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并批准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是指导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勾勒出中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导向。正确理解和把握发展导向.关键要处理好十个方面的关系:抓机遇与抗风险的关系:转方式与稳增长的关系:促投资与扩消费的关系;城市化与城市病的关系:低碳化与高端化的关系:抓创新与强后劲的关系:保民生与促公平的关系: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促改革与保稳定的关系: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十七大政治报告从总结近30年改革开放整个历史进程着眼.紧扣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才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全方位、大力度地总结概括出“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去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讲话强调,要牢牢记取和坚持运用这“十个结合”。“十个结合”生动阐明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是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如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了当代中国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问题,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30年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在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党对“主义”的反思,是从直面“问题”开始的,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对我们选择的社会主义的真正坚持上来。这就是中国近30年改革开放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的内在逻辑。让我们循着这个内在逻辑,来看一看“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实践的辩证逻辑——论“十个结合”的辩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林元 《群众》2010,(2):24-26
<正>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作了高度概括,提出了"十个结合"的基本经验,这就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  相似文献   

5.
杨子刚 《中国民政》2013,(12):51-5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加快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应着重做好“十个结合”。  相似文献   

6.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体把握,也是中国共产党将"自在整体"上升为"自为整体"、将人民希望变成生活现实的"整体实践"。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按照马克思主义整体观的基本要求,既要充分认识到这一重大战略布局在理论层级中的顶层地位,也要将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掌握科学思维方法紧密结合起来,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历史进程中改造主观世界。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十个坚持"对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作了全面总结,为我们正确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何以能创造奇迹,指明了中国共产党未来如何能继续创造奇迹。"十个坚持"是我们党历史智慧与力量的伟大结晶,全面掌握中国共产党"十个坚持"历史经验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和实践逻辑,才能使其在新征程上指引我们赢得更伟大的荣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决不是自然存在的、直观感性的、自在自发的过程,而是一个具有自觉目的性、自主创造性、“批判革命性”的主体性过程。自主性意味着两个结合是主体自主、自觉、自愿的创造性过程,而不是外在强制性被动行为;贯通性意味着不同结合对象之间存在着契合点,形成了结合的可能性基础和贯通性特征;差异性结合意味着“两个结合”是在把握特殊性基础上的“有差别的统一”,而不是“拉郎配”式的硬性结合;互动性结合意味着不同要素在结合中不断改造对方也不断改造自己,形成整体性推进和提升。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十个结合”的著名论述令人永难忘怀:“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结合文县实际,现阶段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面对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排除与发展不相和谐的“音符”,努力做到“十个坚持”,为文县快速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分析县情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对于文县这样一个偏僻落后的贫困县来讲,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基。文县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垂直分布,但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矿产资源富集,但科技含量低,效益不高;许多地方解决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但由于受严酷自然条件的制约和多种因…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人认识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初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过完全自发的结合,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曾作为理解的前提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同时也努力清除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混杂的非自觉的、消极的传统文化因素,从而形成了一个独立于传统文化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传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不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增强"四个自信",还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都需要和呼唤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两个相结合"的表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完整总结,也是指明了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小平同志为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此后,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全力践行这一思想路线,成为全党楷模。小平同志践行这一思想路线中所显露出的鲜明的个人特色,已成为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深入发掘、探讨、研究。本文试图从小平同志在贯彻这一思想路线中实现的“两个结合”,  相似文献   

13.
2010年7月12~14日,由哈佛大学东亚系、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大学中文系和上海文艺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新世纪文学十年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来自海内外的作家和学者就"断裂的美学如何整合"、"新世纪文学中的历史叙事"、"新世纪文学的展望"以及"新媒体与当代文学"等话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从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到江泽民《十二大关系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健 《桂海论丛》2002,18(5):64-67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核心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和国内国际环境下 ,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进行了探索性和创造性的研究 ,从而看到三代领导集体核心作出的艰辛努力和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15.
关于公安教材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九五”期间公安教材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十五”期间公安教材建设的方向及任务,并对进一步提高分安教材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从根本上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良好的精神文明,二者缺一不可.在我国欠发达的农村,贫困往往只是表面的现象,掩盖着另一种更深层次的贫困:农民精神文化的贫困.在新农村建设的开始,建立崭新的农村文化,首先对农村进行有效的文化灌注是必要的.山东省阳信县县委、县政府全面推进的"十进村"工作,就是一种向农村地区灌注先进文化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情感叙事作为张艺谋电影叙事模式之一,实际上隐秘着张艺谋对人的情感欲望的一种表征。通过对张艺谋影片《十面埋伏》中的情感形象载体的阐释,可以进一步透视张艺谋内心深处所潜伏着的某种男性“爱欲”情感的兴奋、压抑、焦灼与抗争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THE year 1992 is of greatsignificance to my familyand me as it was then thatmy sister and I entered theonly key middle school in ourcounty.The chance of a bright futurehelped us to endure great hardshipand pressure.  相似文献   

19.
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实现国家区域开发重点的战略转移,这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在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现在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应该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明确提出.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抓紧研究西北地区大开发。”我国西部开发战略在新的世纪正式启动了。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要性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缩小地区差距的需要。任何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能完全没有差距,但是差距过大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