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正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特别是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面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民生需求,织就密实的民生保障网。——1月4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如此强调。  相似文献   

2.
《群众》2019,(24)
<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兜底性、基础性",是对民政工作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精准定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这对做好新时代的基本民生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站位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民政部门将把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围绕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更好地履行基本民生保障职责。既要筑牢最后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3.
"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是中国特色的民生建设模式,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社会福利理论等工具试图对此进行理论探索。首先从对象、内容、过程和质量,内容、标准和重心,以及最低工资制度、社会救助和精准扶贫的角度分别阐述了"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的内涵。随后将其外延界定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此外,"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的本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在吸收了全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发展和创新,具有公平、共享和可持续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正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建立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体系,下"绣花"功夫、做精准文章,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特别强调要扎实推进民生建设和脱贫攻坚。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谆谆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推  相似文献   

5.
社会救助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安排,在助力打贏脱贫攻坚战及相对贫困治理中发挥着兜底性基础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成效机制。这对健全完善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社会救助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实实在在帮助群  相似文献   

7.
正"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中央‘基本民生投入确保只增不减’的要求,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集中力量搞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扎实推进民生改善和脱贫攻坚,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8.
正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来到云南,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各族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决战脱贫攻坚,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工作难度大的县乡村,按照"五个一批"的办法,强化分类施策、挂牌督战,着力攻克最后的堡垒,牢牢把握  相似文献   

9.
吕德明 《群众》2020,(7):61-62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民政部门要"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江苏省委省政府强调,各级民政部门要在"强化基本民生保障、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完善基本社会服务等方面担当作为、创新突破"。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民政工作的主责主业,是民政部门的使命担当。江苏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10.
"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民政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对受疫情灾情影响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作出安排,以进一步做实做细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让其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相似文献   

11.
正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民政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和社会和谐助推器的基础作用,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激发社会发展活力、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工作。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民政工作要更加注重和更好发挥兜底性、  相似文献   

12.
正9月17日,国新办举行扎实做好民政在全面小康中的兜底夯基工作发布会。民政部部长李纪恒,副部长高晓兵、王爱文、詹成付介绍扎实做好民政在全面小康中的兜底夯基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回眸李纪恒部长介绍民政在全面小康中的兜底夯基工作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庄严宣告,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标志着我国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民政工作承担着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任务,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民政、民生、民心,事事关系百姓。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对民政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推动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在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这充分肯定民政工作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总书记提出了"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民政工作作为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在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方面,负有重大责任。特别是我国过去长期实行城乡分治,农村在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法典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制度载体,很多规定同有关国家机关直接相关,直接涉及公民和法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民法典作为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有大量规定与民政工作密切相关,完善了民政领域法律制度,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民政工作的法治需求,为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做好相关工作必须深刻领会民法典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找准工作定位,  相似文献   

17.
付梵 《中国民政》2020,(6):44-45
"切实保障基本民生。""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自疫情暴发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关心着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对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各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基本照料服务保障作出部署。各地民政部门积极担当作为,采取多种举措,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18.
《人民政坛》2023,(8):10-12
<正>社会救助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救助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明确要求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要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形成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社会救助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9.
贺宝祥 《群众》2023,(16):12-13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要求江苏“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时隔4个月,总书记深入考察江苏,再次强调“江苏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金湖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摆在全局工作更加突出位置,聚焦“走在前、做示范”重大要求,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促基本、促公平”的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助推金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推动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改革创新,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