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读书沙龙     
正《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青铜与葵花》曹文轩该书主要讲述没有血缘关系的两兄妹青铜与葵花的故事,曾获台湾"好书大家读"年度长篇小说类创作最佳奖,第十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首届世界出版政府奖,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  相似文献   

2.
李元玺 《世纪桥》2009,(2):55-57
抗联三军六师师长张光迪,东北沦陷时期曾在海伦地区坚持抗日斗争五年;日本投降后又在海伦战斗近两年,为光复东北、解放海伦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  相似文献   

3.
最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美国著名作家、记者海伦·福斯特·斯诺的著作《毛泽东的故乡》。海伦是第一个访问韶山冲的美国记者,是第一个写毛泽东故乡的外国作家。她还声称,自己是收到过毛泽东亲笔信的唯一西方妇女。1973年1月2日,海伦在北京告别邓大姐,登上火车,1月3日抵达长沙。就在这一天,毛主席亲笔写信派专人送到长沙,对她表示感谢和新年祝福。海伦由此开始了对湖南两月的访问。她遍访了毛泽东出生、成长、学习、劳动及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采访了毛泽东的亲友,掌握了大量资料,调查了湖南解放后20年的巨大变化,描述了中  相似文献   

4.
崔永琦 《奋斗》2008,(8):32-34
海伦市是国家重要的产粮大市。从1958年全国6亿人口人均海伦一斤粮,到2007年大早之年,海伦粮食总产突破25亿斤。半个多世纪以来,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的海伦为国家的粮食稳定与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围绕农业抓农业是阻碍农业地区经济发展的致命伤。近年来,海伦跳出农业抓农业,用工业化思维,产业化手段抓农业,在工农一体化上抓破题,充分发掘农业资源和存量资产两个优势,综合考虑国家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5.
打响抗日第一枪的抗日名将马占山,曾三进海伦. 第一次进海伦随黑龙江省督军吴俊升来黑龙江驻防海伦 1920年,马占山升任团长,跟随任黑龙江省督军的吴俊升来到黑龙江,驻防海伦.这次,马占山在海伦的主要任务是维持社会治安,他恪尽职守,受到海伦百姓好评.  相似文献   

6.
杨欣 《奋斗》2006,(1):60-61
海伦被称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拜访。剪纸老艺人,欣赏剪纸艺术,仿佛置身于一座美妙的艺术博物馆。朱红的纸张上是东北黑土地人们生活的缩影。在一片低矮的老式平房中,我们找到了海伦剪纸老艺人傅作人的家。墙壁上贴的挂的、写字台上展开的、床底下收藏的,都是这样红色的剪纸作品。  相似文献   

7.
孙师傅经人介绍到光明医院当司机。今年年初的一天晚上,孙师傅送完货像往常一样把单位的车开回家,停放在无人看管的路边。谁知当晚该车被盗,孙师傅第二天早上发现后马上报了案。过了很长时间被盗车辆仍然没有任何线索,更甭提追回来了。光明医院以孙师傅擅自把车开回家造成医院财产损失为由要处罚他。孙师傅据理力争,双方越闹越僵,医院把孙师傅告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8.
海伦有着一段荡气回肠的抗日斗争历史。海伦抗日游击队在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上赫赫有名。1936年2月20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东北抗日联军第1—6军军长杨靖宇、赵尚志和周保中等名义发表了《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在这个历史文献中,海伦游击队与汤原游击队齐名,列入"宣言"的倡导者之一。由于海伦游击队后来失败了,没有像汤原游击队那样发展壮大起来,后来扩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因  相似文献   

9.
海伦·福斯特.1907年9月21日出生在美国芝加哥一个律师的家庭.她的父亲约翰·穆迪·福斯特,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律师.在海伦早年的记忆里,密执安湖上的滚滚波浪,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31年8月,海伦来到中国上海,在驻上海的美国总领事馆当秘书.就在这一年,海伦认识了正在上海的埃德加·斯诺.1932年圣诞节,海伦和斯诺在日本东京举行了婚礼.1933年3  相似文献   

10.
国际要闻 1月11日,为期两天的波黑重建问题国际会议在布鲁塞尔降下帷幕,与会的50个国家、3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审议了波黑重建的优先方面,并确定今年国际社会提供的重建资金总额为14亿美元。 据新华社1月15日消息,美国著名女作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海伦·斯诺11日在美国一家养老院病逝,享年89岁。海伦·斯诺的《续西行漫记》为中国人民所熟悉。去年6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曾授予她“人民的好使者”称号。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2008,(11)
打响抗日第一枪的抗日名将马占山,曾三进海伦。第一次进海伦随黑龙江省督军吴俊升来黑龙江驻防海伦1920年,马占山升任团长,跟随任黑龙江省督军的吴俊升  相似文献   

12.
《理论与当代》2012,(1):60-61
周敬青在第11期的《小康》上,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党内潜规则潜伏在党组织的运行全过程。如:党的意识形态中潜规则的典型表现有,理想信念的“不认主义认实惠”潜规则、政党认同的“不认组织认个人”潜规则等;党内决策和执行中潜规则的典型表现有,“百鸟朝凤”式只唯上不唯下型决策潜规则、“现实利益算计”的“玩程序”型决策潜规则、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潜规则等;  相似文献   

13.
第一,海伦作为北满抗联部队西征的目的地,是《红灯记》创作的历史背景。沈默君曾经说过,《革命自有后来人》的历史背景就是北满抗联的西征。1938年初,北满省委开始组织抗联主力部队西征,到1938年底,北满抗联主力部队第三、第六、第九、第十一军都先后到达海伦地区,完成了战略转移。艰苦卓绝的西征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有部队的战斗故事,有地方党组织和群众支援抗联的故事,也有地下交通员的故事。《红灯记》所描写的就是发生在西征期间,抗联地下党、游击队和交通员的英雄故事。海伦作为抗联西征的目的地,是敌我双方激烈斗争的旋涡,英雄事迹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说,眼科医生是光明使者,刘苏冰就是一位给人带来光明的使者。刘苏冰在给人以光明的同时,也让自己的人生更光明。现任武警河南总队医院副院长兼眼科主任的刘苏冰,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1,(1):53-53
创先争优是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的经常性实践活动。基层认干不认说。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干事创业中体现出来的先进性,才能真正得到群众认可。  相似文献   

16.
海伦永远忘不了对少帅的记忆:他那天身着一件灰色长袍,愈显儒雅,他有些激动,全身充满革命的激情。1936年6月,南京国民党军与东北军、西北军的紧张关系如阴云笼罩着西安。此时,埃德加·斯诺只身秘密去了陕北,夫人海伦则留守在这座古都,海伦确信这里必将有绝好的新闻发生,她甚至认为这也许是她最后一次有机会来记录历史了。新闻果然在毫无征兆之时发生了。10月3日,张学良派人来请海伦———在西安唯一的外国记者前去采访,希望通过斯诺工作的报纸———伦敦《每日先驱报》向外界披露西安的形势。海伦永远忘不了对少帅的记忆:他身着一件灰色长袍…  相似文献   

17.
十面来风     
正刘芳获评"中国网事·感动2015"年度网络人物1月18日,"中国网事·感动2015"年度网络人物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举行,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贵阳白云三中盲人教师刘芳获此珠荣。刘芳因为眼部疾病终至双目失明,但她凭着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驻守讲台十八年,不仅传道授业,也把乐观和光明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2015年12月4日,"中国网事·感动2015"年度网络人物评选正式启动,最终从64位(组)平民英雄候选人中产生10位(组)当选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1月的一天,几位群众冒着刺骨的寒风来到宁夏人民医院,将一面鲜红的锦旗赠送给医院,锦旗中间绣着“播撒光明的人”几个大字。其中一位群众手托锦旗,感谢眼科主任杨巧玲为他治病,使他从黑暗的长夜中走出,又看到了五彩缤纷的世界,鼓起了生活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英语是联合国指定的官方语言,也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第一语言。多年来,日理万机的毛泽东一直对学习英语兴趣盎然。他曾诙谐地说:对英语,“我活一天就要学习—天,尽可能多学一点,不然,见马克思的时候怎么办?”斯诺夫人海伦在其回忆录《我在中国的岁月》一书中写道:“毛泽东是一位民族英雄,是中国的缩影。……他有着同样的学而不厌的欲望;他甚至在70年代还学习英语,为人们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20.
巴黎:法国首都。传说古代居住在巴黎一带的高卢族人喜欢用彪悍骁勇的男子形象命名地名。他们以希腊神话中因掠走海伦而引起特洛伊战争的帕里斯的名字命名巴黎城,巴黎是帕里斯的英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