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印尼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冲突的根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冷战结束后 ,伊斯兰教复兴运动再次席卷穆斯林世界 ,伊斯兰势力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作用 ,成为 2 0世纪末最重要的政治现象之一。伊斯兰复兴运动的东渐影响着东南亚局势的发展。印尼作为世界最大穆斯林国家 ,在世纪末遭受亚洲金融危机的重创 ,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总爆发。民族宗教冲突是社会危机的突出表现之一 ,而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冲突又是宗教冲突的焦点。探讨印尼宗教冲突的根源 ,有助于了解印尼局势的发展 ;解决印尼宗教冲突 ,有利于东南亚地区的稳定 ,这是各国政府和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佛教是当今印尼政府承认的五大宗教之一。目前印尼佛教徒有一百多万人,主要是华人。佛教在印尼有悠久的历史。它与印度和中国的文化影响密切相关。探讨印尼佛教的历史和现状,有助于对印尼文化史、中印(尼)文化交流史和印尼华人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属灵的冲突来自属物的冲突--东南亚宗教冲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将是21世纪困扰人类社会最复杂的问题,东南亚是一个多宗教的地区,婆罗门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都曾经在东南亚盛行一时,东南亚国家在独立以后,一些国家内部的宗教冲突一直连续不断,特别是20世纪60、70年代泰国南部地区穆斯林和佛教徒之间的冲突;70、80年代菲律宾南部的穆斯林和天主教徒之间的冲突和90年代末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穆斯林和基督教徒之间的冲突,导致社会的激烈动荡,带来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损失.本文通过分析60年代到90年代在东南亚地区发生的不同宗教教徒之间的冲突,阐释产生冲突的历史渊源,并从制度的角度观察精神世界的冲突.笔者认为属于精神层面的宗教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一些制度层面的失误.因此,解决宗教冲突的关键并不是单纯地针对精神层面的因素,解决宗教冲突的外部原因比解决宗教的内部原因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问题评论再论‘,9 .n”事件对东南亚伊斯兰文化圈的冲击 曹云华《03一1一4)东南亚金融风暴对泰国盘谷银行的影响 陈伟明陈丽(03一1一9)属灵的冲突来自属物的冲突—东南亚宗教冲突初探吴杰伟《仍一1一16)浅论丁加奴州的伊斯兰教刑事犯罪犯 许利平(03一1一22)国外东盟研究:方法与观点王子昌(03一1一刀)东盟与全球化的挑战 《印尼)黄道根著汪波编译(仍一1一33)“弱国家”形态及其根源:印尼的案例 庄礼伟(03一2一刀)独裁政体何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李光耀命题的理论论证与实践检验王子昌(03一2一34)云南的缅籍印度人和瑞坎穆斯林 《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政治、经济、宗教及文化教育等方面论述日本占领印尼时期的军政统治政策,并试图就其对印尼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乃至文化思想所产生的影响作比较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缅甸历史上曾经施行严苛的宗教管理制度,压制了宗教族际对抗。脱离殖民统治、获得政治独立后,缅甸国内宗教族裔群体间的紧张局势并未得到缓解,敌对情绪反而因政治氛围日渐宽松而上升。缅甸的宗教传统为境内族际宗教冲突提供了合法性。缅甸一些政治精英刻意引导民众将当前社会发展的矛盾迁怒于特定宗教族裔,煽动宗教仇恨。部分神职人员则默许信众宣泄宗教暴力。缅甸宗教少数族裔由于缺少社会资本,难以改变自身境遇。随着近年来缅甸国内政治日趋稳定和国际地位正常化,缅甸上座部佛教在宗教冲突中的角色成为外部世界关注的新焦点,宗教冲突本身也因此有望得到国际社会透明和有效的调解。缅甸族际宗教冲突为文明冲突论提供了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7.
印尼是伊斯兰教徒最多的国家 ,伊斯兰问题在印尼向来是比较敏感的。新秩序之后 ,伊斯兰问题尤为突出 :内部派别矛盾加剧 ,各政党四分五裂 ;在外则与基督教之间的冲突和骚乱此起彼伏。印尼国家及民族的统一和团结正经受严峻的考验 ,印尼的伊斯兰面临艰难的抉择。  相似文献   

8.
印度教是印尼官方承认的五大宗教之一。据估计,1980年印尼的印度教徒约360万,占东南亚国家印度教徒450万至500万人中的70—80%。①他们主要集中在巴厘岛。在印尼历史上,印度教在爪哇等岛曾有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略论印尼苏哈托政治的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略论印尼苏哈托政治的文化特征龚勋当代印尼政治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对爪哇“家治”传统的改造性继承。家庭式关系层次、网络、气氛,凭藉爪哇传统伦理文化的积淀,近代宗教色彩种族民族思想的滋养、外来商业竞争精神的辅翼和混杂的神圣权力观念的支撑等诸种因素维系了印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人类文化学田野笔记的叙述方式,介绍了印尼巴厘岛的宗教生活和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2012年印尼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其经济总量已跻身世界第16位,但从经济国际竞争力指数、经济自由指数和繁荣指数来看,印尼的经济依然面临着贫富差距大、失业率高、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竞争力弱等问题。2012年,印尼的政治和安全形势相对平静,但腐败问题、民族和教派冲突仍威胁着印尼的安全和稳定。随着2014年大选的临近,2013年印尼的经济与政治将以赢得大选为主题,为获取选民支持而采取一些短期行为应是关注的重点。2013年印尼外交将围绕着担任亚太经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和确保东盟的团结而展开。整体而言,近年来印尼的高速发展并没有消除制约印尼发展的因素,印尼的发展仍待突破。  相似文献   

12.
泰南冲突是文明冲突的典型例子.为研究泰南冲突的文明模式,本文基于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并对亨氏断层线战争的一般结构模式进行借鉴和修正,提出泰南宗教与民族冲突的文明模式,认为泰南冲突是冲突双方都没有文明核心国家的宗教与民族冲突.该模式提供了将冲突控制在最小范围和最低烈度、避免升级为国际战争的方法,可以为其它类型的文明冲突提供思维方式和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13.
印尼华人信仰多教混合,供奉多元神祇,呈现着一种重现世,重实用的色彩.这是中国民间宗教的多元取向特性在海外的延续,更是印尼华人主体意识的投射,是他们赖以进行文化身份定向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2011年印尼政坛出现了多起腐败案件,严重影响了民主党和执政联盟的威望;苏西诺在呼吁声中成功改组内阁,保持政局稳定;地方分离主义、暴力冲突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了社会不稳定。但是印尼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发展良好,国际信誉评级被提升至亚洲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对外关系方面,印尼注重加强与东盟的区域合作,同时积极扩大与大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南海及其邻接周边是海上安全机制云集之地。对印度尼西亚而言,后冷战时期南海争端的凸显时值其谋求并巩固区域大国地位的关键时期。此间印尼逐渐在东南亚安全区域主义中发挥核心作用,即通过安全机制建设通联区域安全秩序内外建构,调处南海争端并建构相应安全机制成为印尼塑造区域安全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印尼独立主持的“处理南中国海潜在冲突研讨会”的案例分析,指出该安全机制对南海争端具有针对性;其形成与运作综合了印尼的国家与区域安全观,是印尼实践安全战略与政策、协调区域主义与大国角色的工具,对南海海上安全机制以及印尼建构区域安全机制起到了协同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印尼工业的迅速发展实际上始于六十年代末期。同东南亚其他邻国相比,起步是比较晚的。这是因为印尼在独立后的头十年中,国内不断发生激烈的政治冲突,经济建设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因此,毫不奇怪,在六十年代末期,即印尼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前夕,关于印尼工业结构的设想,实际上同三十年前即三十年代末期并没有多大差别。六十年代末期的许多产品,是由三十年代建立起来的工厂生产的。所以印尼的现代工业,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才真正开始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7.
苏哈托时期诞生的“群岛观”和佐科维的“全球海洋支点”构想都深刻影响着印尼海洋政策的构建路径和取向.这些印尼政治精英的海洋战略构想不仅植根于印尼历史上的海洋意识和海洋文化,并且与地区秩序、区域大国和中等强国身份,以及国内政治背景等现实利益诉求息息相关.从“海洋的领土化”的“群岛观”到“领土的海洋化”的“全球海洋支点”构想的转变,不仅标志着印尼政治精英的海洋意识和海洋战略构想路径的变化,而且也是近年来印尼在应对与周边国家海上冲突和争端时所采取的政策和举措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18.
印尼伊斯兰运动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卓汉·伊尔维恩 (JohanErwin)法学士 ,为印尼著名的伊斯兰教社团穆罕默德迪亚 (Muhammadiyah)成员 ,又是该社团主办的日惹穆罕默德迪亚大学 (UniversitasMuhammadiyah)法学院青年教师。 2 0 0 2年 7月 15日应邀在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作有关“印尼伊斯兰运动”的讲演 ,并同与会者座谈交流。他以浅显易懂、坦诚直率的言语 ,向与会者辨析了作为一种宗教的伊斯兰、作为一种“文本”和作为一种“阐释”的伊斯兰教义 ,同时介绍了伊斯兰教传入印尼及其传播、演变的概况 ,剖析了印尼伊斯兰运动的历史与现状。其间 ,不乏值得我们关注的论点 ,故征得卓汉先生的同意 ,特将其讲演稿汉译付梓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佐科政府积极宣传的打造"投资亲善型"国家为切入点,尝试分析近年来印尼外商投资政策的变化情况,以及这些变化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影响。佐科就任后,修订了印尼的外资"负面清单",对外商投资领域采取了"松绑"政策,并通过简化管理程序、加大税收优惠、放宽用工环境、组建服务监督小组等措施来改善营商环境,提升投资的便利性。印尼投资政策的变化契合了印尼和中国的发展战略,为双方的政策沟通奠定了基础,也为强化两国产能互补、促进多层次合作提供了便利。然而,当前印尼外资管理依旧存在政策变动频繁、执行效率低下、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程序性贪腐严重、中央与地方政策冲突、配套机构改革滞后等系列问题。中国企业要想以投资推进"一带一路"在印尼的建设,仍面临较高的政策风险。  相似文献   

20.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伊斯兰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其2亿人口中,穆斯林占约85%的比例;中东是伊斯兰世界的中心,也是当今事态多变的热点地区。那么在印尼处理与该地区国家和组织的关系中,伊斯兰教这一因素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呢?本文拟通过分析印尼针对阿以冲突、巴勒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