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人大工作》2007,(7):58-59
《学习时报》近期刊登沈宝祥的文章说,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的主要标志。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深刻改变了政治生态环境,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渠道。人们将民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政要通过网络与民众互动的现象,称之为互联网政治。  相似文献   

2.
人们将民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政要通过网络与民众互动的现象,称为“互联网政治”也有人称之为“网络政治”。2007年6月21日《北京日报》发表专访中央党校沈宝祥等教授的文章《互联网政治: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方式》。沈宝祥认为,所谓互联网政治  相似文献   

3.
网络,触角日益延伸。网民,数量逐渐膨胀。短短几年间,中国的网民规模已成为世界之最,达到4亿之多。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长大”。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改变了政治生态,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式。民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政要通过网络与民众互动。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政治传播媒介,它的出现和迅猛发展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政治社会生活.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也产生了一种新的政治参与方式,即网络背景下的政治参与,它的出现推动了我国的民主政治向着更高的层次和水平发展.通过分析当前网络背景下的政治参与的内涵、特点和影响因素,指出网络背景下的政治参与与传统政治参与的区别,进而探...  相似文献   

5.
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一种崭新的政治参与方式,正日益成为民众利益表达的重要手段,互联网逐渐成为公民参与政治的重要工具,彰显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政治参与的模式和结构。在充分认识与肯定网络政治参与的积极影响和社会功能之时,也不能回避它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6.
网络民主与中国式民主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出现使社会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成为现实政治的载体。网络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具有调节功能,为政务公开、民众参政议政提供了平台,成为民主决策的有效渠道,发挥着强大的社会监督功能。党要创新对网络民主的引导方式,有效引导网络民意。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既给人们带来了各种便利,推动了以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为特征的经济文化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但也因此带来了相应的负面影响。从网络政治学的角度来说,互联网成了网络政治谣言的滋生地和传播平台。网络政治谣言的传播和扩散不仅会改变民众的政治立场,还会造成社会动荡,影响国家政治稳定、国家形象与社会公信力。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网络谣言的治理提供了新的可能。要从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和惩处机制、坚持信息的透明化、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网络建设、加强公民的媒介素养和政治素养、加强自媒体行业的自律等五个方面来治理网络政治谣言。  相似文献   

8.
《公安研究》2010,(8):89-89
刘明在《长自学刊》2010年第1期撰文认为,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扩大了传统媒介对受众影响的力度,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改变着人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同时也改变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生态环境。在这样特定的背景下,满足民众政治参与的愿望,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 《长白学刊》2010,(1):48-52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扩大了传统媒介对受众影响的力度。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改变着人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同时也改变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生态环境。在这样特定的背景下,满足民众政治参与的愿望,必定比在非信息时代要有更高的要求,要有更强的利益分析与整合能力,对于政策运作和实施效果的反映也必须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预见性。因此,加快构建健康、有序的网络政治生态环境,对于更好地保持当代社会的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我国网民数量已达6.32亿,微信用户超过4亿,网络日益成为政治信息的传输中心,极大地提升了公民的参政热情,为各方面人士参政议政提供了便捷快速的平台。在新形势下发挥互联网优势,履行好参政议政职责,是值得深入研究和积极实践的重要课题。一、互联网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提供了广阔舞台(一)互联网为及时有效地参政议政提供了技术支撑。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各阶层的社会成员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新的社交方式。互联网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政治参与日益成为民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网络为民众提供了表达利益、权利诉求的渠道,加强了民众和政府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但由于数字鸿沟、互联网自身缺陷、参与者主客体局限性的存在,也出现了诸多的无序的、非理性的网络行为。促进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有序发展成为信息时代民主政治发展不可回避的课题。一、网络政治参与的兴起与背景  相似文献   

12.
网络时代公民参与探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伴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是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极大改变,这一改变已经渗入到政治领域引起政治环境的革命性变革。互联网在极大地促进了公民参与的同时,也提出了诸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政党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中国国情决定的和历史的选择,在政党现代化的背景下,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关键问题不在于变换政党体制,而在于政治各要素之间的政治交流是否通畅,政治流通互动是否良好,使民众的政治诉求得到充分表达,拓展政治流通现代路径要把发展党内民主,推动民主党派参政议政,重视民众通过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新兴媒体等政治沟通渠道实现参政议政,满足民众参政意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网络时代的兴起,不仅改变着人们日常工作、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着人们政治生活方式。上海"钓鱼事件"、湖北"邓玉娇事件"等等,一系列的社会事件都是人们以互联网作为政治参与的平台,通过网络获取社会信息,又通过网络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进行褒贬评议,并发表观点和意见。  相似文献   

15.
浅论网络政治视野中的民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公民参政议政的一个重要平台。网络政治参与具有便捷性、平等性、直接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对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网络政治时代的政治参与和民主建设,要求政府更新理念,加强信息产业和网络文化建设和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6.
郭鹏 《前沿》2014,(15):30-33
包括网络反腐在内,网络政治参与正在深刻改变着中国的政治生态和政治文化。非制度化是现阶段网络政治参与面临的最大陷阱,一旦应对不力将给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带来消极影响。民众相对较低的政治参与能力、数字鸿沟造成的网民结构失衡、参与过程中的群体极化倾向,是制约网络政治参与制度化建设的三方面主要因素。网络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应注重增加网络公共物品有效供给、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创新网络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敏 《前沿》2010,(23):24-28
互联网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构成了一种双重影响。一方面,互联网的应用使民众政治参与需求得到释放,社会主义权力监督得到加强,行政效能的提高和民主化再造成为可能,公民社会也因为互联网的使用而变得强大。另一方面,互联网的使用也可能造成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受到削弱,境外分离势力不法利用互联网危害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稳定构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过激的网络民主主义也会对国家外交活动形成一定的不当干扰。  相似文献   

18.
网络社会在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过程中,也给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权威带来深层次的挑战。主要表现为:网络社会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导致民众价值观念的多样化,造成主流意识形态的弱化;网络政治参与的"膨胀"易引发民众对现行政治体系的认同危机;网络在加大监督的同时也消蚀着党的形象和威信。要在网络社会中维护和提升党的政治权威需要做到:规范网络秩序,营造网络自律环境;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和网上理论阵地建设;畅通网络民意渠道,尊重民意;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电子政务》2011,(10):I0003-I0003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政治领域带来的新问题促成了互联网政治研究的兴起。互联网的开放特性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封闭的政治空间。一方面,公民对网络可能带来的政治参与机会有着强烈的期待,互联网正在形成强有力的舆论空间;另一方面,国家权力机关和各级政府部门也在试图通过网络了解“民意”.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为民众参政议政、行使民主权利提供了新手段和更加便利的条件,因而成为当代民主政治的推进器,推动着当代民主政治的功能结构、形态模式、运行机制的巨大变革.但是,新媒体由于其传播特性,又会产生诸如无序的网络政治参与、数字鸿沟等现象,对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探讨新媒体与当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关系,对于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