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亦墨 《检察风云》2011,(16):96-96
拼购与拼卡 现在,"拼购"在白领中十分流行。每逢节假日,一些知名品牌化妆品都会搞促销活动,购物几百或千元以上可赠小型装礼品。如商家推出"买1280赠6件套","拼购族"可约好友共同购买,不仅得到赠品,还加送礼物。也有商家推出类似“买1000返1000券”的活动,“拼购族”可和朋友凑在一起计算如何返券最划算。  相似文献   

2.
孙文若 《行政与法》2010,(1):122-126
消费安全问题事关消费者的生存与发展,是构建我国消费安全法律体系的前提与基础。消费安全权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害的权利。其以经营者不得从事消费侵权行为为前提,核心为"安全"。消费安全法律体系以实现消费者的安全权为宗旨,通过国家立法、行政、司法等行为约束消费侵权行为,保障消费安全法律体系内部运转之和谐和外部环境之优良,最终达到消费者享其权,经营者尽其务的目的。这一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有利于从制度上约束消费侵权行为,符合世界民事立法的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3.
教育消费已经成为我国家庭生活消费的一项重要支出,教育服务在"授业"与"营利"间一旦缺位"诚信",受伤的无疑是教育消费者。据统计,北京市海淀区法院近年受理的教育培训合同纠纷呈现持续递增趋势,其中2012年受案101起,2013年3月初已受案25起。欲笑傲教育消费之江湖,消费者不可忽视以下问题。培训服务资质要认清  相似文献   

4.
谢璐 《江淮法治》2012,(6):25-25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消费能力的提高以及交通、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的休闲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获得新的经历"、"自我成长"、"高兴与激情"为主要特质的探险旅游应运而生,并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追捧。  相似文献   

5.
新华 《政府法制》2013,(28):21-21
“上3天休6天、上6天休1天、上2天休7天……16日起工作进入混乱状态!”“请3天假休息8天”、“请2天假休息10天”……中秋、国庆假期临近,五花八门的微信提示、“拼假攻略”蹿红网络。  相似文献   

6.
刘结霞  王琳 《行政与法》2009,(11):11-13
"自我缺乏监督、上级不好监督、同级不愿监督、下级不敢监督"是当前我国职务消费政府内部监督的现状。改善这种现状既要加强制度建设,更应该弄清楚原因所在。制度的变迁从来都面临着各种博弈和摩擦,这种摩擦存在于政府内官员自我、上级、同级和下级之间,并形成了阻碍职务消费有效监督的阻力。因此,构建强化意识,可监督;把握重点,好监督;引入激励机制,愿监督;加大保护力度,敢监督的政府内部监督机制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消费分层已经成为研究社会分层的一种分析视角。在当前中国城市社会中,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消费形式——显性消费与隐性消费,进而相应产生了城市消费社会中的消费阶层化现象。根据各消费阶层在消费行为上的阶层化差异,我们将当代中国城市居民划分为炫耀型消费阶层、攀比型消费阶层、实用型消费阶层、生存型消费阶层和贫困型消费阶层等五个阶层。  相似文献   

8.
王东  王震 《政府法制》2011,(5):61-61
山西省襄垣县工商局在消费维权工作中积极搭建"四大平台",收到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制约我国消费信用发展的阻碍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信用是现代信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对我国目前启动消费、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而要使消费信用在我国真正形成气候,还有一定难度。要促进我国消费信用的发展,必须明确消费信用政策的指向性,培植多类型、多层次的消费信用体系,逐步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必须在政府的积极参与下,搞好配套改革,创造良好的消费信用环境。  相似文献   

10.
崔璐 《中国检察官》2011,(16):29-32
本文案例启示: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中的"持卡人"不仅包括合法持卡人,也应当包括使用虚假财产状况骗领信用卡的持卡人,对使用虚假身份型骗领信用卡的持卡人要排除在外。在"借卡人"透支消费,超过规定限额或期限时,应当区别不同的情形具体分析,尤其是在"借卡人"为"持卡人"的配偶时,该透支行为不同于一般"借卡人"的透支,要单独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一次性消费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对其做了一定的伦理分析,指出一次性用品的泛滥性消费摒弃了传统的"节俭"、违背了和谐原则。由此,社会需要一种和谐的消费伦理观来引导一次性消费,即适度的理性消费、协调消费、公正消费。  相似文献   

12.
胡学军 《证据科学》2010,18(4):458-466
消费欺诈诉讼案件中对"欺诈"事实的证明责任分配依"规范说"应由消费者承担,不应由法官裁量证明责任来改变法定的证明责任分配。法官自由裁量权应在证明评价与自由心证等环节加以运用。疑难案件的解决应坚持在严格遵循法定证明责任分配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司法实践生成诉讼证明的具体规则的路径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安晓建 《法制与经济》2009,(12):113-114
为抵御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不利影响,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刺激消费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在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下,如何增强和改善居民的生活消费呢?笔者从生活消费的构成入手,阐述了当前我国居民生活消费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一语惊人     
《法治与社会》2011,(8):80-80
公布"三公"消费涉及政府部门的自身利益,遇到的阻力可想而知。防止公布"三公"经费走过场,不仅应该公布使用情况,还应该公布预算的具体数额(包括分项数额)及编制理由。只有这样,公众才能全面掌握有关信息,并作出科学评判。当前,比走马灯式公布各部委"三公"经费支出情况更重要的,是以全面、准确、规范公布"三公"经费管理有关信息为核心,  相似文献   

15.
为抵御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不利影响,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刺激消费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在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下,如何增强和改善居民的生活消费呢?笔者从生活消费的构成入手,阐述了当前我国居民生活消费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韩丹 《法制与社会》2014,(15):196-197
变经济危机为战略机遇,率先将杭州经济增长模式调整为以消费为导向,出口、投资、消费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打造有利消费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心理环境,使杭州的百姓敢于消费、乐于消费、便于消费。挖掘和培育杭州消费新热点,创造和引导新的消费人群、消费方式和消费内容,促进杭州经济提速和增效。与时俱进,动态观察和研究,探索形成杭州特色的消费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7.
炫耀性消费的兴起导致了许多环境问题的产生。消费问题是环境问题的核心,消费者既是环境退化的牺牲品,同时也是环境退化的原因,而我国消费者保护法和环境法领域都相对欠缺对可持续消费的制度规定。本文主要从生活型消费的角度来分析可持续消费制度在法律上的规定及完善,思考制定《绿色消费促进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生态消费的法律保障:应然抉择与实然存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鹏 《河北法学》2007,25(11):100-106
生态消费是一种生态化的消费模式,生态消费对于传统消费方式的超越和变革决定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人类活动的重大社会问题,生态消费需要法律的保障.法律对社会利益的追求和维护、消费者社会义务的法律化以及和谐社会秩序对法律的需求为生态消费法律的创设确定了应然基础.作为一种长期的客观存在,生态消费法律在国内外立法实践中都有所落实和体现.生态消费法律主要包括了消费者社会义务制度、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和生态消费税收制度.我国应顺应消费模式变革的迫切需要,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消费法律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4月4日落下帷幕的海南三亚国际奢侈品展"海天盛筵"上,看好中国市场消费潜力的空客、兰博基尼、法拉利等195家世界高端品牌的公务机、名车、游艇等奢侈品纷纷亮相。有不少三亚市民认为,奢侈品展的火爆与此前传出的"离岛免税"政策不无关系。财政部3月24日公告称,海南将在4月20日试运行"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届时,离岛游客每人每次购买总值不超过5000元的免税商品,可享受30%至50%的税率优惠。海南岛也由此成为继韩国济州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急需通过拉动和扩大内需等途径来完成。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是我国第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涉及众多法律因素,如消费市场法律环境状况、消费激励政策与调控机制、居民收入分配机制、居民信用诚信体系、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等。我国消费市场诸多法律因素,影响和制约了消费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针对上述影响因素,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与我国消费长效机制相关的法律制度,保障我国消费长效机制的有效持续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