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写李白,铁杵磨成针2001年9月,在李白故乡四川省江油市隆重纪念唐代大诗人李白1300年诞辰之际,江油市人大副主任、民进四川省委委员、女作家王慧清的长达80多万言的历史小说《李白》由长征出版社隆重推出。一书激起千层浪。《李白》一书引起国内外学者极大关注。面对如潮好评,王慧清笑微微地慰然长叹:“写出《李白》是我终生的心愿,我终于完成了!”王慧清1947年生于江油武都镇,她的青少年时代便是伴着李白的传说和诗歌度过的,从小心里便有解不开的“李白情结”。1983年,在绵阳地区召开的创作会上,有领导提出:“李白是江油人,江…  相似文献   

2.
“楚,大国也……以屈原呜。”唐,盛朝也,以李、杜鸣。“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由这对屈原辞赋高度推崇的诗句,即可知李白对屈原是何等钦敬并受其影响又是何等深巨。少时便好辞而擅赋的李白,不仅推崇屈骚艺术,而且继承了屈原忧国忧民、为实现美政理想而矢志不移。执著追求的精神,具有屈原那种耿介磊落、傲岸峻洁的品格。他以“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为己任,始终追求“奋其智能,愿为辅迅”以报国建功,晚年依然“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因与屈原志同情通,又仰慕宗屈法骚的宋玉,他才感叹至深:“呜呼!屈宋长逝,…  相似文献   

3.
我对美女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仰慕和爱慕。说到仰慕,真就像《红楼梦》一样,需要“香茶漱口”方能说出“美女”二字——比如现在,我就是沏好一杯井冈山的酽茶——就是“同志哥,请喝一杯茶”的那种,才敢写下这些文字;说到爱慕,真恨不得“执子之手”,甚至与子同龛。——当然想象终归是想象,特别是作为规矩  相似文献   

4.
百年前,李白的一位后人置下一片房产。生有五房儿子。百年后,五房儿子繁衍的各自分支都是枝叶茂盛,百年老宅的价值也是节节飙升。因种种原因,“李白后人”对百年老宅从没有进行过分家析产。如今,因城市发展需要。百年老宅即将拆迁,围绕拆迁款如何分配,70多位“李白后人”打了一场罕见的遗产继承官司,成为江苏省有史以来人数最多、年代跨越最长、案情最复杂的遗产大战。  相似文献   

5.
2005年1月,是我人生旅程中又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伴随着新年的脚步,已近不惑之年的我从方山县财政局调入吕梁市委统战部工作,我恋恋不舍地作别了我熟悉的工作和环境,还有熟悉的同事和朋友。在基层作为县级财政局副局长也可谓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官”了,特别是自己所处单位的性质,当时我所在位置的确是令许多的同事仰慕,因此我做出的选择使周围的好多同事不理解,实实在在地讲,就连我自己当时也有一种“懵懵”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唐骏“学历门”是最近社会上闹得比较大的一件事。说起来,唐骏先生是与我同时代求学的人物。上世纪80年代,此君在北京邮电大学,我在中国政法大学,一条晓月河将两所院校分开,彼此隔河相望。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当唐先生以“打工皇帝”名扬天下时,仰慕之下,似乎还有种莫名的亲切感。看,这人上大学时,也许曾在晓月河边和我擦肩而过呢。  相似文献   

7.
石哥:诗仙李白有这么一句千古绝唱:“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无障碍设施还不是很完善的今天,对于咱们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来讲,可以说是“行路难,难于上青天”。对此,大家都有一段甜酸苦辣的经历,我就不多说了,诸位请:  相似文献   

8.
我曾经3次到杭州,虽然行色匆匆,但每次都会去踏访西湖畔栖霞岭下的岳王庙。既是仰慕岳飞的壮志豪情,也是仰慕岳飞的才华,更是仰慕岳飞的清廉操守。  相似文献   

9.
有一年,我游览浙江绍兴,在看过禹陵、沈园、东湖和兰亭之后,由于时间有限,就没有去鉴湖。结果,“烟波一棹镜湖湾”的愿望落了空,既没有实地观察到“人在镜中,舟行画里”的丽景,也未曾领略到“鉴湖水如月”“鉴湖五月凉”的妙境,实在有负于李白、杜甫这两位诗仙、诗圣,留下了一个很大的空白。离开之后,  相似文献   

10.
《当代广西》2011,(17):59-59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东”与“西”这两个方位词,总是与“眷”与“秋”这两个季节词联系在一起的。在唐诗宋词中,“春风”总是被说成是“东风”,“秋风”又总与“西风”相关。如李白的诗句:“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清代的纳兰性德的诗:“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毛泽东诗词中“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都与古诗词并无二致。  相似文献   

11.
王纯 《今日广西》2014,(7):55-55
老实说,从当下的书籍里,诗鬼李贺的诗歌可觅的不在少数。人们都知道,在盛唐时期,他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可是鲜为人知的是,在李贺去世后的一段时间里,他的诗一度遭遇“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12.
1970年底,经过两年上山下乡锻炼后,我被选拔作为首届工农兵学员跨人复旦大学校门。我从小喜欢读书,对名牌大学十分仰慕,但因出生在一个极其普通的工人家庭,总觉得有些遥不可及。刚读初二,又遇“文革”爆发,心想这一辈子恐怕是大学梦断,再也无缘。谁知幸运却悄然降临,在兴奋好奇和喜悦之余,我深深地感谢党和国家对我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小时候就读过余光中的《乡愁》,在那个尚不知人生愁滋味的孩提时代,竟也揣摩出几分人生的离愁别恨。长大后又读了他的《白玉苦瓜》、《我的缪思》、《昨夜你对我一笑》等脍炙人口的诗作,不禁对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产生了一种深深的仰慕之情。当时间的年轮驶进2000年12月,我终于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一个文学颁奖会上见到了这位仰慕已久的诗人真容。他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谈吐自如,语言风趣幽默,待人亲和且有问必答,横竖看上去都让人感到可爱可亲,是一个可亲可近的好老头、美老头,并不像世人所说的诗人都是神经兮兮的“怪物”。在那短暂的几…  相似文献   

14.
郑庆君 《求索》2008,(10):191-193
“叙述+评描”体裁是李白“月亮”绝句的语篇特点,这从语域特征的分析上得到了进一步印证。从“语场”看,李白月亮绝句全是叙述或描写“月夜”中,诗人的所见所感或所经历之事,将月色拟人化,让月亮去“经历”或“参与”人的行为活动是李白月亮绝句在语场上的一大特色。从语旨看,描叙不同的人际对象,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体现不同的人际意义与功能。而崇尚自然通俗、不拘形式,大胆体现自我则是李白绝句在语式上的重要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5.
肖丽 《时事报告》2005,(2):65-65
在人们对于法国的了解中,似乎法国就是巴黎,巴黎就是法国。里尔在这样一种“误区”中被忽视了。其实,巴黎有众人仰慕的神采风韵,里尔也有值得称赞的别样情调。  相似文献   

16.
桃花潭探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我的祖父30年代病逝,安葬在京西万安公墓。在他厚重的青石墓盖上,镌刻着“安徽泾县桃花潭人”几个大字,这令我自幼年背会李白的《赠汪伦》始,便产生遐想:此桃花潭莫不就是我的祖籍桃花潭?年年清明桃花雨,不解的谜伴着我魂牵梦绕三十余年后,去年中秋应族人之邀,我终于踏上了故乡的土地。千年古村,世外桃源明嘉靖四十一年春,进士孙钱德应好友进士翟台之邀,到他的家乡游玩。自黄山北麓登舟,顺青弋江在皖南重幽邃谷中飞流而下。进入泾县,突然…  相似文献   

17.
贵州虽然是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但“夜郎自大”、交通落后一直是贵州的代名词。历史上贵州成了贬斥重臣和流放人犯的处所,李白、王阳明都曾被贬贵州。即使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在夜郎地区修筑“五尺道”,并在部分地方设郡县,置官吏,可历史上的贵州之行依然不亚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相似文献   

18.
律师与诗人     
不一样的新书发布会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自古以来在文人骚客笔下少不了种种离愁别绪。不论是李白送孟浩然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还是高适《别董大》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歌从古至今都是人们表达内心深处情感的最佳载体。  相似文献   

19.
醉眼看李白     
喝酒喝到“墙走我没走”亦是一种境界。此刻脑体万分激动、万象纷呈有神思。微酿中,凭一双醉眼看李白,虽乏老到与通透,却能于失常之处现超常,生发许多做常人时根本无法领悟到的奇思妙得,遂抄录下来,以求趣味相投者玩读雅正。都说李白活着,其实他死了,否则何有“千古绝唱”?都说李白死了,其实他活着,跋涉千载,谁见有人把他从诗的圣殿中抬出来了?李白在中国诗坛上是一个永远不能再生,却又永远不能盖棺的诗之魂灵。他已超凡于生死之大限,进入了亦真亦幻、亦存亦灭的极境。说起他的名字家喻户晓,谈及他的像貌人太陌生;他所掘取…  相似文献   

20.
赵辉 《台声》2014,(3):84-86
“好故事、练说书、学书法、爱赋诗”,这是张大春在微博上的自我介绍。外界给他的评价则改了其中两个字,“好故事、会说书、擅书法、爱赋诗”。自然,前者是一种自谦,后者则是他人的评定。张大春在新作《大唐李白》中选译了一个“好故事”并用他“会说书”的方式,呈现出一个盛世背后的大唐和盛名之下的李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