪过或过失(无罪)、间接故意(不起诉)与直接故意(定罪处罚)三种情形。网络电信诈骗同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一般应予数罪并罚。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电信诈骗案件时有发生,随着犯罪智能化、集团化、跨域化的发展,电信诈骗案件严重危害了社会治安稳定和公众财产权益。如何防范好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针对电信诈骗的特点,分析了电信诈骗发生的原因,并从立法防控、监督防控、人性防控等三方面出发,对电信诈骗的防控体系进行探讨,以其从根源上杜绝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崔国栋 《法制与社会》2010,(18):189-190
由于犯罪手段的隐蔽性和便利性,近年来,利用手机、网络等现代化通信工具实施诈骗的现象日益突出。检察机关针对网络诈骗作案特点,积极应对,加大对此类案件的查处力度。本文针对利用手机进行诈骗犯罪的新特征,种类,犯罪构成,完成形态及危害结果等方面立足于刑法学的立场提出了相关见解,以期有利于刑法理论的研究,有助于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