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物权法》是一部明确物的归属,保护物权,充分发挥物的效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事基本法律。本文从“物业纠纷”角度诠释《物权法》。近年来,随着中国住房制度的改革,从福利分房转向个人购房,随之而来产生了居民小区的物业管理问题。目前,对于解决物业纠纷尚无法可依,物业管理条例执行起来有难度。遇到纠纷,只能通过《民法》或者《刑法》等的相关规定,《物权法》的出台则解决了这种状况,将很多详细的规定纳入法律的框架中。  相似文献   

2.
唐钧 《现代领导》2006,(11):4-4
在当今世界上,社会政策被认为是关于国家与公民的个人福利(广义的)之间的关系,涉及收入分配、民主参与、政府财政等社会领域的社会科学学科。具体而言,社会政策一般包括: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政策、文化教育政策、医疗卫生政策、城市规划与住房政策、人口政策、劳动就业政策等等。在欧洲,社会政策的最新发展是将“食品安全”放到了第一位。  相似文献   

3.
住房制度改革是当今中国城市居民最为关心的重大问题之一。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住房制度的改革,但最终并没有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住房制度。1998年,新一轮的住房制度改革又拉开了序幕,住宅业作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消费热点,其改革措施无论就其广度还是深度而言,都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始于1980年的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离实现住房建设和分配商品化、社会化、货币化的房改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存量公房难以彻底消化,新建住房仍大量进入单位福利无偿分…  相似文献   

4.
牟军  薛鸿 《思想战线》2021,47(3):144
起诉文本是纠纷诉诸法院的规范表达形式, 它的生成对于纠纷成案具有重要的指向意义。从起诉人的角度看,通过对起诉文本中的“诉讼请求”“纠纷事实”“事实依据”等法律要素的构建, 以实现纠纷成案的客观功能;通过对纠纷的法律属性进行分类和归纳,将纠纷纳入具体的法律关系之中。 而法官通过起诉文本对纠纷成案有着规制、交涉引导和抑制的作用。 基层司法中纠纷成案正当化路径的调适, 需要解决基层司法中起诉文本生成的一些基本问题, 发挥地方性知识在纠纷成案中的作用, 以及法官对纠纷成案的社会政策及伦理的坚持。  相似文献   

5.
国内     
《时事报告》2013,(12):60-61
中央政治局举行第十次集体学习 10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要处理好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市场化的关系、住房发展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需要和可能的关系、住房保障和防止福利陷阱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倪玉平 《人民论坛》2023,(6):110-112
租房现象自古就有,古代租房并不容易。为解决市民尤其是官员和特殊人群的住房困难,历朝历代都兴建过很多公益性质的房屋供官员或百姓租住,成为平抑租金市场的重要手段,可谓“租房双轨制”。“租房双轨制”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了租价,使得一些人能以较低的租金住上房子,缓解了社会矛盾,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福利租房也容易滋生以权谋私的现象。有权有势的人多住多占廉租房,穷苦小民反而只能望房兴叹。可见,如果没有完善的审查机制和配套措施,再美好的住房设计也会走样。  相似文献   

7.
陶卫华 《小康》2007,(6):64-68
“房价高、住房难”成为热点民生问题。而社会各界对住房改革的新走向产生了激烈争论:“房价高”到底是因为市场化多了还是少了?政府能否提供非市场化住房解决“居者有其屋”问题?把老百姓都推向市场了,政府官员们的住房福利却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合理吗?而高房价背后的权钱交易问题,更成为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8.
一提到福利,中国人特别羡慕瑞典等北欧国家的人民,其从“从摇篮到坟墓”无所不包的福利政策让人生出无限感慨。60多年前.新成立的中国学习当时的社会主义苏联.在公有制体制之下,私营经济形式没有任何空间.因此.所有的职工都在国有和集体体制的企业中就职,企业为职工提供了医疗、养老、住房等诸多的福利.一旦端上了“铁饭碗”.各种各样的保障都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9.
日前黄浦区人大常委会就社会救助工作开展调研。调研发现,当前社区救助多项福利与低保挂钩,低保“含金量”明显提高,引发多种矛盾,如起点480元,用于解决困难群体住房困难的廉租租金补贴,在有些家庭眼中变成了一笔固定的生活费补贴,  相似文献   

10.
廉租房运动     
郭芳 《小康》2007,(4):17-20
在我国福利住房实物分配制度停止后,普通商品住房在住房供应体系中占据了主体地位。如何构筑起一个覆盖全社会成员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成为各级政府破解“住房难”的课题。对于居住问题,我们企图寻找政府决策与民众真实感受的对接。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政》2012,(3):60-60
袁同成在《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中撰文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福利体制基本实现了从“国家福利模式”向“福利多元主义”模式的转型。然而,在我国的多元社会福利主体中,国家、社会组织、企业问的关系并不协调,仍存在着种种矛盾与;中突,未能形成合力,阻碍了人民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挤占了社会组织提供社会福利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诉讼调解制度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机制,对于化解社会矛盾、彻底解决纠纷具有裁判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诉讼调解以其便捷、高效等优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现行诉讼调解制度还存在“强制调解”、“案结事未了”等一些问题,影响了其效力的发挥,应对诉讼调解有正确的认识,并在程序设计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的过程中发生的纠纷,也称“劳动纠纷”、“劳资纠纷”。也就是说劳动争议产生于社会劳动关系形成之后,发生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以权利、义务为内容,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矛盾之一。劳动争议的主体是发生劳动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具有经营权的用人单位,即劳动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劳动争议的客体是劳动争议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在我国劳动争议的客体,具体包括行为、物和与人身相联系的非物质财富等,例…  相似文献   

14.
《公安研究》2014,(8):92-92
陈艳梅在《改革与开放》2013年第23期撰文认为,村民资格纠纷主要表现为村自治体取消或者不赋予相关人员村民资格而产生的纠纷,以及一些村在集体财产分配中产生的纠纷。它影响了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村民自治的进程,甚至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解决此类纠纷是个十分迫切的任务,而且解决村民资格纠纷的路径都存在一定的局限,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现有住房公积金纠纷法律救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住房公积金的性质探讨了公积金纠纷的法律属性,认为住房公积金纠纷应当作为劳动争议按劳动争议的法律救济机制处理,并就此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案情简介某乡供销社根据政府规定,实行企业改制,将其所有的房屋依法向社会公开拍卖,其中将职工李某无偿居住的房屋依法拍卖给供销社以外的第三人丁某,并为丁某办理了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职工李某也到了拍卖现场却未参与竞买,事后李某以供销社拍卖住房未通知他本人,剥夺了他优先购买权为由,拒不腾退住房。房屋拍卖后,李某辞职离开供销社。供销社遂起诉李某要求腾退住房。一审法院认为李某已与单位解除劳动人事关系,双方之间纠纷不属单位内部房地产纠纷,遂对该案予以受理并判决,判令李某腾退住房。该案上诉后,二审法院法…  相似文献   

17.
易谨 《青年探索》2012,(4):83-88
韩国《儿童福利法》是上世纪60年代初制定的十多部社会保障法律之一,它历经50年,经过了“补缺型”儿童福利法律制度的形成、发展和“普惠型”儿童福利法律制度的确立、完善共四个时期,目前已形成为健全完善的儿童福利法律体系。韩国儿童福利法律制度以“稳固家庭基盘”为儿童福利基本政策,以“自立为导向”为儿童福利理念,以“全面发展”为儿童福利终极目标,并明确划分国家、社会、家庭的儿童福利责任。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住房制度经历了从福利分房到住房市场化,再到强调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过程。在这一改革进程中,或偏重于市场性供给,或注重于政策保障性供给,始终缺乏市场与政策相结合的供给渠道,使得住房供给体系的覆盖面存在盲点——始终存在一个较大比例的“夹心层”,其住房条件无法得到有效改善。2010年6月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盲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福利对于每个人都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伴随着福利的到来也会产生“福利病”。在武汉曾经发生过开着车领取低保金的事情。如何治疗“福利病”,在北京市最新发布的低保政策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些鼓励就业的条款。西方国家是在进入高收入阶段后建立起福利体系,而我国目前尚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低收入阶段,我们更加不能承受“福利病”——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美国越来越热衷于制造“颜色革命”,在世界上一些国家大搞政权颠覆。“颜色革命”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激进的社会革命首先需要宣扬激进的主流意识形态,并实现社会秩序彻底变革(尤其是生产关系改造),革命的最终受益者是多数劳动群众。但“颜色革命”并没有明确的主流意识形态诉求,也不会彻底实现社会生产关系重组,而仅仅是推翻现行政权。就此而言,“颜色革命”只是一场“水过地皮湿”的“假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