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腐败的产生及其历史表现腐败是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国家的产生而出现并根植于剥削阶级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的。对干滋生腐败的原因,长期以来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其实除了历史的、社会的、经济的、思想的、政治的,以及西方的时髦观点──“寻租理论”之外,最根本的是由权力的自身特性决定的。在剥削阶级社会中,权力有三个特性:即阶级性、强制性、腐蚀性。权力自身客观存在的这种腐蚀性,加之对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则是腐败滋生泛滥的总源头。所以,一些资产阶级学者,如孟德斯鸠、卢梭等人,早已明确指出,失去监督的权力,必…  相似文献   

2.
权力的特性决定了权力走向腐败的过程,权力腐败是一切腐败的根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其同权力腐败的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权力腐败渗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从权力腐败的产生与发展可以透视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本质,权力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则是多方面的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权力腐败的产生不仅是制度设计问题,还是一个文化问题,任何腐败现象都有其政治文化背景和根源。我国现阶段的权力腐败也渗透着某些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官本位”意识和权力崇拜观念,以情代法、情大于法的权力远行逻辑,道德自律的德治主义传统,公民权利意识和公共意识的缺乏,政治信仰危机和政治价值迷失等落后政治文化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促发了权力腐败现象的产生。利用政治文化的方法可以透视腐败现象背后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4.
一、制度问题更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决定性的影响据我们对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爆光的各类典型腐败个案和各种不正之风的初步分析,几乎毫不例外地反映了公共权力的神圣和职能在事件过程和社会生活中被“轻易”扭曲、亵渎与滥用,反映了公共权力时常的严重失范、失控、失衡、失位、越位或错位,换句话说,无论是权力性腐败行为还是以权力腐败为核心的社会性腐败行为太容易产生了。这种几乎是“轻而易举”之事(可简单到持有各种权力的领导者“一句话、一支笔、一枚章、甚至一个暗示”就能办成大事、获得大利),一方面根源于我们传统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的精辟论断 ,不仅丰富了对现代化目标的认识 ,而且也从战略的高度 ,为我国的政治发展特别是反腐败工作指明了方向。一、反腐败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1.权力腐败是政治文明的毒瘤。腐败作为一种政治行为 ,总是与一定的权力相联系。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 ,政治腐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权力腐败。不管从什么角度定义 ,腐败的实质都是运用公共权力来谋取私人利益。腐败的内涵就是…  相似文献   

6.
“司法腐败”的提法这几年在媒体上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虽然其用意在于揭露和打击司法中的腐败现象 ,维护司法公正 ,但由于其语域范围过于宽泛 ,在实际使用中产生了不好的社会效果。一、“司法腐败”的提法不够准确“不被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腐败是权力的腐败 ,制约是对权力的制约。制约权力防止腐败的对象应是权力和掌握权力的人。近几年来 ,媒体在论述“司法腐败”时 ,也都是以个别案件的枉法裁判和个别法官的不廉行为为根据的。而“司法腐败”把权力腐败与权力部门相混淆 ,把个别人的腐败行为与司法制度的需要完善相混淆 ,是从个…  相似文献   

7.
伴随“入世”进程 ,转轨时期的中国政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权力的市场化操作侵蚀着政府机能 ,并且危及社会生活秩序和稳定。如何遏制目前这种贿赂公行、腐败成风的局面 ?文章从腐败、利益、权力涵义出发 ,阐述非正当利益、失去监控的权力与腐败现象的关系 ,提出从源头上根除腐败产生的土壤 ,即进行制度设置 ,才能防止“政治之癌”的蔓延。  相似文献   

8.
权力异化与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正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官本位”和“金本位”并存,公共权力异化导致严重的腐败。腐败模式从“权力主导型”向“金钱主导型”过渡,威胁着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础。权力异化有其产生和存在的历史与现实根源,我们要从源头上防止和消除权力腐败。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权力中,行政权既是国家权力中最动态、最有力的一种权力,也是对政治、经济、社会和公民民主权利和切身利益影响最直接、最关键的一种权力。行政权也最容易对公民权利和利益造成损害,最容易被滥用和产生腐败。要使行政执法达到预期的目标,预防和制止行政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监督便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历史周期率”是历史学家对人类历史现象的一种概括。其基本涵义是说,历史上大凡一个阶级、一个政治集团,在夺取政权和政权初建时期,往往能够保持廉洁清正,励精图治;但当政权稍加稳固或历时长久,便产生腐败堕落,渐丧民心。下一个政权又是如此周而复始,往复循环。腐败堕落是“历史周期率”历史怪圈的万恶支配力。所以,跳出“历史周期率”就是指执政党和政府防治权力腐败,坚持廉洁政治,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保持政权的生机和活力。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毛泽东曾在与黄炎培的谈话中提出了“民主新路”,并做过积极尝试,也付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